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畫人物寫生,主張力求將對象表現得樸實自然,著力于神態、情緒的體察與刻畫,使其淋漓于紙上。我畫的并不好,但卻是這樣想的。
要畫好人物,首先對所要表現的對象須有強烈的感情和表現欲望,才會筆墨之間有情有意有內容,這是極為重要的因素。1980年冬,我在廣東一個華僑農場體驗生活,看到很多被越南當局迫害回國的難僑,激起我對越南當局忘恩負義、瘋狂反華排華的野蠻行徑的義憤和對受害者的同情,便決心要畫好難僑的形象,以揭露越南當局的殘暴罪行。由于有了這個主導思想,在畫的時候情緒就比較高,畫得也就比較順利。
我畫寫生是以線為主,從結構入手,先以墨線勾勒。能一筆解決問題的就不再畫第二筆。墨線不一定處處畫到,尤其是在虛的地方,可留待渲染時用沒骨或潑墨的方法補成。畫完墨線,再以淡墨補加較虛的結構。用筆要洗練,精細處注意墨色的變化,一些有助于體現對象的地方可反復強調反復加強。運線時腦子里想的是對象給自己的種種感受。例如畫年老的人就不像年輕人各個部位都富有活力,往往是由于缺乏彈性而顯得松弛。當然老年人之間也不盡相同。畫時既要想著對象,同時也要想著畫面上筆墨情趣的發揮。
至于線的主次、虛實、疏密、濃淡、粗細、變化,只能根據對象和畫面整體節奏的需要靈活處理。但思想上得預先有個大體安排。
線條用筆要穩健沉著,洗練概括,富有彈性和韌性方顯結實。不宜畫得太光太直,線要勻稱,在勻稱中求變化。變化要含蓄,避免無節奏的忽粗忽細。運筆不宜過快,過巧,能拙中見巧為好。行筆過快容易輕浮無味,有單薄的感覺。筆的運行過程是對形象感受自然流露的過程。運筆的快慢是相對而言,不能走極端。
總之,每畫一筆都要有內容,有講究,有追求,有趣味。墨色的變化要透明活潑,淋漓有韻致。在畫的過程當中,應不斷地進行調整,注意大關系和局部的效果,以達到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目的。
1980年冬我到浙江舟山和廣東烏石漁港體驗生活,接觸大海和漁民在我還是第一次,所以感受很新鮮。通過體驗生活對漁民的思想、性格、精神氣質有了一些體會。
由于他們長期工作生活在大海之上,經受著烈日、風浪或嚴寒的考驗和鍛煉的緣故,一般都養成了開朗豪放的性格。思想誠實,形象渾厚飽滿,如我畫的楊福華同志,他是當地出海捕魚最富經驗的名老大,同時又是在解放海南的戰斗中多次榮立戰功的英雄,他的事跡和形象給我以極大的感染力。在畫他的時候,我即抓住上述的種種感受,并將這種感情傾注到一筆一劃中去,通過筆墨有意識地作了強調和夸張,竭力使其形象渾厚飽滿,樸實剛直。
畫眼:
我作人物寫生都是從眼部畫起,因為它是傳神的主要部位,必須先抓。我感覺漁民的眼神與一般常見的工人或農民有所不同,尤其是船老大在出海工作中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那飽經風霜指揮著所有漁船的工作,同時又要隨時警惕著風云的突變,給漁船帶來的意外威脅而長期養成的敏銳目光。
畫法是以濃墨畫眼珠,再以稍干之筆畫眼皮,用筆要慢、穩、準、拙、活,避免重復,眼睛的形象要畫得具體生動,再用較淡墨畫眼瞼,潤濕眼珠和眼周圍比較明顯的小結構,但不宜面面俱到,多注意氣韻和與其它器官的呼應關系。
畫鼻:
鼻梁鼻頭的形象,人各不同。畫時既要掌握其特點,又要掌握好分寸和與眼部的關系。尤其是鼻孔部分的形象表現對體現人物的情緒極關重要,應認真刻畫,鼻頭下部的用筆宜虛不宜實,鼻孔的形象虛實要畫得似有呼吸之感,不能太圓也不能太方。線條要圓潤,從鼻根畫起,須注意鼻梁處的微妙轉折,然后用淡墨在鼻翼處勾畫或皴染,即有圓渾隆起之感。
