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禾田飛歌 | 原創文章
1、
“結婚,就是你從你的家庭退出,我從我的家庭退出,我們組合成新的家庭,而不是我從我的家庭退出,去融入你的家庭。”
這句話現在頻頻見于很多媒體,這是女性意識的覺醒,也是婚戀觀念的進步。
一直以來,結婚意味著只有女性離開自己的家庭,去努力融入男人的家庭。
如果相互接納、相互包容,倒也可以成就一段美滿的婚姻。如果不能,那最后的結果就成了婆家融入不了女人的靈魂,娘家不再接納女人的肉身,已婚女人就猶如一個飄飄蕩蕩的孤魂,找不到自己的根。只有在屬于自己的家庭里,女人才有自主權。
但是很多婆家意識不到這一點,認為女人嫁過來了,就是大家庭的一員,是可以承擔家庭義務的主力軍,并與她的娘家沒有了一點關系,好像兒媳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只允許她一心為婆家,卻不允許兒媳再關心自己的父母,再為自己的家庭做事。
為了拴住兒媳解放自己,不少婆婆在兒媳進入家門的第一天,就把自己承擔的家務勞動統統交到媳婦手上。而老公也認為媳婦娶到了家,萬事大吉。以前是由自己老媽包攬家中一切,現在有了媳婦,自己老媽可以休息,對自己的照顧沒有中斷,而女人只有不斷地奉獻自己、犧牲自己。連有的女人自己也認為終于得償所愿,也認為自己應該滿足婆家的要求。
在一個家庭中到底哪些是作為媳婦應該做的,哪些其實已經被迫越界,女人心中應該有條線,孝敬父母、愛護孩子、尊重老公,這是作為媳婦和母親、妻子應該做到的。但是當自己已經做出了犧牲,卻得不到婆家和老公的理解和包容時,妥協就不是維持幸福生活的方式。
2、
春節已經過去快兩個月了,我的小同事曉春(化名)還沒從春節的余韻中緩過勁來。
這個春節對她來說,是傷心難過的記憶,和前三個春節一樣。如果說前三個春節,她才剛適應初為人妻、為人媳與遠嫁的苦澀,這個春節卻讓她體會到了孤立無援的心寒。
曉春是7年前通過招聘進入公司的,身份是部門聘用,在薪資水平上要比集團聘用的人少很多。但就是這樣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曉春也很珍惜,工作起來非常努力。
她老公是公司另外一個部門的正式員工。不過兩人的結合卻是通過同事介紹,相親認識。老公是公司中常見的那種不太突出、默默做事的員工,而曉春呢,看中他的踏實和工作的穩定。
兩人談了大半年就結婚了。結婚那天我也去了,因為曉春離家遠,送親隊伍人數少,不夠給曉春撐場面。好在婆家是當地人,人多捧場的人也多,婚禮舉辦得熱熱鬧鬧的。
曉春老公是獨生子,婚后,曉春就跟公婆一起住。曉春很勤快,嫁到婆家后,洗洗涮涮、洗衣做飯,真是一把好手,婆婆也樂得把家務一交,和老姊妹們到處玩、跳廣場舞,大家都很開心。
轉眼就到春節了,這是曉春結婚后的第一個春節。每年都回家過節的曉春,在這一年沒能回家,因為婆婆說了,新媳婦第一年要留在婆婆家過年。曉春盡管心里不舍自己父母,但也沒說什么。
那年春節,婆婆家的新春盛宴是曉春在操持。從擬菜單、到買菜做飯,都是曉春一個人完成的,再加上春節假期里的走親訪友,曉春整個假期都是在做飯、接待婆家親戚的家宴中度過。一連7天下來,曉春第一次覺得上班真快樂,這個春節過得太累了!
