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八仙,人間酒界也有八仙。特別是盛唐時節,不管是王公將相,還是騷人墨客,抑或是平民百姓,都能把喝酒這項“工作”完成得出神入化,漂漂亮亮的。
當年,大齡青年杜甫(差不多35歲左右),在和偶像李白一晤再晤后,便懷著夢想,攜妻帶子“北漂”到長安。此時的杜甫寂寂無名,“北漂”就是想在京城弄個“公務員”干干。
初入京城,眼前的繁華景象,大咖們那灑脫豪放的舉止,讓杜甫心旗搖蕩,激動不已。原來,首都是這般美好,原來大神們的日子過得這般有滋有味,就連喝酒都是如此超凡脫俗。
盛世盛景讓杜甫對未來充滿了幻想,心情愉悅。憑著自己所見并發揮充分的想象力,揮毫寫下《飲中八仙歌》,逐一描述了那些令他羨慕無比的“仙人們”為酒瘋、為酒癲的忘我形態。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率先登場的是老大賀知章。這老爺子喝醉了一路搖晃,明明在平地騎馬,看上去就像是坐在波濤洶涌的江面船中;明明是自己在馬上左搖右晃,卻一個勁地怪馬兒不走正道。
這搖著,晃著,也就越來越迷糊了。這不,醉眼迷離之間,直接掉進了井中,睡在了水底。這下子,我估計酒醒得差不多了(嘿嘿!)。看來這老爺子“四明狂客”的稱號是實至名歸。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第二位便是唐玄宗的侄子、汝陽王李琎。這廝生得男兒身,卻姿容妍美,不好權位,就喜歡對酒當歌,就樂起舞,音律玩得十分通透,李隆基很喜歡這“丫頭”。
酒和音樂是李琎的終身愛好,他不愛當官,卻給自己封了個官——自稱釀部尚書。在他眼里,沒有比喝酒還重要的事,就是朝見天子也得先喝罷三斗酒再說。
平日里,要是在路上看到酒車、聞見酒香,他那口水就成了河,腳也挪不動了。所以,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皇帝老叔能把自己的封地換到酒泉,長醉他鄉不愿醒。他真的不愧是“花奴酒癡”。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左丞相李適之更是個酒鬼。興起之時,一天甘愿花費萬錢飲酒,那架勢就好比巨大的鯨魚吞吸百川來水。這廝明明是借酒泄憤,卻辯稱自己舉杯豪飲是讓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青春美少年崔宗之是宰相崔日用的公子,人家喝酒追求的范兒,現在的話,那就是裝!但見他,每每豪飲之時,高舉酒杯,白眼問天,旁若無人,喝醉了就宛如風中的玉樹,起舞搖曳。
昔日神童蘇晉也不知道是咋的,后來煩了俗世,皈依佛門,本來是長期齋戒的。但他就是見不得酒,有了酒,什么清規戒律,什么拜佛誦經都拋之腦后,立即從佛國跳入醉鄉。
上面這五位雖然是高官權貴、名人貴族,但他們都只是一個引子,接下來這位才是主角——杜甫的偶像大哥李白。
這才是把酒喝到無上境界的人物。有酒有詩有朋友,哪里有酒哪里就是家,哪里有酒哪里就是創作基地。這樣的日子,就是皇帝喊我,我也不稀罕!大爺我才是酒中仙!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酒喝到位了,填詞寫詩那都是分分鐘的事情,信手拈來,綿綿不絕。這樣的感覺真的是太爽、太舒服。那一刻的李白,感覺自己比皇帝還大,比皇帝更有幸福感。能把酒喝到這個份上,天下恐怕僅此一人。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八仙已有6人到位,后面兩位是幫李白殿后的。書法家張旭被稱為“草圣”,我估計也只有在醉態下,他才能號呼狂走,索筆揮灑,筆走龍蛇,舒卷自如。什么王公貴族,邊上待著看去,帽子一摔,大爺開始創作了!
平民焦遂壓軸,這家伙五斗才有醉意。酒到位,他這個連話都說不清白、有些口吃的平民就秒變成辯論家、演說家,邊喝邊侃邊比劃,一通又一通地高談闊論,滔滔不絕,語驚四座。真的有些懷疑,這兄弟喝的不是酒,而是墨水。
酒這個東西很奇妙,一直都和人類糾纏著。苦飲,樂也飲;聚飲,別也飲;失意喝,得意也喝;悲喝,喜也喝;窮喝,富也喝……難怪陶淵明臨終還放不下酒杯,感嘆“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華師教授戴建業將杜甫的這篇《飲中八仙歌》戲稱為“盛唐飲酒精英群雕”像,很是貼切生動。用他們嗜酒狂放的態度、放浪形骸的做派,為我們呈現了盛唐的浪漫奔放。
戴建業老師也講到,這種盛景的背后,其實也是走向衰落的前兆。杜甫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此時他眼前的長安的確是這樣。但這奢侈腐化既能讓盛唐顯得更酷更炫,更能讓人忘了初心,丟了精神,慢慢也就病入膏肓無可救了。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始終熱烈奔放,喜歡吹牛,是個永遠在路上的開心游客;而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則穩健深沉,更像一個戰地記者,李杜的詩篇就是唐朝的活化石。
戴建業講李杜時幽默地說,唐朝浪漫得不行,唐朝詩詞有趣得要命!當年,李白和杜甫一碰頭,中國的詩壇便紅霞滿天。這不是月亮和太陽的約會,是詩國天空上的雙日當空。
所以,戴建業這位“國民教授”特意寫了一本《戴老師魔性詩詞課》,這本書里,他和我們侃的就是詩國的爺們——李白和杜甫,侃得十分有趣,但又飽含知識性。
比如,戴建業縱觀李白一生,趣說他是個“最浪漫的糊涂蟲”,又用《將進酒》說他是“歷史上最厲害的勸酒高手”,還說李白寫給楊貴妃的《清平調三首》是“漂亮的馬屁詩”……
他用杜甫的一生,勸慰我們“不順的時候,想想杜甫就好了”,從他的《空囊》等說杜甫最會“哭窮”,用他的《天末懷李白》《不見》等笑言:交朋友,就要交杜甫這樣的鐵哥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