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國因違規多收電費總計被罰2億多元。
地產大亨潘石屹很少再出現在新聞頭條。僅有的幾次,都是和SOHO中國的種種負面消息一起出現。
擁有近2000萬微博粉絲的潘石屹現在也很少發微博了。他的微博設置了半年可見,最新的一條是轉發SOHO中國七折賣房的新聞,“歡迎購買!”他關閉了評論。
兩天前(3月24日),SOHO中國發布了2021年財報。和一眾地產同行們相比,SOHO中國健康多了,凈負債率顯著低于同行,租金收入同比增長,實屬不易。但2021年SOHO中國仍虧去了1.23億元,虧損原因不是來自于企業經營,而是因旗下公司偷稅漏稅被重罰。
去年,SOHO中國附屬公司北京建華置地有限公司因少繳企業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1.98億元,被北京市稅務局處以補繳稅款、滯納金及罰款共計7.09億元。這筆支出被計入2021年度其他經營費用,拖累SOHO中國由盈轉虧。
年報發布前不久,SOHO中國旗下物業公司還因違規加價收取電費被罰。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3月21日公布了這一處罰,對SOHO中國旗下北京搜厚物業15家分公司處以罰金合計1.15億余元。去年,SOHO中國在上海同樣因為違規多收電費問題被處以8664萬元罰款。兩筆罰款合計超2億元。
人們無法理解,這樣一家在京滬兩地擁有多個核心地產的上市公司,為何會在電費上頻做手腳?惹得媒體在文章標題中不解地發問:潘石屹為什么總跟幾毛錢電費過不去?
過去他可從來沒為錢這事兒發過愁。他是第一個吃到房地產紅利的人,是“萬通六君子”,更是各類富豪排行榜上的常客。2019年,他還在自己的訪談節目《潘談攝影間》上對著柳傳志說,“我的狀態什么狀態呢?就這個錢賺夠了……以解決溫飽以賺錢為目的的事情已經不是我唯一的目的了。”
SOHO中國在2021年財報中對偷稅漏稅行為回應說,誠懇接受,堅決落實,并按期全額繳納稅款、滯納金及罰款。潘石屹沒有對此事的公開評論,他也沒有回應旗下物業公司違規收取電費的問題。
外界常將2012年潘石屹從散售轉型自持出租視為SOHO中國由盛轉衰的節點。
SOHO中國的地產項目以商業寫字樓為主,且集中分布在京滬兩地的核心地段。過去,潘石屹創造性的提出了散售商業地產的概念,讓SOHO中國吸引了一大批中小投資者,尤其是吸引了大批“煤老板”前來購買。
與商業地產傳統的出租、整棟出售的業務模式相比,散售的優勢是可以快速回籠資金,讓商業地產實現了和住宅房產同等的回報周期。潘石屹將這一模式歸功于自己的“雜碎”哲學,他為此專門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雜碎》,他把這個時代叫做“雜碎時代”。
散售創造了SOHO中國前期的輝煌,光華路SOHO在開盤當天就創造了逾13億元的銷售神話,三里屯SOHO也在當年實現了開盤一周預售簽約額達43.5億元的記錄。潘石屹說,“我始終相信,如果將眼光放長遠,用每一個商家的智慧和市場自然調節的模式會比統一規劃的模式更有生命力。”
2010年,北京市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管控地產行業之后,潘石屹開始放棄散售模式,轉而以自持出租為主——早期購買散售物業的煤老板實力不再也被認為是原因之一。
但SOHO過去散售留下的弊端并未改變,長時間的散售令SOHO中國各個地產項目中入駐企業繁雜混亂,與其外表的高端化形象并不匹配,甚至透支了未來的投資升值空間。如早年間銀河SOHO充斥著大量的小貸公司,望京SOHO也被視作是創業公司的“墳場”。2007年,北京的尚都SOHO甚至發生過業主集體罷業維權的負面事件。
SOHO中國在物業運營上也屢遭詬病。《財經》雜志在報道中指出,散售模式讓潘石屹錯失了培養自持物業運營團隊的機會,也沒積累做大型物業的整體操盤和運營管理經驗,更談不上精細化運營。
潘石屹對租賃模式的熱衷程度也不高。他不止一次地對外吐槽中國地產的租金回報率問題,他曾對外透露SOHO中國在北京的租金回報率不到3%,尚不及公司的銀行貸款利息4.4%高。“你看租金回報率,無論是酒店、商場、住宅還是寫字樓,還不如中國銀行們的貸款利息高,這個賬怎么算過來?”
