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紅線
原創首發 | 藍字計劃
41年前,《中國青年》雜志社收到了一封署名潘曉的讀者來信。
信里,作者自述才23歲,卻覺得一切奧秘和吸引力都不復存在,人生仿佛已經走到盡頭。他既懷疑也喟嘆:
“人生的路,為什么越走越窄?”
這封后來被編輯部以“讓青年們自己來討論這些嚴肅的問題”為名,發布在新一期雜志的第八頁。一場持續半年的人生大討論由此開啟,六萬多封回信像雪花一樣從全國各地飛向編輯部。
來信
可惜沒等到得出答案,討論就草草收尾,編輯部寫檢查,六萬多封青年來信集中銷毀。
后來近半個世紀過去,這一議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翻找出來重新探討,答案始終沒有出現,擺在年輕人面前的路,卻在肉眼可見地變窄。
繼兩萬名年輕人去西藏考公后,又一個“金飯碗”消失了。
上個月底,銀保監會網站發布批文同意中國銀行蘭州分行終止營業。盡管這兩年銀行關停支行網點已不是新聞,但國有行撤銷省會城市分行還是第一次。目光匯聚之下,人們才猛地發現,曾經被認知為體面、清閑、收入穩定,“無論如何都不會裁員”的銀行,正在悄然換血。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六大國有銀行共減員29238人,但下半年的校招迅速填補了空缺。今年秋招開始后,國有銀行釋放出7萬個崗位再度沖上熱搜,而與之相對的是1到6月,
5.34萬名銀行員工消失在半年報里。
你知道原子K殼層嗎?
李淳于不得不承認,在中國銀行的筆試考卷上看到天體物理題時,她麻木的內心還是裂開了一道縫隙。
盡管此前,她已經經歷過四場“毒打”:
郵政題量大時間長,從考場里每一個人臉上都掛著如喪考妣的表情;交通銀行全是數學題,是換個案頭就能拿去做數學專業博士招生考題的那種;平安銀行的專業題又深又難,仿佛考進去不是為了當柜員而是直接做行長;只有招行稍微人性化一點,考了幾道實用題……
出來
最后靠“憑著感覺走”茍到一份offer,李淳于自己都覺得有幾分不可思議。尤其是轉年,給她發offer的中銀就因為地獄難度的筆試題被罵上了微博熱搜榜。
根據受害者,不是,應聘者自述,除天體物理,中銀還考察了他們的洛朗級數展示,卷積神經網絡,DES加密算法,正交試驗,卡方檢驗,三階矩陣,粒子靜態能源公式,機械圖紙,滑輪動量,原子K殼層,不定積分……
“讓人忍不住懷疑招人的到底是銀行還是銀河護衛隊。”
不過罵歸罵,該考還是得考。葉芮就是在#中國銀行筆試#上熱搜的2020年上岸的,當時她報考的分行計劃招錄人數在100名左右,但是報名人數卻超過了7000,報錄比比那一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還低。
電影《禁閉島》
那是葉芮參加的第二場考試,除此之外,商、農、中、工、建……基本上時間排得過來的考試,她都去了。但對于考試成績能起到多大的篩選作用,葉芮持懷疑態度——她隱約聽說,跟自己同批進來的同事,好幾個都是裸考過的。
郭雪盈的本碩都是工科,為了提高自己的通過率,她參加筆試之前還特意考了銀行從業、基金從業、證券從業等一水兒資格證。她直言不諱:
“我就是沖著傳說中的金飯碗去的。”
畢竟最早以200多億美元的身價登上全球最大IPO榜的不是阿里巴巴,而是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
那是最好的時代。國內商業銀行的凈利潤從2003年的63.05億元一路飆升到2013年的11356.08億元,算下來差不多增長了180倍。就連當時任民生銀行行長的洪崎都忍不住公開感慨:銀行利潤太高了,高到有時候都不好意思公布。
“大家有一點為富不仁的感覺。”
電影《西虹市首富》
傳說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國家的背書、體面的招牌、穩定且高的工資、層層疊加的福利……這些高速增長的龐然大物連帶著整個金融業的就業崗位都被塑造成炙手可熱的金飯碗,無數年輕人懷揣著憧憬沖進這個行業,就像前幾年大家排著隊擠進大廠一樣。
踩著黃金年代尾巴進入民生銀行的董玟清楚地記得,那時每一年的中秋禮,單位除了月餅,還每人發了一張價值3000元的購物卡。
