十幾年前在報社寫美妝的稿子,很認真地科普什么是SPF、什么是PA,UVA、UVB到底會如何傷害皮膚,我們又應(yīng)該怎樣每2小時補涂一次防曬……這一晃眼,已經(jīng)2022年,翻天覆地的變化發(fā)生在人們對“防曬護膚”的意識層面。然后,此刻再來談?wù)撨@個話題,我覺得無比輕松。正如前幾天和幾個朋友閑聊時說到的,“你最近不出門,在家里也涂防曬嗎?”“當然,我只是把它當作日間護膚的最后一步而已”。
“紫外線是皮膚的頭號殺手,是導(dǎo)致皮膚癌的重要因素”,剛?cè)胄械膸啄辏铱催^、也寫過這樣的話術(shù)。那個時候是要讓大家引起重視,明白不但要護膚,更要防曬,否則一切都是前功盡棄。
說實話,剛開始的那幾年,我也有如同吸血鬼一樣的“陽光焦慮”,對任何強紫外線的場所都有點抵觸。
但人不能因為陽光會傷害皮膚就不曬太陽,不能因為“防曬”防不住100%的紫外線就永遠把自己關(guān)在陰暗的屋子里不出門。當科學地認識到防曬的重要性與必須生活在陽光下這兩者的辯證關(guān)系之后,就釋然了。
再后來,防曬霜不再是一個專門用來“對付”紫外線的東西了,我把它放進了日常護膚routine。防御紫外線只是它的一部分功能,除此之外,光滑皮膚表面、隔離灰塵污染物、提亮膚色、防止皮脂過度氧化……它的一千一萬種好,都被我慢慢挖掘出來了。這是作為護膚品的“防曬霜”,也可以用流行的話叫它“通勤防曬”。
與之對應(yīng)的,是“戶外防曬”,它們更多地被要求防水抗汗、高倍指數(shù),以及便于及時補擦。是的,戶外活動時,仍然需要“補”。當然,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選擇。比如各種款式的防曬袖套、防曬帽、墨鏡、防曬手套等好朋友,是戶外活動、夏天暴曬時的好朋友,有了它們,就不再需要把防曬霜涂成厚厚的一層漿糊,才敢去海灘邊上。
那是最美妙的大自然呀,有什么理由要去拒絕呢?
這是妥協(xié)嗎?這兩年工作中使用過很多儀器做皮膚測試,肌底的各種斑是同年齡人群中較少的。事實證明了,這是科學。是我們作為人掌握了與大自然和平相處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本身,又融入了美好的生活之中。
在進口防曬產(chǎn)品比拼內(nèi)功已經(jīng)白熱化、國產(chǎn)防曬產(chǎn)品品質(zhì)幾乎登頂?shù)漠斚路罆袷袌觯鋵嵰呀?jīng)無需再做過多分門別類的科普。因為大家都很優(yōu)秀,集體平均分到達85分,再往上的那些細枝末節(jié),都是比較有針對性的設(shè)計。比如這兩年很強調(diào)的美白防曬、抗老防曬、敏感肌防曬等;又或者是單純地飆科技,把UVA再拿出來琢磨一下,把環(huán)境因素考慮進去來嘗試改變防曬霜的成膜性能……這些東西都是在95-100分當中的,甚至是98-100分當中,如果你能輕易地了解到,那一定是它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足夠出色!
下面,我簡要地把當下的一些防曬產(chǎn)品做一個概述:
1. 防曬值的選擇
一般我會盡可能選SPF30左右的,但說實話,“內(nèi)卷”太嚴重,滿大街的SPF50+,30還真不容易找。防曬值我真的不是特別看重了。
戶外防曬的話,當然還是SPF50+,如果是海邊或者滑雪,我會考慮防水。此外,再隨身帶好能夠方便補涂的防曬棒,就像擦口紅那么容易。如果是夏天的話,再帶一瓶防曬噴霧噴身體吧!