也正因此,SOHO中國的轉型磕磕絆絆,時不時就又回到出售資產的老路上。例如2014年出售上海SOHO海倫廣場、SOHO靜安廣場以及部分凌空SOHO產權,2016年又出售上海SOHO世紀廣場,2017年出售上海虹口SOHO,據媒體統計,過去幾年SOHO中國已累計出售近300億元的物業資產。
過去十年被外界視為SOHO中國失去的十年。中國的房地產商們大多在這一時間段內迎來爆發式發展,2010年萬科的銷售額剛剛突破千億,2020年已超七千億,恒大十年間業績增長了220倍,從廣東的一家中小地產商成長為地產龍頭。
SOHO中國自2010年達到184.23億的營收巔峰以來,再無突破,近年來營收在20億元左右徘徊,甚至不及其他房企單個項目的規模。
2021年黑石集團對SOHO中國的收購是潘石屹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出售計劃,涉及SOHO中國持有的8個核心項目,被稱作SOHO中國的“八大金剛”。這筆交易在當年6月宣布,交易總額約合196.2億元,較此前市場傳言的258億元縮水近62億元。
過去,潘石屹曾多次對外表態決不會出售這些核心地產,如麗澤SOHO剛上市時,他說,“一平米都不會賣,舍不得賣”。外灘SOHO和望京SOHO也被他視作永遠不能銷售的兩個項目,“這兩個項目在,我就還是一個開發商”。
后來他又再度對此表態,稱整體自持的八個項目“沒有出售計劃”。
市場對潘石屹出售SOHO中國核心資產的消息報以利好。出售的消息傳出后,SOHO中國股價飆升48%,創下該公司2007年上市以來的最大漲幅。
但這筆交易最終未能成行。SOHO中國在公告中稱,鑒于目前滿足收購要約的先決條件進展不足,各方一致認為無法在要約最后截止日當天或之前滿足先決條件,經各方一致同意,黑石集團終止對公司的收購要約。
此前,SOHO中國曾對外收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反壟斷審查通知,對要約方根據《中國反壟斷法》提交的申報正式立案審查。這被認為是該筆交易流產的主要原因。
當天,SOHO中國港股股價暴跌,盤中跌幅一度高達40%,截至收盤跌35%,市值縮水近63億港元。
潘石屹
潘石屹沒有對外回應交易流產的原因。今年3月,他在SOHO中國優質房源推介會上宣布,將以“七折”價格銷售3.2平方米的物業,并將傭金獎金比例提高至交易額的4%,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銷售房源涉及京滬兩地的銀行SOHO、三里屯SOHO、SOHO東海廣場、SOHO中山廣場等九個項目,涵蓋辦公、商業、公寓等業態。SOHO中國整體自持的“八大金剛”未涵蓋其中。
潘石屹不遺余力地為這次出售搖旗吶喊。他專門在許久不用的微博上轉發了這一消息,稱“歡迎購買”,SOHO中國也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自賣自夸,出售物業“租金回報穩定,投資性價比極高”,“撿漏好機會!”