畫嘴:
嘴唇、嘴角更是富于表情的器官,其形象的微妙變化對體現人物的性格、情緒有直接關系,應細心觀察認真刻畫,先以較淡墨色畫口縫,次畫下唇,再畫上唇,用筆用墨須有變化,嘴角要畫虛,鼻唇溝不宜畫得太具體太實在,若畫得過實,嘴就顯得不能動了。只能畫到與鼻頭部分有呼應關系即可。總之,整個嘴部用筆用墨相對的要虛一些,才顯得有活動的余地。
畫眉:
人常說眉目傳神。的確,眉毛的形象和表情說明的問題很多,它在體現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齡等方面的特點極為明顯。眉毛的畫法用筆不宜過濕,要根據其形象的特點和轉折力求簡練概括,有虛有實,再根據表情和結構的需要用淡墨在局部加以補充。
畫耳:
耳朵的形狀也很豐富多彩,只要仔細觀察、認真刻畫,是很有助于表現人物的。畫時可適當放松一些,筆墨的濃淡虛實應有變化,要強調形狀結構上的特點,轉折舒暢,洗練概括。
畫面部輪廓:
畫時要注意由情緒而產生的肌肉運動的轉折關系,應中鋒用筆,線條方顯圓渾飽滿,要畫得準確流暢,并注意上下左右的虛實對比。
畫頭發:
一般來說,一個人頭發的形象與其人的性格、身份、職業等都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比如一般科學家的發式與漁民的發式就大不相同,這也許是由于職業的特點條件以至性格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科學家由于長期的冷靜思考,其發型顯得恬靜整潔,漁民由于長年漂泊在大海風雨之中,其發型顯得風塵仆仆。所以頭發的形象對體現人物的特點是有極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一般簡單地畫出頭發的感覺來就滿足。
畫的方法應整筆與破筆互用,多注意整體的轉折與變化,用筆不宜太實或太碎,如有不足處,稍干可以淡墨作局部補充。但須注意結構特點,或用破墨的辦法。不論用何種畫法,均應注意發部與五官部位的呼應關系以及整個畫面的氣韻和黑色節奏的設計和諧,才不致于孤立。
畫手:
人物畫中手的形象說明問題之多不亞于其它部位。如上所述,須根據人物的特點予以夸張,如畫老農的手用筆要蒼健樸拙以顯其樸實渾厚;而畫少女的手用筆則宜矯捷圓潤以顯其豐滿柔和。總之對手的刻畫應有足夠的重視。
畫衣紋:
國畫人物衣紋處理的成敗,關乎著整個畫幅的效果。
人物的衣紋表現要刪繁就簡,從大處著眼,除關節轉折處的衣紋來龍去脈和結構特點須有所交代外,其余皆可盡量概括。用筆可慢可快,但不要忽快忽慢,線條變化應有良好的節奏感。要避免忽粗忽細,忽濃忽淡的現象,不妨先畫得勻稱一些,然后按畫面氣勢虛實的需要再強調某一部分。主要部位線條宜實,次要部分線條宜虛,線條的起筆運筆落筆如同書法,要運氣并貫穿始終,切忌浮滑平抹。
衣服著色可用潑墨的方法,任其淋漓擴散,惟在體現形象的地方對水分要控制適度,不然混為一團即顯無力。潑墨處須注意用筆,尤其是大面積衣服轉折處的地方的結構應有所交代,否則就會感到平板單調。
總的來說,就是要強調對對象的具體感受,表現方法不能絕對。畫的時候心意要“巧”,而用筆要“拙”,拙中見巧較耐尋味。
上述是我作畫的一些不成熟方法和膚淺體會,僅供同志們參考,并請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