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了2021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指出,2021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延續下降態勢,同比漲幅持續回落,深圳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二手住宅銷售價格連續7個月下跌。
深圳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半年下跌2%
根據測算,1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其中,北京和上海環比分別上漲0.3%和0.2%,廣州下降0.6%,深圳持平。
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2%、0.1%、0.5%和0.2%。據南都記者統計,深圳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已連續7個月環比下跌,自今年5月以來,該數據已實現累計跌幅達2%。
從二手房的降價城市數量看,11月份達到了63個城市。對比10月份數據至少下跌城市數量沒有擴大。從具體城市看,只有7個城市沒有下跌,包括贛州、海口、唐山、長沙、重慶、濟寧和三亞。尤其是類似海口和三亞,受一手房源不足的影響,二手房價格出現炒作。從11月份一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漲幅數據看,分別為-0.3%、-0.4%和-0.4%。三類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下降。不過一線城市漲幅并沒有擴大,反而有所收窄。
二線城市新房二手房價格環比均下降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0.4%,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2和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1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8%和5.8%,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2和0.9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3%和2.0%,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4和0.5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4%和0.5%,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4和0.5個百分點。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速為6%
此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7314億元,同比增長6.0%;比2019年1—11月份增長13.2%,兩年平均增長6.4%。其中,住宅投資103587億元,增長8.1%。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581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8%;比2019年1—11月份增長6.2%,兩年平均增長3.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4.4%,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2.0%,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2.6%。
總體上看,房地產開發投資是衡量房地產景氣度的非常好的指標,短期內數據會略顯低迷。2021年1-11月,全國房企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速為-11.2%。顯然,當前土地市場的壓力確實比較大,且很多重點二線城市土地交易市場也面臨降溫的可能,在第三輪拍地中出現了各類流拍的現象。2021年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為4.8%。類似數據來看,降溫的態勢更為明顯了,說明房屋銷售壓力比較大,房企去庫存能力減弱。
2021年1-11月,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計算,全國商品房均價為10224元/平方米,漲幅為3.5%。當前房價總體處于降溫態勢,和房地產交易市場持續走弱等有關。預計12月下旬和明年1月份,各地各類促銷和鼓勵購房的措施會增加。
業內說法
房地產市場的矛盾從“過熱”轉為“過冷”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11月份全國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為-0.3%,同比漲幅為2.4%。顯然,當前房價指數環比下跌持續了三個月,且跌幅在擴大,說明房地產市場的矛盾從“過熱”開始轉為“過冷”,意味著近期購房等方面的政策將以寬松為導向。
從房價下跌的城市數量變化來看,11月,全國70個城市中,房價出現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為59個,這是2015年3月份以來房價下跌城市數量最多的一次,說明當前房企的壓力較大,尤其是當前庫存積壓壓力很大,使得房價普遍以下降為主。值得注意的是,三亞房價漲幅比較大,這和三亞新房供應偏少等有關系。從11月份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環比漲幅數據看,分別為0.0%、-0.4%和-0.3%。若把小數點保留兩位,可以看出,一線城市其實已經開始下跌了,當前下跌的面比較廣,各類等級的城市都面臨降溫的壓力。嚴躍進認為,房價指數一旦下跌,一般很難在短期內轉正,即便是房貸政策趨于寬松。從房地產價格的運行邏輯看,當前供應規模偏大,而市場需求偏少。穩房價,關鍵是加快庫存去化,同時激活合理的住房消費需求。
嚴躍進認為,當前,二手房繼續呈現下跌態勢,且跌幅呈現繼續擴大的態勢。目前看,二手房下跌的程度要大于一手房,尤其是信貸政策放松的情況下,往往一手房可能優勢更大,二手房方面本身現在外部環境并不好,房東和購房者都呈現了觀望的情緒。
記者觀察
積壓的住房抵押貸款正加快發放
當前,房地產市場正在糾偏,特別是今年前期積壓的住房抵押貸款正加快發放。南都記者觀察到,據央行數據顯示,11月末,全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1萬億元,當月增加4013億元,較10月的增幅加大532億元。有業內人士認為,央行單列發布個人住房貸款數據,此舉疑釋放房貸政策寬松信號,對穩定購房者和房企心理預期具有積極作用。
12月10日,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在2022年宏觀經濟展望線上媒體溝通會上表示,預計未來幾個季度房地產信貸環境將逐步改善,渣打中國根據央行和很多監管指標估算,新增貸款當中25%到30%給房地產可能是一個比較適合的比例。渣打中國預計房地產貸款增速會提升,從現在的5%到明年年底會到10%或者更高的增長率。因此,降準政策更多的是要防止社會融資總額增長從10%的這個水平進一步下滑。在此過程中,房地產行業必然會受益,但不是政策逆轉,而是讓房地產在新增貸款中的占比正常化。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