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2年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
今年的全國愛肝日主題是“ 全民參與、主動篩查、規范診療、治愈肝炎”。
全國愛肝日是2004年經全國人大、衛生部等部門提出并設立的,規定每年3月18日為全國愛肝日。
肝臟作為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具有解毒、代謝、造血、儲血等生理功能。春季萬物復蘇,由寒變暖,正是養肝、護肝的好時節。
在我國,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通常一發現就是晚期。
那么,肝癌到底有多可怕?哪些因素容易導致肝癌?怎樣愛護我們的肝臟?我們一起看一下:
人民網:全國愛肝日,奏響春季養肝五步曲
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今年的主題是“ 全民參與、主動篩查、規范診療、治愈肝炎”。肝臟作為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具有解毒、代謝、造血、儲血等生理功能。春季萬物復蘇,由寒變暖,正是養肝、護肝的好時節。
養肝第一步:充足睡眠。睡眠過程中,人體會進入自我修復模式,如果經常熬夜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就會下降,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建議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足8小時;60歲以上老年人應睡7小時左右;80歲以上老年人應睡8到9小時;體弱多病者可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養肝第二步:盡早戒酒。酒精對肝臟的損害非常明確,長期過度飲酒,通過乙醇本身和它的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細胞反復發生脂肪變性、壞死和再生,而導致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分為三個階段: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處于前兩個階段的患者,嚴格戒酒后經過調理和治療尚有可能痊愈,而一旦發展到肝硬化階段,即便完全戒酒,病情仍可能緩慢加重。
養肝第三步:保護眼睛。中醫上講,肝藏血、開竅于目,眼睛的健康與肝臟功能息息相關。長期使用電腦、看電視、看手機或者長時間看書,都會造成用眼過度。“久視傷血”,很容易使肝血不足。對于需要長時間面對電腦工作的人來說,工作一段時間后,應適當休息一下眼睛,可以通過閉目養神、遠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緩解視覺疲勞,從而達到養肝的目的。
養肝第四步:合理搭配飲食。黃曲霉素可誘發肝癌,霉變的大米、花生和瓜子都可能含有較多的黃曲霉素,不要吃這類食物。此外,要合理飲食,挑食、少食,也難逃脂肪肝。胡蘿卜、大蒜、菠菜、西蘭花、包菜、空心菜、木耳、薺菜、蘑菇、百合等蔬菜營養豐富,可滋補肝臟,建議適量食用。
養肝第五步:心態平和。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人們容易悲觀、憤怒、焦慮、抑郁,這些負面情緒都很傷肝。中醫認為,容易生悶氣的人常肝氣郁結,易怒者則會肝氣橫逆、肝陽上亢,這兩類不良情緒都會傷肝。(綜合北京青年報、北京日報、科技日報等)
中國新聞網:呵護你的“小心肝”,這份提醒請收好
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根據2019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肝癌是中國第四位高發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已位居第二。哪些群體屬于高危人群?肝癌如何預防?
肝癌成中國第二大腫瘤致死病因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然而肝病卻一直是中國居民的高發病和常見病。
《2019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數據還顯示,2015年全國肝癌新發病例約36.5萬,占全球新發病例的50%。肝癌已是中國第二大腫瘤致死病因。60歲以下人群中,肝癌仍是常見且致死率較高的腫瘤。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博士,北京友誼醫院感染內科住院醫師林鈴介紹,肝癌是一種發生在肝臟的惡性腫瘤,分為原發性肝癌和繼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指肝臟本身病變引起的癌癥,而繼發性肝癌是發生在身體其他臟器的癌癥轉移到肝臟引起的。
感染乙肝病毒到肝癌有幾步?
林鈴介紹,肝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至今仍然沒有完全明確,但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病毒性肝炎、食物及飲水、毒物與寄生蟲、遺傳因素。
我國約90%肝癌患者具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從病毒感染發展至肝癌的大致進程被推測為乙肝病毒感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癌。
因此,肝炎(主要是慢性病毒感染導致的肝炎,例如乙肝和丙肝)患者罹患肝癌的幾率高于肝臟正常的人群。
此外,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酒精性肝硬化也可引發肝癌。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乙醇代謝產生的乙醛對肝細胞有直接的損害作用,而肝臟恰恰就是酒精解毒代謝的主要場所。
另外,醫生表示,食物霉變產生的黃曲霉素或被藻類毒素污染的水源也與肝癌發生有關。亞硝胺類的毒物與血吸蟲等寄生蟲感染也會導致肝癌,而熏臘(熏肉等)食品和腌制(泡菜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亞硝胺類物質,某些生食中可能含有寄生蟲,因此,應少食腌制食品以及未經加工的生冷食品。
如何呵護自己的“小心肝”?
