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長春坊
清 明
魯城古來有兩會,
清明十一子孫回。
逢時萬古長青下,
寒食正遇梨花開。
今年疫情出例外,
動態清零在家待。
祭文粢盛已備齊,
遙向先祖云上拜!
2022/4/4 記之
(魯城:指孔子故里曲阜;兩會:指清明,農歷十月一日在孔林門前的林門會。過去,每年的這兩個時間節點,曲阜及曲阜以外的孔子后裔,都到孔林掃墓祭祖,所以,來時,都順便把各地的特產,物品帶來,同時,也把所需捎回。長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兩會。再加上本地及周邊都來物質交流,從明朝,到幾年前一直延續著。)
曲阜市孔林前的林門會是山東獨具地方特色的廟會。林門會一年兩度,春天以清明節為正會,前后三天;秋天以農歷十月一日為正會,也是前后三天。這兩個日子都是上墳祭祖的日子。
曲阜的孔林,為孔子及其宗族的陵園。據文獻記載,明永樂二十年初建林門,各地孔氏后裔,凡到孔林上墳的都要出入林門。開始是因為孔姓家族多有遠近來上墳的人,孔林門前遂有人設攤賣祭祖的香、紙、蠟、錁。年年歲歲如此,隨著孔林祭典儀式隆重,不僅各地孔姓來上墳的人不斷增加,當地和外地來觀看祭典的人也越來越多。外地路遠的當天不能回家,為解決食宿等事宜,林前的旅店、飯鋪、茶水攤、水果攤等,便不斷涌現。以后又有打漁鼓、說書的活動加入進來,其他演劇、馬戲、說唱都在會上設場。
著名的山東快書就是在曲阜林門會上名聲大噪。山東快書創始人之一傅漢章,于道光十九年表演于曲阜林門會(孔林廟會),聽眾莫不驚喜,愛其所唱英雄武松。
至圣林坊
林門會會期最初只有一天,后來延至三到五天。明清之際,林門會規模不斷擴大。民國年間,發展到頂峰。每年清明節與農歷十月一日前的幾天,方圓幾百里的農民和商人,紛紛攜帶農副產品、日用百貨前來趕會。趕會的內容重在買賣,會上貨物俱全,有鐵貨市、木貨市、銀器市、布市、文具市、玩具市等等,無所不有,有戲語"林門會就是沒有賣金糞叉子的",極言其商品的齊全,林門會又衣食住行樂無所不包。
故此,林門會有著"全國第一大會"之稱。林門會與正月初一至十六孔府門前的鼓樓門會,正月十五尼山的夫子洞廟會和城西臘月初八的大莊花會,并稱為"曲阜四大古會"。
但林門會自古以來有一個禁忌,嚴禁騾馬等大牲口上市。據說這是為了表示對孔子的尊敬,擔心驚了"圣墓"。林門會到會人數一般有十萬之眾,盛時二三十萬。會場從前在林門兩側與神道兩側,近年恢復的林門會,為保護林道古樹,遷在城東關舉行,成為魯西南地區主要的物資交流市場。
作者:孔令玉 曲阜市政協原主席、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委員會副會長
編輯:宸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