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汁撞奶-
Video
蔥姜蒜,可以說是中國廚房地位巋然不動的三巨頭了吧!這老三樣,不僅能炒菜去腥,關鍵還能做成小食。
跟每年正常速度消耗的蔥、蒜不同,基本只要一入冬,我家的生姜消耗就肉眼可見地加快。因為就算在有暖氣的家里,很多時候我還是會手腳發涼,爸媽就會日常打電話監督我每日食姜。
雖然我沒那么排斥姜味哈,但生吃姜還是略有些生猛。要想堅持下來,還得是個狠人。認慫又想保健康,要相信我們總能找到討巧的辦法。
之前我就教大家煮過姜汁糖漿,備上一罐,就著好天氣調一杯紅茶、奶茶什么的,怎么可能不香呢?
這回有關于生姜的升級版食用妙法——姜撞奶!
姜撞奶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在廣東的街頭走一走,每家糖水鋪總是會把這道甜品寫在最前頭。
據說最早是廣州的一位老婆婆,經常咳嗽,但又喝不下辛辣的姜汁。有一回兒媳婦誤把牛奶倒進了裝姜汁的碗里,竟然無心插柳地凝成了姜撞奶。老婆婆一嘗,妙呀,既保留了姜汁溫肺止咳的功效,口感又順滑不少,有牛奶的微甘清甜,柔嫩如豆腐。
這種美麗碰撞的背后,其實是生姜中的生姜蛋白酶在為變得Q彈嫩滑做出巨大努力。至于個中原理,有說是生姜蛋白酶和牛奶的蛋白質發生了化學反應。后來人民網倒是有科普,其實是生姜蛋白酶水解后中和了酪蛋白膠粒所帶的電荷,使其凝固成膠體,屬于是物理變化。
對于數理化廢柴來說,是啥反應肯定不是頂重要的,滋味夠好才是關鍵。
不過根據簡單剖析原理,還是能幫我們來拿捏「姜汁撞奶」的成功概率,絕不翻車,自調口感。畢竟網上有過太多姜汁撞奶的車禍現場,不是牛奶沒有凝固好,就是出現了絮狀、氣孔,賣相不佳。
影響姜汁撞奶的因素主要就是生姜蛋白酶、牛奶蛋白質和溫度。
生姜蛋白酶在常溫的新鮮生姜中會非常活躍,冷藏低溫的話,會很快失效。所以我選擇的就是常溫下的生姜,把它們榨到一滴汁兒都不浪費。
有了姜汁,牛奶也很重要。
廣東地區傳統姜撞奶一般會講究用水牛奶,因為它的脂肪和蛋白質都比普通牛奶高出不少。雖然脂肪跟姜撞奶的成功沒啥太大關系,但可是非常影響口感的呀!不方便買水牛奶也沒關系,市售的鮮奶也可以,如果想要蛋白質更高一點,還可以在牛奶里額外添加奶粉。這樣做出來的姜汁撞奶質地會更結實一些。
最后比較難掌控的就是溫度了。牛奶加熱后需要冷卻到最適合蛋白酶工作的溫度。七八十度左右是比較適宜的,溫度太高了,生姜蛋白酶就會失效,不能成功凝固。
小時候,大人們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走不怕。現在補課,也無法重返少年時代。但快手簡單地用牛奶撞姜汁,這個冬天妥妥來得及!
-姜汁撞奶-
“ Ingredients”
鮮榨純姜汁40ml
蛋白質含量6%或以上的全脂鮮牛奶200ml
【姜汁和牛奶的比例為 1:5】
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 10g
【糖不參與凝固反應,但可平衡姜的辛辣,所以請一定放】
“Method”
1- 老姜用榨汁機榨出純汁。做姜汁撞奶一定要用鮮榨的老姜姜汁,沒有榨汁機的朋友可以看看視頻,動動手也能收集一小碗姜汁。
2-牛奶加少許糖煮沸后,放置1分鐘降溫后使用,我測過的溫度是80度左右。牛奶要用全脂的鮮奶,就是需要冷藏保存的那種。
3- 碗里倒入攪拌均勻的 姜汁,把80度左右的牛奶沖進姜汁,用蓋子蓋起來靜置三五分鐘,形成一個內循環的保溫空間,使其在這個時間里慢慢凝固;姜汁和奶的比例是 1:5 ,姜汁越多,約容易成功。
▼ 其他的飲品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