醫生介紹,肝癌大多數是在肝硬化的基礎上進展而來。一般早期肝癌可無癥狀,患者出現明顯癥狀時,往往提示疾病已經進入中晚期,導致大部分肝癌患者確診時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而肝癌最常見的癥狀是由于腫瘤生長過快、牽拉肝包膜所致的肝區疼痛,多呈鈍痛或脹痛。其他表現還包括:肝大(可于右側肋弓下緣或劍突下捫及)、黃疸(皮膚和黏膜黃染)、腹水、消瘦、發熱、食欲不振、乏力、營養不良等。
林鈴提醒,大部分肝癌的高發年齡在40歲以后,且男性肝癌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因此,人到中年,按需體檢是非常重要的。
肝癌的相關檢測項目包括外周血化驗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穿刺活檢等。
另外,對于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例如各種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年齡較大的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應每6-12個月進行腹部超聲檢查和腫瘤標志物檢測。
若家族中有罹患肝癌的近親,更應高度警惕。除此以外,健康的飲食飲水也很重要。
研究發現:硒對肝臟的4大作用,堪稱肝病天敵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中,肝臟是含硒量最多的器官之一。多數肝病患者體內均存在硒缺乏現象,并且病情愈重,缺硒也愈重。
硒被認為是肝病的天敵、抗肝壞死保護因子,國內外多項研究均表明,乙肝遷延不愈與缺硒有很大關系,肝病患者補硒有很好的效果。
1、增強免疫功能,防止肝病反反復復
肝病患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這就直接造成了機體識別以及抑制病毒能力的下降,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體內的病毒難于完全清除,病情容易反復發作。
而硒是強效免疫調節劑,可作為免疫系統的非特異刺激因素,刺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系統,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肝臟自身的抗病能力,從而有助于防止肝病病情的反復發作。
另外,硒還可通過提高免疫功能來改善肝病患者的多種體表癥狀,如:甲、乙型肝炎患者補硒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大大改善食欲不振、明顯乏力,面容灰暗等癥狀。
2、提高抗氧化能力,預防肝纖維化
肝病患者體內普遍缺硒,而硒的缺乏,一方面會造成免疫功能降低,一方面還會引起機體內抗氧化系統遭到破壞而使有害物質"自由基"的清除受到障礙,過多的自由基會造成肝臟損傷,從而會引起肝病病情的惡化。
而硒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可通過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完成抗氧化作用,保護肝細胞的結構完整,清除自由基,加快脂質過氧化物的分解,保護肝臟,促進肝功能恢復,防止肝纖維化的出現。
肝纖維化幾乎是肝病向肝硬化、肝癌轉化的必經之路,抑制肝纖維化的發生,對防止肝硬化具有重要意義。
3、阻斷病毒突變,加速病體康復
肝病多是病毒引起,而病毒在人體缺硒時極易變異,從而變本加厲的對人體產生傷害。
美國和歐洲科學家合作進行的研究顯示,人類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在缺乏硒的動物身上會變得更兇猛、更危險,這是由于變異的病毒不但會逃避身體免疫監控,還會降低治療藥物的作用,影響治療效果。
研究發現,硒是唯一與病毒感染有一定直接關系的營養素,補硒有利于阻斷病毒的變異,加速病體的康復。
4、解毒除害,保護肝臟
硒具有良好的解毒功能,能拮抗多種有毒重金屬物質(如:汞、鉛、苯、砷等)和一些有害化合物,從而減少環境中有毒物質對肝臟的傷害。
與藥物協同,效果事半功倍。研究發現:當硒與藥物聯合使用時,可能會出現良好的協同或相加效應,從而有利于改善藥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藥物的療效。(要想了解更多植物硒內容請加盛學友微信號shengxueyou)
盛學友公眾號往期部分文章
安徽省衛生廳原廳長戴光強教授詳解《硒與人體健康》
硒:健康長壽重要元素
駭人!擊垮一個家庭,生一場病足矣!沒有健康,一切是零
適量補硒遠離動脈粥樣硬化
瞑眩反應與五臟六腑關系及補硒好轉反應
幽門螺旋桿菌被列為明確致癌物,中國平均感染率59%,近8億人中招
全國政協委員鞏富文:依法懲治腐敗,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
全國人大代表王一君:用“三個體系”補齊嬰幼兒托育短板
全國政協委員朱征夫:你寫我的文章,不用仔細看,你自己決定就行
豐縣“八孩女”引發11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拐賣婦女案發聲
最高法院發布5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典型案例 附相關立案量刑標準
生活要幸福,健康是基礎,法律是保障
點擊“分享”、“點贊”、“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