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聚焦于生活里的智慧、溫暖的桌子
2月24日,俄羅斯開戰了!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系,像臌脹的氣球,在長期的沖突和擠壓中,終于在這一天爆發。
開戰1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全軍覆沒,軍事設施、軍用機場等遭受致命打擊,失去戰斗能力。
烏克蘭國民衛隊司令部被炸毀,濃煙密布,火光照亮天際。
基輔當地華人表示:窗邊仿佛有東西劃過,轟轟聲時不時傳來,天空忽明忽暗,像在放大型“煙花”。
俄羅斯和烏克蘭多次發生激戰,據烏克蘭官方消息,在過去的一晝夜中,137名烏克蘭人死亡,316人受傷。
很多烏克蘭人還未回過神,就喪生于炮火之下。
戰爭造成的恐慌,如彌漫的煙霧,籠罩住整個烏克蘭。
在戰爭爆發前,烏克蘭前100名富豪,有96名搭乘飛機逃出國,剩下4名跑不了的,是因為犯罪,護照被扣留。
而無辜百姓只能逃亡,基輔出口,出現長達數公里的擁堵,人們正在逃離首都。
哈爾科夫部分民眾,躲進地鐵站,躲避隨時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戰事。
無辜的女人,被抓來充當士兵。
有人在街頭,跪求上天,祈禱和平。
無權無勢的百姓,只能在顫栗中祈禱戰火平息。
當地物價高漲,百姓哄搶物資,獼猴桃賣到100元一斤。
有些人死了,有些人離開了,留下的,只能恐懼地熬著。
沒水沒電,他們只想著,如何活過一晚,未來在哪里,看不見。
2月大的嬰兒,聽見最多的聲音,或許就是炮火聲。
天真的孩子睜大雙眼,說:我就是不能這樣生活。
“我喜歡和我的小貓一起待在家里。”
他們被迫卷入一場殘酷的戰爭。
戰爭的代價,是死亡,是家園毀于一旦,是平靜的生活一去不復返。
可能我們寫到電腦上只是短短的一行字,
可那是別人正在經歷的真實人生。
很難想象,這是2022年發生的事。
現在正是疫情肆虐,各國受損嚴重,而且又是冬奧會剛剛閉幕。
就在剛閉幕的北京冬奧會,俄羅斯運動員和烏克蘭運動員緊緊擁抱。
沒人想到,回到國土,他們成了敵人。
“奧林匹克休戰協議”還在生效,戰爭就毫不留情將它撕得粉碎。
坐在電腦前,打下這些字時,我有一股強烈的不實感和割裂感。
明明戰爭就在眼前,我卻覺得是那樣不真實。
整個互聯網,也充斥著狂躁和不安。
很多小人熱衷于幸災樂禍,看到烏克蘭和俄羅斯開戰了,就歡欣鼓舞,樂壞了。
有人說:戰爭會死很多烏克蘭男人,那烏克蘭女人就孤單了,于是發出“收留18~24歲烏克蘭女孩”的腦殘論調。
有人說,歡迎烏克蘭美女來中國發展,中國光棍終于可以找到老婆了。
別人的國家都發生戰爭了,可是一些人還只懷著娶洋媳婦的齷齪想法。
他人的災難,成了他們的狂歡。
他們事不關己地看著他人的悲劇,絲毫沒想到,如果自己成為悲劇中的人物,要如何自處。
但凡有良知和人性,都不會拿戰爭當段子,開玩笑。
除此之外,還有人為戰爭叫好,為烏克蘭的脆弱和俄羅斯的勇猛叫好。
他們為什么而歡呼?是在為盧布瘋狂貶值、寡頭掌控經濟的俄羅斯人民歡呼么?還是在為邊境狼狽逃竄、一夜之間流離失所的烏克蘭人民歡呼?亦或是為了在世界經濟動蕩、股市直線下跌、全球化再次萎縮之下,無數艱難求生的普通百姓歡呼?
都不是,只是壞或蠢罷了。
戰爭,真的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它不是坐在沙發上刷刷微博,更不是在朋友圈轉些爛段子,它是連墳墓都沒有的尸體,是面對槍支舉手哭泣的孩子,是永遠等不回士兵兒子的母親。
這是2022年,不是1914年。我們不該像當年少不經事的歐洲人一樣,我們應當知道戰爭的代價。
當你躺在空調房里翹著二郎腿,連著WiFi刷微博、吃水果時,覺得打一仗挺好的,收拾收拾他丫的!讓他們知道誰才是爹!
但你是否知道,你的空調和WiFi,你的微博和水果,是建立在人類無數暴力戰爭后,像金子一樣珍貴又稀少的幾十年和平上?
在那個一戰宣布開始的夏天,全世界都為戰爭歡呼,巴黎陷入狂歡,人們上街大叫要打到柏林去,維也納也熱鬧得像在慶祝什么節日,年輕人發了瘋地想參軍,謊報年齡也要上。
倫敦、莫斯科、布魯塞爾、貝爾格萊德,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民族會勝利。
然后呢?戰爭就像一個無情的絞肉機器,絞碎了一千多萬年輕士兵的生命,讓無數普通人食不果腹、家破人亡。
不知道那些因槍炮或饑餓而死亡的人們,臨死前回憶起自己曾經的狂熱,會不會感到一絲后悔。
你們可能會說,戰爭都是有理由的,不得不打。但除了反侵略,歷史上有哪一場戰爭是值得打的?