第二年,曉春的女兒降生了。而這一年的春節,曉春還是沒法回老家過年,婆婆說孩子太小,路上不方便,拒絕了曉春帶孩子回家探親的要求,讓曉春給自己父母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等孩子大點再回去吧。
無奈之下,曉春還是留了下來,那一年的春節盛宴和吃過之后的臟碗臟筷,還是留給了曉春去收拾。在婆婆一家人圍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哈哈笑著的時候,曉春洗干凈手,摸出手機,掩飾著落寞的心情給父母打了個電話,電話中她笑語盈盈。
第三年春節,曉春依然沒能回家看父母,因為這一年疫情發生了。曉春老家屬于重災區,嚴禁進出。不得已,她又在婆家照管了婆婆一家人的吃喝和家務。她以為到了今年,她應該能夠順利回家的,沒想到還是沒能如愿。
3、
前三個春節在曉春倍感孤獨和難過中度過了,想到父母在電話中失望的語氣,曉春決定今年春節無論如何也要回去看看。
她先了解老家對于疫情的管控情況,然后備足孩子路上和回家后所能用到的物品,還跟父母聯系過,父母非常高興,并說要準備很多好吃好玩的,等著他們心愛的女兒和外孫女的到來。
曉春還偷偷托同事打聽老公春節的值班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之后,她先跟老公說:
“我今年準備回老家過年,畢竟有快四年沒見父母了。你放心,我已經打聽過了,我娘家不屬于中高風險區,我們這里也是低風險區,來去是自由的。只要在路途中注意防護,問題不大的。”
曉春充滿期待地跟老公商量,她覺得自己已經把準備好的材料給老公看了,也把自己想念父母的心情給老公說了,老公唯一要決定的就是他自己要不要跟著她一起回去。但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老公居然不同意:“路上再小心,也難保不會出問題。”
曉春馬上拿出自己用于防護的措施給老公看,她以為老公真的是在擔心她和孩子的安危,結果老公下一句話,讓曉春的眼淚奪眶而出。
老公說:“再說,你要是走了,春節誰來做飯呀?你知道我家親戚多,人情客往也多,到時候誰來伺候他們?”
老公根本不在乎曉春想不想家,也不在乎岳父母是如何地想念女兒和外孫女,他只在乎春節的家宴誰來做飯。
曉春難以控制內心失望的心情:他們都有手有腳,在自己嫁進來之前也歡度了很多個闔家團圓的春節,為什么現在生活就不能自理了呢?為什么一定要自己去伺候他們呢?自己是他的妻子,不是他家的帶薪保姆。
婆婆在一旁聽了兩人的對話,走過來把兒子推到一邊,嗔怪道:“會說話不?不會說話靠邊站。曉春啊,你聽我說,川川今年要值班。你一個人帶孩子走我們不放心,要是你一個人回去呢,孩子一定會想媽媽。這樣吧,今年你先別回去了,明年吧,明年孩子大點,川川明年陪你回去。就這樣說定了啊。”
曉春的心涼了,她轉身回了臥室。哭了好大一會兒,才編了個理由告訴父母情況有變,要團聚只能再等一年了。
4、
《民法典》第26條第二款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也就是說,曉春雖然結了婚,但是她對自己父母是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義務的。任何人也不允許去剝奪她的這項義務。
她想回家、想見父母、想給父母以精神上的撫慰,這是她的正當權利。
所以說,在婚姻中,女人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所在,如果觸及到自己的利益時,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并要清晰自己的底線在哪里。
盡管自己對公婆沒有贍養義務,但畢竟那是自己心愛之人的父母,是要尊重和關心的。只是這份尊重和關心要有底線,不能太委屈自己,也不能一再降低自己的極限。
要做到在自己的底線范圍內去接受或不接受婆家的安排,女人需要做到兩點:一是獨立的經濟能力;二是讓老公成為自己的后援。
前者需要自己努力和肯吃苦,而后者則是要激起對方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讓老公能體諒到自己。
為了自己的幸福,我們需要用頭腦去經營。記得德國情感醫師愛娃在《愛自己,和誰結婚都一樣》中表達過一個觀點:
“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請將尋找愛的觸角伸向自己的世界。
我們是有能力讓自己獲得幸福的,不必通過自我犧牲的方式獲得。”
希望曉春能夠明白這一點。
圖|影視劇照
END
今日互動話題:
如果你是曉春,今年春節你會回家過年嗎?你會怎么做?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