潘石屹稱,此次銷售房源收入將全部用于降負債,不會用作股票分紅。按SOHO中國公布的2021年年報數據,截至去年底,SOHO中國總負債約為333.47億元,凈資產負債率44%。其中1年內需償還貸款16.64億元,1年以上至2年為11.39億元,2年以上至5年為54.85億元,5年后為97.09億元。
外界對其降負債的說法議論不一。對比同行業的負債SOHO中國處于較低水平,一些人士稱SOHO中國此舉意圖快速回籠資金。也有報道稱該做法符合SOHO中國緩解現金壓力、優化資產結構的邏輯。
資本市場贊同潘石屹賣房的做法。在宣布“七折”賣房當日,SOHO中國港股漲幅一度超20%,收盤時漲8.97%。
也是在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SOHO旗下物業公司下發行政處罰的當日,SOHO中國的老對手復星國際拿下了昔日上海“地王”項目外灘8-1地塊的外灘金融中心。過去,SOHO中國曾因為爭奪該地塊與復星國際打了3年官司。
2014年,網易把當年度的“最有態度地產人物”獎項頒給了潘石屹,與其一同入圍的均是地產界的大佬們,王石、王健林、馮侖。
當時還擔任《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的秦朔說,“在房地產這樣一個和我們每個人休戚相關的行業中,他造的房子不是最多的,但他帶給我們的微笑是最多的,他不是最有財富的,但他卻擁有最多的粉絲,每一棟房子都代表了一種態度。”
一直以來,潘石屹都是引領中國房地產潮流的那個人,他是先鋒與前衛的代表,當年SOHO中國各個項目無一不以突出的建筑風格而飽受追捧。人民日報海外版評價他說,“潘石屹的每一個建筑作品都以城市標志性符號引領這個城市的建筑潮流”。
他常年游走在各大新聞媒體頭條,寫博客,針砭時弊,出書,主演電影,玩攝影和木工,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大眾的視線。他執著于公共討論,為此專門辦了一本刊物。很難想象,當年SOHO中國的一本企業內刊《SOHO小報》也曾風靡京城,被認為是公共討論的重要陣地。在它2010年宣布停刊時,曾引發一眾作家、學者及媒體人士發文悼念。
2011年,北京霧霾還未被大多數人關注到時,他就開始在微博上轉發美國駐華大使館發布的PM2.5數據,引發輿論討論——當時中國尚未將PM2.5納入氣象監測,一些媒體在報道中稱這是公眾開始認識到PM2.5的開端。
次年,國務院通過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PM2.5納入空氣污染監測和治理范圍,同時要求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當年即公布PM2.5濃度值。當年5月,潘石屹被邀請參加治理PM2.5的研究小組。即便現在,SOHO中國還會每日在官方微博上發布旗下樓宇的室內空氣指數。
潘石屹早就不活躍在微博上了。
他出生在甘肅省天水市的一個貧困鄉村,對童年最深刻的印象是吃不飽飯。他家里有7個孩子,窮困之下,他的父母不得不將兩個妹妹送到別人家里寄養,“只要誰家有個奶羊就送過去,就可以喝羊奶了。”
其中一個妹妹被送往了陜西,后來因為他母親過于思念,他又跑去陜西將妹妹背回了家。
潘石屹是《平凡的世界》的忠實粉絲,他覺得書中的孫少安和孫少平身上都有他的影子,他和賈樟柯一起出現在路遙的紀錄片里。有一年陜西的一個房地產活動邀請他參加,他向主辦方提出的條件就是去看看路遙墓。
延安大學文學院校長、《路遙傳》的作者梁向陽回憶說,“他來了之后,緊緊抓住了我的手啊”。潘石屹說,他把《平凡的世界》看了7遍,每當遇到困難他都會重新讀一遍,他送給弟弟參加工作的禮物也是《平凡的世界》。
2015年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熱播時,潘石屹曾夢見過路遙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在微博上寫道,“我著急啊,怎么通知他的家人?準備什么花?我忙著建議,獲獎詞一定要寫上,路遙筆下的主人公都是以德報怨,對周圍的每個人(無論是對他好還是壞)都有熾熱的愛……”
以德報怨是潘石屹從《平凡的世界》中感悟出來的。在他事業有成之后,不斷有過去的同學、鄉親或者朋友找他借錢,他曾為此頗為煩惱,因為這些人常常借了錢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后來列了一個清單,名單上有32個欠他錢的人,最少的3萬,最多的有750萬。他把這個清單燒掉了,作為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旁人無法理解潘石屹的這種心理。那年,有記者因為《平凡的世界》跑去潘石屹的老家采訪,同村的村民得知采訪原因后反問,潘石屹還平凡嗎?
參考資料:
1. 《 <潘談攝影間>對話柳傳志下集:不再改革中犯錯誤,不做犧牲者》 鳳凰網
2. 《潘石屹為什么總跟幾毛錢電費過不去?》 財經天下周刊
3. 《潘石屹如何打壞了SOHO中國的一手好牌》財經雜志
4. 《撿漏好機會!SOHO中國七折出售3.2平米優質房源》SOHO中國
5. 《潘石屹父子走出平凡世界》 博客天下
6. 《路遙身后20年》南方人物周刊
7. 《潘石屹的環保經》21世紀經濟報道
8. 《潘石屹:平凡世界的叮嚀》新華網
9. 《正式宣布停刊,員工希望內容延續》 新京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