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在新年到來之際發表了一通感言,說“人和人之間唯一的差別就是學習能力和學習速度,其余都是騙人的”。
這段話可以作為他過去這些年創業經驗的總結,但是他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如果選擇的方向錯了,學習能力就無從談起了。
看到這條微博,我當時就想舉一個反例,另外一個二次創業跟車相關的人,就是瓜子的楊浩涌。
在2017年,互聯網剛剛開始談論重塑汽車行業的一些場合里,兩個人一起出現過。楊浩涌在第一次創業當中曾經證明自己比李想學習能力更強。而在二次創業的最初,他選擇做交易平臺,比李想選擇做制造業,也要性感很多。
所以楊浩涌一直比李想更容易受到關注,更容易融資。直到最近兩年,平臺級互聯網企業人人喊打,而新能源汽車成了中國制造之光。
前些天我看潘亂對話楊浩涌。他還是一心要把萬億交易的二手車市場包攬。雖然比之前已經退后一步,說自己只做支撐的骨干,其他的交給別人。實際上還是賊心不死。
李想就從容多了,四季度銷量爆發之后,他們的公關部約了大量細節重復,立意雷同的稿件,講李想的“產品哲學”,百稿齊發,好不熱鬧。但是我個人認為,即使是張小龍和喬布斯,在做成第一個產品的時候就講“產品哲學”,也顯得有些著急了。
其實理想汽車,它最強大的部分,是組織和管理上的反脆弱。李想是一個很早就準備過冬的人。如果沒有疫情到來,沒有特斯拉股價上天和之后的新能源熱潮,理想可能是新勢力三家中唯一活過來的。
而最悲觀的部分是 ……
本期節目已經同步上傳到podcast,喜馬拉雅,荔枝FM等各大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