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禾田飛歌 | 原創文章
1、
英國作家簡·奧斯丁說:“只考慮金錢的婚姻是荒謬的,不考慮金錢的婚姻是愚蠢的。”
現在的婚姻,看重物質、看重金錢的越來越多,好像錢能解決生活中所有的問題。
對方能掙多少錢,家里財力如何,都成為婚姻的主要因素,人的因素倒在其次了。
不可否認錢在婚姻生活中的作用。因為婚姻就是一天天的柴米油鹽,一天天的享受與付出,這都是靠金錢堆砌起來的。可是,如果不是對的人,不是般配的兩個人,也會在飯桌上相顧無言,或會在相處中冷漠無語,或會在生活中針尖對麥芒,爭執不斷,這時,錢再多也只能買到物質,卻買不到愛與關心。
雖說婚姻中物質因素必須放在考慮之列,但是人本身的因素卻是應該著重考慮的。而衡量人的因素,不是像分辨好人與壞人那么簡單,而是要注重三觀的一致。
這里所說的三觀是一個大的范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當然要在其列,也許有人會說,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概念很大很虛,那么消費觀、金錢觀、衛生觀就是縮小版的三觀,這樣具象化的三觀能否一致,也是影響婚姻的要素。
不信嗎?
那就來看看這具象的三觀如何影響人們的婚姻。
有人就是喜歡買買買,有人卻希望生活斷舍離,物欲極低,這兩類人在一起會撞出怎樣的火花?
有人喜歡掙錢多多,有人選擇知足常樂,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時候,“火星撞地球”的大戰一觸即發。
有人喜歡家徒四壁壘般的整潔干凈,有人喜歡隨手取放還稱亂中有序。記得曾有文章寫道,演員許晴母親與父親離婚的原因,僅僅是生活習慣不一樣,離婚導火索不過是她父親經常把煙灰彈進母親的花盆里,屢教不改。
戀愛是與人的優點共處,婚姻卻是與人的缺點共生。戀愛時,眼中全是對方的優點,結婚后,接觸到的全是對方的缺點。
這些缺點哪些是能夠包容的?哪些是超出自己能夠容忍范圍的?如果自己不能容忍,無法接受,小小的缺點便會影響到婚姻的穩固。而且,有些看似不起眼的缺點,卻是三觀不合的信號,就看戀愛中的人是否能夠冷靜地發現,及時遠離。
就像朱小賀(化名),婚禮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還有兩個月就要嫁人了,因為準老公的一句話,她想悔婚了。
2、
朱小賀是重度釣魚愛好者,從小跟父親釣魚。長大以后,這個愛好一直沒有變,她曾參加過在中國舉辦的國際釣魚大賽。
母親嫌棄她因為釣魚,曬得皮膚黝黑,覺得女孩子應該喜歡一些風花雪月的東西,曬得黑黑的,怎么找對象。
說來也巧,朱小賀在釣魚活動中,認識了有相同愛好的沈青。他們經常結伴去釣魚,出去參加比賽。相同的愛好讓兩人越走越近,并談起了戀愛,戀愛過程也非常順利。
兩個人的條件也大致相配。按朱小賀的話來說,她是能掙錢的。不努力的時候,一年能掙個二三十萬;如果努力一點點,一年四五十萬不成問題。
單從掙錢能力上來看,朱小賀要強過沈青,沈青每年的收入大概在十萬元左右。所以戀愛期間,大多是朱小賀出錢多一些。倒不是說沈青摳門,而是朱小賀掏錢更快一些,而且她也不在乎誰花錢多誰花錢少。
但沈青的家境卻又強過朱小賀,沈青家社會地位比較高,家境也很好。沈青父母為人也很隨和,對朱小賀也比較滿意,所以他們倆的婚事談得也很順利。
沈青家給了朱小賀8萬塊錢彩禮,還花五萬塊錢買了三金,也準備好了婚房和車子,不過都是在沈青父母名下。
婚房剛剛裝修好,還沒有進家具和家電。朱小賀就花三四萬塊錢買了全套家電。
朱小賀是個很實在的姑娘,在她的認知中,錢是用來為自己服務的,不是用來炫耀的。房子夠住就行,車子能開就行,衣服整潔就行,用錢把自己包裝得金光閃閃,對她來說,是件很浪費的事情。
所以,沈青提出要再買一輛車時,兩人意見是不一致的。沈青覺得那輛車在父母名下,不歸自己所有,關鍵還很普通,希望朱小賀能出錢買輛新車。
但朱小賀卻認為,買車多貶值呀,還不如買個理財產品,或者投幾個看準的生意,這樣可以錢生錢。車嘛,能用就行。
朱小賀不愿意,沈青也沒有堅持。他本來就是一個比較隨和的人。這件事也沒有影響到兩人的感情。
