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的那場天災,讓人始料不及。
當時,有個叫廖智的23歲的姑娘,正在教10個月大的女兒學走路,孩子咿咿呀呀地發聲,沒想到下一秒,房體轟然坍塌。
那天,整個汶川都在地動山搖。廖智和女兒、婆婆也都被壓在建筑廢墟之下,一根鋼筋穿透了她的小腿,撕心劇痛。
但對廖智來說,比身體上的劇痛更痛的,是親人的離去。
僅僅幾分鐘后,她懷里的10個月女兒,就再也沒有了呼吸,隨即不久,廖智的婆婆也沒了聲息。
她痛徹心扉。
在地震發生前,廖智是一位舞蹈老師,有體面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她的生活無憂無慮,唯一的夢想就是去往更大的舞臺跳舞。
可意外來得如此猝不及防。
廖智有一瞬間放棄了活下去的念頭,不再呼喊,整個人昏昏沉沉。不知過了多久,她聽見父親的聲音隔著廢墟傳來。
是父親的一聲聲呼喚把廖智拉回了現實,讓她意識到:
我要真死了他肯定承受不住。
就這樣,她強撐著,終于被救出,此時,廖智已經被埋26個小時!而她也是整棟樓唯一的幸存者。
但悲慘并沒有結束。廖智被送往醫院,但她小腿傷勢太嚴重,只能截肢,醫生對她說,要不要和父母商量一下。
她說了一句話“我有能力為自己做主”,之后,自己簽了手術同意書。
一場地震,廖智失去了至親,也失去了雙腿。前者是骨肉血脈,后者是她的人生夢想。
好像一切都完了?
還沒有,她和丈夫的感情,也發生了變化!
重生
早在廖智懷孕的時候,她的丈夫就出軌了,廖智很生氣,但是丈夫求她原諒,于是為了孩子,她忍了下來。
地震之后,這對夫妻的人生都進入了灰暗的時刻,廖智看到丈夫整天垂頭喪氣,還反過來安慰他,說可以再考慮生一個
但沒有用,男人拋棄了斷腿的妻子,搬去和其他女人同住,于是廖智終于意識到,該離婚了。
和第一任丈夫離婚后,廖智的人生繼續灰暗,萬幸的是,她找到了除感情外,讓自己真正“站起來”的方式。
她裝假肢,學“走路”。
地震前她是少兒舞蹈老師,地震后她仍然為了舞蹈忍著巨痛。
五年后,當四川雅安發生地震時,她成為了志愿者,和其他人一起搬運物資,探訪受災群眾。
廖智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
她經歷不幸卻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很早就明白,義肢和苦難都是身體的一部分,接受它才能大步地走向自己的第二次人生。
光明
廖智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也被央視不止一次地報道。
有一天,央視《舞出我人生》邀請廖智參賽,導演組和廖智說,希望她可以安一雙穿高跟鞋的假肢。
于是,2013年5月,廖智找到了之前安裝假肢的公司在上海的分部。而公司為廖智安排了新員工一名Charles。
Charles是華裔義肢技師,本名王啟帆,在中國臺灣出生,后來到了美國讀書,畢業后來到上海。
他對廖智一見鐘情,繼而展開了猛烈的追求。
他們一起攀巖、跑馬拉松。
他鼓勵廖智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想露腿就露腿,想穿短裙就穿短裙。
甚至他還尊重廖智“如果不生”的想法,說他是可以理解的。
別人夸他包容廖智的缺陷,他卻說,自己和廖智從來都是平等的,他只是找到了自己覺得最好的人。
注定相遇的人,哪怕生命軌跡像遙遠的平行線一般,也依然會發生交集。
他們他們結了婚,在16年和18年生下一女一兒。
他們的孩子們也不會因為媽媽的假肢而自卑,反而會貼心幫她調假肢的松緊。
廖智不再說催淚的話、跳煽情的舞蹈,塑造很苦很慘的身殘志堅形象。她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熱愛擁抱著自己的人生。
從婚姻失敗,失去雙腿和女兒的悲慘舞蹈老師,到如今走出第二次美滿人生,廖智的經歷,催人淚下。
她不賣慘,之所以了不起,在于她從不把希望寄托他人。
因為在遇見現任丈夫前,廖智已經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一個人也可以足夠強大!
廖智雖然人生坎坷,經歷意外加上遇人不淑,但她卻依然堅強勇敢,不懈努力,最后成功改寫了自己人生的軌跡。
如今,汶川地震已過13年,廖智有了愛人,也有了兩個孩子,熱愛的舞蹈和事業也繼續進行。
選擇自己的路,享受想要的生活,把來之不易的生情過得盡興,不枉此生。
都說人生一次,但改變命運的機會仍有三次:
第一次是靠父母,第二次是靠伴侶。
一個天生,一個是選擇,但其實全部都是靠別人。
唯有第三次,是靠自己走出圈層,而這也是最靠譜的。
所以說,人生最難能可貴的,是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和應對生活變化的底氣!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們,當你經歷人生最艱難的時候,請相信,有些苦難,無法避免。
但經歷波折后,我們終會重逢自己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