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藏天下
聽品藏故事 追百年記憶
瑞麟:福氣總督 福星高照
文 |石祿生
同治四年(1865),清代中國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兩廣總督換人了。前任兩廣總督毛鴻賓,因與廣東巡撫郭崇燾長期有矛盾;加之毛鴻賓被查實,以前在湖南巡撫任上有重大失職,因此被降職處理。替代毛鴻賓擔任兩廣總督的人,叫瑞麟,全名葉赫那拉·瑞麟。
瑞麟畫像
看到葉赫那拉的姓氏,我們很容易想到,慈禧就是就這個姓。沒錯,瑞麟跟慈禧來自同一個家族,他們是近親,慈禧管瑞麟叫叔,堂的那種。
但瑞麟并不算是靠慈禧上位的。早在慈禧入宮以前,瑞麟就憑借生員的身份入宮工作了。
慈禧畫像
道光年間,瑞麟擔任禮贊郎,也就是皇帝祭祀太廟時宣讀文書的“廣播員”。結果在一次宣讀儀式上,瑞麟的悅耳誦讀聲,讓道光皇帝大為滿意,后者就給他賜官五品。沒有文憑的瑞麟,被天降大餅砸中了。
到了咸豐年間,瑞麟的好運更進一步,他竟然搖身一變,躋身于軍機大臣團隊之列。當然了,在眾多軍機大臣中,瑞麟排位老末,出入宮殿得為其他軍機大臣挑簾子,自己最后一個走。因此,作為沒有實力的軍機大臣,瑞麟被群嘲稱為“挑簾子軍機”。
但瑞麟從來不在乎別人的冷嘲熱諷,臉上總是笑呵呵的,以一副人畜無害的福氣大臣形象,給朝廷上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間長了,在官場上的實力和地位,也就逐漸成形了。
當慈禧成為貴妃時,她的族叔瑞麟已經當上禮部尚書了。
我們看這張攝于清代的老照片,這位眉清目秀、容貌和藹的小老頭,就是瑞麟。所謂相由心生,瑞麟沒有脾氣、沒有心機的歷史形象應該是真的。
瑞麟一沒文憑、二不搞勾心斗角那一套、三不靠慈禧,卻能成為封疆大吏,坐享高官厚祿,只能說“福氣人”自有福星高照。
但回到本文開頭,當瑞麟替代毛鴻賓成為兩廣總督時,沒有人會相信,他的侄女慈禧不是他的幕后靠山。彼時的慈禧,雖然只有三十歲,但已經貴為圣母皇太后了。
實際上,瑞麟能當上兩廣總督,確實靠的是慈禧的影響力。
之前瑞麟靠自己“老好人”式的努力,確實已經坐上了高位;甚至在咸豐八年(1858)還被委以重任,擔負天津楊村中法阻擊戰的最高軍事領導人,并主持修筑了大沽炮臺。
在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逼進北京通州,瑞麟再被授予重任,領導清軍在今朝陽區八里橋開展防御戰,以阻止英法軍隊進京。但這一次,瑞麟栽了:就在他私自回京的節骨眼,外國軍隊攻破了八里橋,導致北京東區防線崩潰。
最后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1860年英法聯軍闖入北京,火燒圓明園,搶走了無數文物國寶。而瑞麟因此被罷職,在家中“閉門思過”達兩年之多。
瑞麟出任兩廣總督時,依然是“戴罪之身”,他赴廣東任職,官方的理由是“外放”。但朝野上下都知道,此“外放”等同升職,畢竟兩廣總督是最重要的封疆大吏崗位之一。在此背后,沒有慈禧的首肯與運作,是不可想象的。