2. 功能的選擇
我會首選抗老功能的防曬,不是因為它有抗老功能,而是通常這些產(chǎn)品的膚感做得真的要比面霜還要好。你擦著擦著簡直上癮。比如阿瑪尼黑鑰匙那只,是真的好(無所謂價格的話)。當然,活性物質(zhì)的抗老功能也是重要的,對紫外線造成的受損問題,及時修修補補,哪怕就是對角質(zhì)細胞起到一點點作用,也是好的啊!
美白防曬我是真的覺得沒啥必要,雖然像妮維雅630美白防曬用起來也很舒服、很好,但完完全全就不是因為美白而買它的。黑色素的問題,我覺著還是交給精華吧!
3. 概念的整合
能夠讓你當下的皮膚狀態(tài)(干、油、混)感到剛剛好的舒服,并且一整天下來皮膚不會暗、黃、過分出油,這就是一只好防曬。
很多人不能理解“隔離”,其實是很重要的。那個常掛在嘴邊的詞“成膜”,其實就是一個防止皮膚皮脂過快氧化的很重要的東西。皮膚暴露在空氣中就會氧化,暗黃。臉上涂了護膚品,其實這些護膚品暴露在空氣中也會氧化。油皮的人就會感到自己臉總是黑黑黃黃的,還總是長閉口,這里就有皮脂氧化的因素。選一款適合自己的防曬霜,用一段時間,皮膚表面光溜溜的,沒有多余的皮脂氧化了,外界的灰塵也附著不上去了,閉口自然就不會長了,那種暗沉、發(fā)黃也會改善。
有一些歐美品牌的日霜(有些有SPF、有些沒有)其實也會用到成膜技術(shù),但由于人們固有概念里,涂抹面霜的時候總喜歡去按摩、提拉,結(jié)果就導(dǎo)致了“搓泥”。防曬霜不會有面霜那么滋潤,更不會讓人與按摩手法聯(lián)系在一起。再加一個好的乳化技術(shù),就快快地在臉上形成一層隱形的膜,還能在化妝時令粉底液更加貼合皮膚。一個好的防曬霜,不是“取代”,是整合了妝前乳、隔離霜這些混亂的名詞概念。
4. 產(chǎn)品的選擇
前面就說了,發(fā)展了十幾年,不論是這個品牌,還是那個品牌的防曬霜,都很拿得出手了。日常種草新品的時候會順帶說一下各種防曬劑,這個是防UVA的,那個是防UVB的,還有這些是廣譜的,但其實每家都做的差不多,擺在一起看成分,誰多一點、誰少一點,根本沒意義。
有些品牌,尤其是美妝大集團(比如日本的看資生堂、花王,歐美的就看歐萊雅),風向標般的存在,有自己研發(fā)的,他們會特別重視防曬的研究,從各種論文,到技術(shù),再到產(chǎn)品。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好用的產(chǎn)品,說起來那幾個成分是很簡單的,但背后的研發(fā)的東西,輕易看不到。
我不是說這幾個風向標特別牛,所以都要去選它們的產(chǎn)品。你看,我其實自己喜歡用的,也未必全都是一線大牌。再強調(diào)一遍,當行業(yè)平均水平都比較高的情況下,大牌的牛,是在于 95-100分;或者說,是你怎么買都不踩雷。但博主嘛,總喜歡搞點另辟蹊徑的東西,這是心性使然。
5. 未來的前景
其實這兩年我都已經(jīng)覺得沒什么“未來”了,已經(jīng)做到了98分,還要怎樣。剩下的那2分,抗藍光也好,抗紅外線也好,真正在意的人并不是很多。
站在媒體的立場,可能會想說挖掘一些防曬霜,它們能加強細胞本身對紫外線的抵抗力,其實這樣的產(chǎn)品現(xiàn)在也有,只不過在邏輯上無法與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教育成功的“SPF、PA”去做融合。在第一輪選擇中,大多數(shù)人就會把它淘汰掉。所以,注定就是小眾的。
但“早C晚A”的普及,尤其是“早C”,或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教育消費者,日間護膚中及時、充分地抵御光老化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始終提倡,要把“C”和“防曬”一樣,毫不刻意地融入我們的日常護膚當中。什么色斑、痘印,都是不存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