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娃能有多坑,你以為是這樣的:
或是這樣的:
但其實,可能比這些還要可怕。
眾所周知,上海在經歷著疫情的嚴峻大考,但有條熱搜也吸引了很多網友的注意——
家住浦東一位先生,他的妻子、媽媽都是醫護人員,在市內其他區域抗疫,因為工作忙,她們已經有近一個月都沒有回過家。
按理說這也沒什么,畢竟家里還有這位先生和他的父親,照顧一個2歲多的孩子。
但是,這倆大人竟然都不會做飯,導致孩子幾乎是吃了上頓湊合下頓,好幾天沒有正常飲食,眼看著孩子都餓瘦了。
最后還好有鄰居二胎媽媽及時地投喂萌娃食物,也上了熱搜。
本來是件很暖心的事,甚至還有點搞笑,但上了熱搜后,有些網友發現了爭議點,笑不出來了。
這位先生非常感謝鄰居大姐的“舉手之勞”:
“現在有她給我們送飯,中午一頓晚上一頓,也非常謝謝她為我們做的一切。”
但網友們爭議的是: 媽媽和奶奶不在,爸爸和爺爺就養不活孩子了,這家男的會干什么?
這爺倆遇到他們妻子之前,是靠喝露水活著的嗎?
打開新聞之前我以為孩子沒爹呢……
的確,雖然這件事看上去平常,卻又那么令人憤怒:
一直以來所謂的“中國式婚姻”都說男主外女主內。但現在,女人們平時工作帶娃都可以做到,為什么作為男人,連把家守好,把孩子照顧好都做不到?
身長八尺卻連飯都做不好,孩子的吃食還要靠鄰居投喂,真讓家里的女人寒心。
為什么不好笑?因為像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從來不少見。
之前,石家莊一對確診夫妻的流調報告,扎了無數人的心。
26歲的妻子,14天的日常生活軌跡遍布30多處,但又幾乎全部與家庭和孩子有關。
帶孩子看了2次病,去育嬰店購物,買菜,買文具,買包子,買水果,修手機……
像個陀螺一樣。
但那位25歲的丈夫在干嘛呢?
騎電動車上網。
8天,去了6次網咖。其余時間,都宅在家中。
這種對照鮮明的行動軌跡,讓人破防了。
明明是夫妻,照顧家庭、養育孩子的重擔,卻幾乎全壓在了女方一個人身上。
評論區的中國式夫妻,讓多少人感同身受?
好的婚姻,丈夫的角色不該缺位。
如果把婚姻比作合伙開公司,那只要夫妻和睦了,親子關系和婆媳關系都不會太差,進而整個家也就不會太差。
涂磊曾說:作為一個男人,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有責任感。
寫到這,我想到網上有位獨居的70歲老太太,在被問到再婚這個問題,老太太很堅決:不要不要,堅決不要。
她說,享受眼前的高興這不就很好,干嘛找個老頭子。即便是為了以后端茶倒水找了老頭子,誰知道最后還不是自己給別人端茶倒水。
的確,很多男人意識不到,日常瑣事都是女人在做。
衣服不會自己洗好晾好、疊放整齊;
地板不會自己拖得光亮如新;
孩子也不會主動乖乖聽話、天天向上。
一個家在正常運轉,是女人在負重前行,但為何還被當作理所應當。
如果實在不會做,也可以學,亦可以嘗試著,表達愛意和感激。誰的人生,都是只有一次。
爸爸是第一次當爸爸,那媽媽又何嘗不是第一次當媽媽呢?
希望每位父親,都能承擔起自己維系一個家庭的情感責任,希望每位母親,也都不必被媽媽這個身份困住,更多關注自己。
從來沒有什么“中國式婚姻”,只有“中國式夫妻”,而這些都不是借口,別拿婚姻當兒戲,否則,你會輸得一敗涂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