只是瑞麟高居總督之位,仍然是一副福氣模樣。他初到廣東,就遇上了糧價暴漲,坊間怨聲鼎沸。瑞麟召集省里的官員開會,問道:“米價何以上漲?”適逢主政官員回答說:“市儈居奇。”意思是唯利是圖的商人居奇囤積糧食,肆意哄抬物價。
這位官員說話文縐縐的,但咬字卻又帶南方口音,把“市儈”讀成“四怪”。另一方面,瑞麟本人的學識水平卻也低得可以,對“市儈”二字也掌握不到位,只能往“四怪”方向考慮。
于是瑞麟又進一步詢問:“何為四怪?”在場的官員無不有忍俊不禁之意,卻又不敢笑出聲來。此事在廣東高層官場被傳為笑談。
正因為瑞麟的“福氣”形象難以隱藏,加之廣東清政府高層本來就內斗嚴重,導致作為兩廣總督的瑞麟難以服眾:前任總督毛鴻賓對付不了的巡撫郭崇燾,照樣對新任總督瑞麟冷眼相看;布政使、按察使一級的省級官員也打內心不尊重瑞麟。
但瑞麟生性和藹,不代表他沒有獠牙。從內心意愿來說,他當然不愿意與他人爭斗;但既然廣東的官場斗爭不可避免,他也要亮出自己的實力。
瑞麟的所謂“實力”,就是他的侄女慈禧太后。他不用把慈禧掛在嘴邊,廣東官場不了解他與慈禧的關系,但京城內閣高層對此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瑞麟只要把他和巡撫的矛盾捅到京城去,紫禁城自然有人護著他。
就這樣,瑞麟先是跟留任巡撫郭崇燾角力,后又跟接任巡撫蔣益澧互相告狀,終于通過京城的影響力先后擠走了兩任廣東巡撫。
跟兩廣總督瑞麟合作的第三位廣東巡撫,名叫張兆棟。此人性格與瑞麟相近,也是盡量不跟他人爭斗的秉性,言語謹慎、行事循規蹈矩,因此跟瑞麟至少表面上相安無事。
清·同治十二(1873)年 【拔元】匾
瑞麟、張兆棟、何廷謙 題
這塊品相樸素的匾額【拔元】,就是由兩廣總督瑞麟、廣東巡撫張兆棟、廣東學政何廷謙聯名題寫的匾。
此匾題寫時間為同治十二年(1873),距離瑞麟赴任兩廣總督已經過去了八年。可見瑞麟在廣東任職時間之長,而巡撫張兆棟與瑞麟沒有陷入廣東官場內斗的習慣陷阱,也殊為難得。
從1865年至1874年,瑞麟在廣東任總督達九年之久,充分證明了慈禧對他這個族叔的支持力度,否則以瑞麟的能力,兩廣總督這個火山口上的位子,非“福氣”如瑞麟者可憑一己之力長期周旋于此。
瑞麟在廣東的執政“成果”,也是毀譽參半。
從好的一面講,他在軍事建設上全力效仿西方軍隊,設立了“軍裝機器局”,仿造槍炮、火藥、輪船等,算是洋務運動的早期實踐;他還拍板在廣東設立了第一家西藥房屈臣氏,促進了西醫西藥在中國的使用;派遣清朝第一批留學美國的中國兒童,廣東籍小留學生占了70%。
從反面的角度看,瑞麟也做了很多負面的決策,如放開外國租界的管制,助長了西方勢力的為所欲為;為討好外國人,隨意判處反抗西方勢力的民間人士死刑;批準西班牙、秘魯、葡萄牙等國在澳門設立的“豬仔館”在廣東“招工”,導致數萬華工被販賣。
歷史如煙、往事隨風,但無論是非功過,歷史人物注定要在時間的坐標上留下痕跡。瑞麟作為一個“福氣”大臣的形象,也經由前述【拔元】匾,再次回到了我們的視野。
(點擊標題 即可閱讀)
文:石祿生
編輯:優優
公眾號ID:zhpctx
品藏天下,懷古惜今
塊塊榮匾豪門事,待追憶
件件華藝巨匠心,綻異彩
古曲今頌,天下品藏
品藏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