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期更新的安咕又來了!謝謝你們還在這里。
這次要推薦正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進行的《發現良渚》特展。展期至5月份。
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5項世界遺產。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評價它:“東亞和中國五千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人類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一個杰出范例”。
五千多年前,一個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國家在杭州附近的美麗小洲逐漸形成。良渚人擁有規整的禮制,所造玉器以其數量之多、品類之豐、雕琢之精,達到了中國史前玉器文化的巔峰。距今約5300年——4300年良渚文化,被譽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現在,296件(套)精美的良渚文物現正聚集廣州,以“文明之邦”“神王之國”“古今之路”三個單元展現著千年良渚的魅力。
這不是我第一次欣賞到良渚文物。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成功成為世遺。隨后,“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特展在故宮博物院武英殿開展。那時,我正好帶著元元到北京游玩。我們有幸在故宮親眼見到來自浙江省博物館館藏珍寶的“玉琮王”和“玉鉞王”。
這一次能在家門口再次欣賞到良渚文物,我一如既往做了不少功課。在這里也推薦給分享給大家。
繪本《五千年良渚王國》從“水”、“城”、“玉”三個核心關鍵字入手,重點向孩子介紹了世界上最早的攔洪大壩系統、中國境內新石器時代重大的城址、中國獨有的“玉器時代”等良渚文明特點。在保證科學性、權威性的同時,以輕松幽默的筆調娓娓道來,為孩子們講述了五千年前的故事。
2020年4月30日,這部繪本入選第七屆 “中國童書榜”。2020年9月,獲得第十五屆“文津圖書獎”。 適合年齡5歲以上。
來自暢銷書作家、兒童歷史文學作家谷清平創作的童書《神龍尋寶隊之良渚神徽&玉琮迷蹤》以岳小萌、小山、小海和神龍嘲風為主角,帶著讀者穿越回良渚古城,將5000年前的場景在想象中復原。這兩本童書比較適合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小學生。此外在喜馬拉雅app上也有相關內容的付費音頻。
《良良的陶器世界》和《良良的古城世界》是良渚博物院創作的兒童科普繪本,采用以小見大的方式,用良渚文化時期的小女孩主人公良良的口吻,帶觀眾走進了良渚先民的日常生活,展示良渚時期興旺繁榮的生產與生活。博物館配合繪本策劃制作了音頻合集,使用兒童的聲音將良良的故事娓娓道來。適合年齡五歲以上。喜馬拉雅app可搜:良良的“淘”氣之旅。
良渚文化也是近年來央視文史類節目的常客。去年12月《國家寶藏. 展演季》
之《國風童話》在縱橫古今、融匯中西的藝術創新中,講述童話永恒不變的真善美內核,同時傳遞源遠流長的文化和精神。
這期節目選取的三件國寶中,“玉琮王”上的神人獸面紋中讓青年戲劇人劉曉邑獲得啟發,他創作了木偶劇《小羽人奇遇記》講述關于信任和善良的故事:“小羽人”選擇和外表很兇的“大怪獸”做朋友,曾被人類誤解和傷害過的“大怪獸”選擇繼續當好大地的守護者。美好的故事里,蘊含了“天人合一”的祖先智慧。這期內容在主要視頻網站可以搜索到。
此外,央視精心制作的《如果國寶會說話》之“玉琮王”、《中國微名片——世界遺產》之“良渚古城遺址”、《國寶. 發現》之“五千年良渚”(五集紀錄片)等節目,也都能幫助我們和孩子一起去了解良渚文化,了解我們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
希望以上介紹的學習資源有助于你和孩子更好的看展。近期我帶領的良渚親子導賞活動也將開啟, 歡迎戳我的微信,注明“導賞”。
想了解我過往與現在正在進行博物館兒童教育,可以戳 ↓↓
曼竹魚,坐標廣州,家有女兒元元
曾經,從事文化歷史領域報道;
現在,自由撰稿人、博物館兒童教育推廣者
與大家分享好劇、好展、好物、好地、好書......和孩子一起共享成長中的美好
歡迎星標、留言、點贊、在看、轉發、交流
*本期封面圖片來自《繪本五千年良渚王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