地緣政治,和民族斗爭,在戰爭開始前都顯得那么重要,顯得那樣的了不起,大家熱烈激動到恨不得為它去死。
但等戰爭真的開始,死亡的名字一個一個擺到你的眼前,切實的饑餓開始撕裂你的身體,那些曾經你要死要活的榮光和口號,你可能一點都不記得。
可到那時,一切都晚了,戰爭機器的暫停鍵,政治家按不動,老百姓按不動,只有血和肉能按的動。可人類就是這么愚蠢的物種,永遠重蹈覆轍,永遠自相殘殺。
我為有這樣的同胞,而感到蒙羞。
這不是過家家,是一場真正殘酷的戰爭,兩個國家之間的殊死搏斗,一個國家被炮轟,被淪陷。
昨天發生戰爭的時候,我就在朋友圈寫下一句:
你所感受到的稀松平常的一天,卻是別人血雨腥風,國破家亡,形神俱碎,滿目瘡痍,尸如漂杵的一天。
大批烏克蘭民眾穿過邊境,尋找棲身之所。
防空洞躲避災難的平民,在缺水缺食物的恐懼中,瑟瑟發抖。
前線軍人的母親,有的永遠等不回自己的兒子。
這是流血,是犧牲,是千萬家庭破碎,是世界和平的進程往后倒退一大步!
千萬不要為了戰爭而欣喜和叫好!
喬治·奧威爾說過一句話:
所有的戰爭宣傳,所有的叫囂、謊言和仇恨,都來自那些不上戰場的人。
當某一天,餓殍遍野,滿目蒼夷,戰爭露出了它最可怕的獠牙,你會知道,一切的歡呼喝彩,多么可悲。
你之所以能隔著屏幕指點江山,對他國人民的痛苦不屑一顧,只是因為你比較幸運,沒有成為烏克蘭邊境的人民,沒有生在伊拉克的土地。
這個世界并不和平,你只是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就在俄烏發生戰爭的時候,一條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已經準備分批包機接中國公民的消息登上熱搜。
就在戰爭爆發前,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一則提醒,令無數國人淚目:
“在烏中國公民,車身可貼中國國旗。”
這一面國旗,就是護身符,因為在它背后,是一個強大的中國在庇佑你。
一位在烏克蘭的華人孫先生說,只要車上貼中國國旗,就會被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基輔脫銷。
中國留學生小朱說,自己上個樓的功夫,車上貼的五星紅旗就被偷走了。
足以證明,中國國旗的重要性。
因為買不到中國國旗,一名在烏克蘭的中國女孩,只能自己畫國旗。
她說:“我從化妝包里找到了口紅,一筆一筆畫在白紙上,才完成了一個角落,口紅就已經用完了。口紅斷了,剩下的不夠了,紅筆可能還要一會兒。我感覺我要是畫不完我就死定了,真沒有了我拿血畫,為了活著。”
看到這個信息,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
如果不是背靠一個強大的祖國,國旗也不會發揮如此大的作用。
世界還是之前的世界,但中國不是之前的中國。
動蕩的局勢中,一面國旗,一本護照,就意味著生機。
這如何讓人不熱淚盈眶?
還記得《戰狼》里,吳京手持國旗,安全通過交戰區的畫面嗎?
那個讓人熱血沸騰的畫面,它的真實性,被一次次驗證。
2021年,中國小伙于洋,在約旦被歹徒持刀劫持。
他亮出包里的紅旗,大聲喊“I come from China!I am Chinese!”
因為國旗和中國人的身份,他被歹徒放行。
長白山公安局長吳強,他作為維和警察前往東帝汶執行任務,胸前張貼著五星紅旗。
武裝分子知道他的中國身份之后,對他們鞠躬,選擇不交戰。
因為他和他的姐姐患過白內障,是被中國紅十字醫療隊治好的。
他重見光明,看見的第一抹顏色,是中國五星紅旗。
曾有人說過: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從來不知道,我們的國旗,在關鍵時刻,真的能救命。
從來沒想過,鮮紅的國旗,竟然是通行證。
更沒想到的是,我們的國家,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做了這么多。
越比較,越發現,身為中國公民,無論你去哪里,都有祖國這個強大而安穩的保障。
這才是我們,身為一個炎黃子孫的驕傲和底氣。
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安定地工作、生活,是因為我們的祖國已經足夠強大,強大到完全能夠給予自己的國民和平的生活,不用擔心戰亂,不用顛沛流離。
戰爭,說到底就是無數人血與淚的匯合。
對于爭權奪利的政客來說,它是謀取利益的必要途徑,可對平民百姓來說,卻是血與淚的代價。
唯愿世界和平!唯愿那些仍舊在戰火中掙扎的生命,健康平安,不要遭受戰亂之苦!
◇ 參考來源:
央視網《俄羅斯與烏克蘭運動員閉幕式上“抱抱”,背后故事感人》
九派新聞《在烏克蘭華人:現在最值錢的是中國護照》
觀察者網《國外旅行遇搶劫,青島小伙掏出國旗上演真實版〈戰狼〉》
中國甘肅網《持槍劫匪看到中國國旗后,竟然鞠躬走了……》
關注桌子 加★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