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美國佬嗎?他們也沒長著三頭六臂!”這是吳信泉將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一句名言。1951年4月初,吳信泉率領39軍撤退至華川湖一帶,面對裝備精良的美軍部隊,吳信泉心生一計,他效仿關羽水淹七軍,成功戰勝了美軍部隊,他是怎么做到的?美軍司令李奇微對此作何反應?點個關注馬上開講!
時值第三次戰役結束,第四次戰役即將打響的節骨眼上。由于沒有制空權,中國志愿軍的補給工作進行得異常艱難,幾場戰役下來,志愿軍身心俱疲,并且武器食物也十分短缺,面對即將到來的第四次戰役,吳信泉率領第39軍先行后撤,進行補給工作。
就在吳信泉撤至華川湖一帶的時候,卻遭遇了美陸戰第一師部隊。該部隊是美軍的王牌部隊,在二戰時期,這支部隊曾參加過貝里琉島和沖繩島等多次戰役,未嘗敗績,創下了赫赫戰功。不僅如此,這支部隊還裝備精良,配備了新型的火炮和坦克,被譽為“美利堅之劍”。第39軍雖說也是志愿軍中的王牌部隊,但面對雙方懸殊的武裝差距,吳信泉明白,硬碰硬只會造成巨大的傷亡,智取才是上策。
吳信泉帶領部隊來到華川湖附近的一座高地,他看著地圖上的華川水庫,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曾水淹七軍,戰勝了龐德部隊,而華川水庫正處于上游位置,并且是朝鮮半島中儲水量最大的一個水庫,吳信泉計劃,效仿關云長,來個“水淹美軍”。
有了初步的想法后,吳信泉立馬召開了會議,有人提議可以直接炸掉水庫,一定能對美軍造成巨大的打擊,但是吳信泉并不贊同。彭老總曾再三叮囑,一定不能隨意破壞朝鮮的一草一木,隨意炸掉水庫,戰爭結束后,朝鮮人民豈不是又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嗎?
想要效仿關羽水淹美軍,又不能輕易炸掉水庫,那就只能靠水流原本的沖擊力打擊美軍了。測量完水庫的容量和上下游高度差等數據后,吳信泉立即派人開始蓄水工作,并且轉移了水庫附近的居民。與此同時,美陸戰一師追擊部隊正在趕來,吳信泉派出一支尖兵部隊,繞到了美軍后方拖延時間。
八天后,水庫終于蓄滿了水,這看似平靜的水,將成為志愿軍最強大的武器。4月9日,美軍到達了華川湖旁,狂妄的他們并沒有派出偵查部隊探查當地情況,而是直接奔向了漢江南岸準備渡江,驕兵必敗,正是這個道理。
眼看美軍大部隊已經落入圈套,吳信泉一聲令下,工兵立即開閘放水,滔天的巨浪怒吼著奔向美軍部隊,不到一個小時,漢江下游的水位就暴漲了1米多。美軍部隊瞬間被沖散,剛剛搭好的浮橋也毀于一旦,什么坦克火炮,都被巨大的水流吞沒,士兵們慌不擇路四散奔逃,然而已經為時已晚。
另一邊,吳信泉在監控部監聽機旁聽著前線的消息,當聽筒中傳來美軍的驚呼和喊叫時,他笑得連嘴都合不攏了。大水過后,整片區域的道路變得異常泥濘,美軍傷亡慘重,裝備、帳篷等一概物品也都不知道被沖向了哪里,這支叱咤風云的王牌部隊陷入了癱瘓,被困在這里整整7天。
但很快,李奇微就從震驚中緩過神來,他派出還能行動的士兵發起反擊,意圖奪取水庫的控制權,但他沒有想到,吳信泉早已派出115師的1個連隊守在了高地上。
第39軍115師1連奉命駐守在華川湖水庫高地,一接到命令,這支連隊就開始修建大量的防御工事,除了睡覺時間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挖洞了。在美陸戰一師進攻前,1連已經挖好了1800多米的坑道和500多米的暗壕,還有大量的地堡。在這樣堅固的防御工事下,1連成功抵御了美軍的進攻,守住了高地。
事后,李奇微在回憶錄中寫道:“ 4月9日,敵人打開了華川水庫基部的好幾個水閘,江水一小時之內便上漲了好幾英尺,沖垮了我們一座由工兵架設的浮橋,并迫使我們把另一座浮橋拖回岸邊,以免沖垮。我們立即派出一支特遣部隊去奪取大壩,關閉閘門。但是,由于能見度很差,地形崎嶇,敵人頑抗以及登陸工具不足,這次嘗試沒有成功。”
等到美軍支援部隊趕到時,吳信泉早已帶領第39軍安全撤退了。在此次華川湖阻擊戰中,中國志愿軍用大水淹死2000余人,1連堅守高地,殲敵480余人,創造了輝煌的戰果,這只是吳信泉在朝鮮的輝煌戰績之一。
在第一次戰役中,吳信泉率部與美軍展開云山戰役,創造了中美現代軍隊第一次交鋒的記錄,重創了美騎兵第一師,殲敵2000余人,而這,也是美軍王牌部隊之一。第四次戰役開始后,吳信泉帶領第117師在橫城與敵軍展開激戰,殲敵3300余人,俘虜800余人,創下了志愿軍活捉美軍人數第一的成績。
吳信泉頭腦靈活,忠心愛國,臨終前,他曾再三叮囑:“我希望我家第二代對第三代嚴格要求,做有益于人民的人。人在世上總要做一番事業。古語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不管在什么社會,不勞動者不得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