導致朱小賀重新審視這段關系,并做出推遲婚期決定的,卻是一件看起來小之又小的事情。
3、
沈青每個月會有幾天要出差。前幾天在出差途中,給朱小賀打了一個電話。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個電話,導致朱小賀產生悔婚的念頭。
沈青電話打來的時候,朱小賀正在往臉上貼面膜。當沈青漫不經心地問她在干什么的時候,朱小賀也隨意地回答:“我在敷面膜。這兩天曬得臉又黑了好幾度,得趕緊保養一下,要不然可是一個黑臉新娘了。”
沈青在電話那頭“嘿嘿”笑了兩聲后說:“敷什么面膜呀,多浪費錢呀!再說,我又不嫌棄你。”
不知那天朱小賀是格外敏感,還是沈青的話點燃了她心中潛藏的憂慮?她突然對沈青這句不經心的話在意起來,想了很多。
敷一張面膜,沈青居然在說浪費錢。可這錢是她自己掙的,面膜是自己的錢買的,沈青有什么立場嫌貴、嫌她浪費呢?這說明沈青已經把她的錢算在了家庭總收入里面了。如果現在沈青就覺得她浪費了,那以后自己進入婚姻,在懷孕期間、生產期間、育兒期間,自己不能賺錢了,要吃沈青的喝沈青的,那時候他得多嫌棄自己呀!他會怎么對待自己呢?
婚姻本來就是兩個人的事,養家也是兩個人的責任,沈青的話讓朱小賀腦補出以后的婚姻生活場景:自己得生娃還得養家,沈青還有孩子一半的所有權,這樣的婚姻自己圖什么呀?
盡管事后沈青一再說他是在開玩笑,不過是一句無心的話。朱小賀卻覺得,這無心,其實就是他的真心,是他的潛意識,他就是這樣想的,所以才能隨口說出來。
她對母親說了自己的顧慮,母親卻說她神經過敏。沈青家庭條件那么好,沈青性格也溫柔善良,不知道朱小賀在作啥呀作的,都30多歲的人了,還這么矯情!
朱小賀覺得自己突然不想結婚了,她想悔婚。
但悔婚的難度也很大,因為在除朱小賀自己以外的人來看,這樁婚事都是很般配的,沈青的家庭和沈青本人也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自己想悔婚,對沈青、沈青父母、自己父母都難以交代,會被認為無理取鬧。
不得已,朱小賀只能以自己恐婚為由,希望沈青能推遲婚期。她希望給自己一段時間再考察一下沈青,也讓自己能夠冷靜思考一下,這個婚到底結還是不結。
4、
朱小賀的這婚到底是應該結,還是不應該結?
按朱小賀的說法,沈青的人品并沒有太大的問題,家境也挺好,她是因為沈青的一句話而未雨綢繆。畢竟婚姻是需要兩個人一起走下去的,就像一段旅行,旅伴好不好,能不能說笑在一起,能不能興趣相投,能不能習慣相似,都是影響旅行愉快與否的條件。
而婚姻,是兩個人坦誠相待,相互扶持,互為支撐的一段單向特殊旅行,兩個人能否相伴到底,不是因為彼此都是好人就能走到底,需要考量的因素實在太多,大到家境、財力、人品、觀念,小到生活與衛生習慣。無論是哪一個方面都可能影響到婚姻的穩固。
2019年,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曬出了一份2018年有關離婚的司法大數據:在2018年全省近5萬起離婚案件中,因生活瑣碎導致的離婚率就占到了34.21%,成為離婚的頭號殺手。
因此,朱小賀的擔心不無道理。
那么,朱小賀應該從哪方面對沈青再考察呢?主要就是對消費與金錢的觀念。可以著重觀察沈青對消費與金錢的態度,比如說,可以要求沈青給自己買禮物,禮物的價格不能太低,可以稍稍高一點,不至于影響他的生活。
如果他高高興興地為你消費了,事后也不會時時掛在嘴邊,那這人還是值得托付的。
如果他送了禮物,事后嘴里喋喋不休,或者干脆就不愿意,那朱小賀就真的不用再猶豫了。
看起來沈青不過是說了一句話,但這句話有可能帶來的是觀念上的不一樣。三觀的不一致,可導致生活中的指東向西、南轅北轍。
婚姻 ,如果不能做到共同面向前方,一起向前走,那就會形成內耗而停滯不前、紛爭不斷。
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我們僅有的這一生,是為了觀盡一路繁花而來的,就不要因為一路拉扯,而誤了人生路上美麗的風景了吧。
圖|網絡,如侵必刪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覺得朱小賀是小題大做嗎?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