各種名類的補貼更是五花八門,交通、通訊、午餐、住房……零零總總折算下來,一個月最少3000。
還有重頭戲——季度獎和年終獎。民生銀行的績效獎金由活動費用和創立獎金兩部分構成,經歷了2008年的次貸危機后,國家出爐“四萬億計劃”,主要就是通過國家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就業崗位,擴大內需。而大規模投資需要渠道,這個渠道就是銀行信貸。
踩在這波風口上,上到國有,下到城商,銀行的生意空前好做,董玟身邊不乏每個月光活動費用就能拿到兩萬的客戶經理。
歲豐年稔的年代,這個離錢最近的行業卻充滿了田園牧歌的氣氛。董玟還記得,那時,剛入職員工如果能交上一兩個客戶經理朋友,后者甚至會把自己名下的業績全掛到新員工的名下,這樣新員工的級別就會猛升,收入及相關福利也會相應上調,從而彌補新進銀行因沒有客戶群而出現的收入低或者被貶為編外的風險。
但對這兩年入職的新人來說,他們費盡心力從墻外擠進墻內,傳說卻依然是傳說。他們或多或少都聽過一兩個類似的故事:
“前輩說他們以前光高溫補貼就大幾千”
“前幾年理財經理月薪到手得有一萬多”
“沒有監管的時候柜臺清閑得很”
“以前KPI只分到支行,大家都吃大鍋飯”
而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ed”做后綴,英語語法里的“過去時”。
松動的金身
大約是2016年左右,空氣里開始有了肅殺的味道。
那一年6月,一段山西長治漳澤農商銀行公開暴打員工屁股的視頻在網上流傳。事件背后,指向的是銀行越來越大的業績壓力。
這是一個多方承壓下的必然結果。先是第一季度,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再次攀升,整體不良貸款率達到2.04%,直接突破了2%的“生死線”。
為了壓降,銀行不得不加大對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其中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內部核銷。以四大行之一的農行為例,2016年一整年,其共核銷不良貸款307億元,同比增長了97億元。不良貸款沖銷得越多,減少的利潤就越大。
電影《華爾街之狼》
與此同時,利率市場化和存款保險等改革的推進,也不斷壓縮著銀行的盈利空間。
2015年10月,銀行存款利率上限被取消,中國的利率管制全面放開。從此,銀行不得不采用更具吸引力的利率吸收存款,存貸之間的息差隨之慢慢縮小——而存貸款的凈息差,是商業銀行收入的支柱,也是黃金十年銀行能保持高速增長的秘訣。
粥變少了,和尚之間的競爭就會加劇。
2015年夏天考進銀行的成琪對此有清晰的感受。因為性格開朗再加上外形漂亮,她一去就做了大堂的零售經理,雖然是銷售崗,業績壓力也不大:“每天發發傳單和客戶聊聊天就好。”
但很快,日子不好過起來。年初開門紅,行長一股腦給每個零售經理都下了300張信用卡、400萬基金、60萬保險、200個中高端客戶的任務,為此,她不得不利用越來越多的休息時間去打電話和外拓。而每隔一段時間,行長就會公布大家的任務完成量,做不好就會被拉去談話、扣獎金。
推銷的過程中,她不止一次受到客戶的言語騷擾,對方通常以辦卡和買理財為名,要求成琪陪吃飯喝酒,一旦成琪拒絕,難聽的話就會噴涌而出,有時候哪怕隔著屏幕,她都會產生對方的唾沫星子落在臉上的錯覺。
原本輕松的工作氛圍也變得緊張。成琪發現,身邊的同事像突然掛上了兩副面孔,私底下依然可以嬉笑吵鬧、推心置腹,工作時間卻可以毫無顧忌地使絆子、搶客源,甚至告黑狀穿小鞋。
次數一多,她覺得誰都不可信了,忍不住下意識揣測她們是不是故意要搶自己的業績,有時候看到幾個原來關系不錯的同事聚在一起說悄悄話,就會下意識地懷疑她們在背后議論自己或者正在策劃怎么給人難堪。她也知道是自己神經過于敏感了,卻怎么都控制不住戾氣。
然而即便如此小心折騰,到年末,成琪依然沒能達成目標業績。為了不被降級,剩下的部分她不得不自掏腰包。
電影《早間主播》
就在成琪為了業績一次次卑躬屈膝時,外面的世界卻一片欣欣向榮。
橫空出世的余額寶,憑借著高收益和便捷性,短短幾年間就吸引了6億多用戶,幾乎以一舉之力改變了國人的理財習慣。余額寶的大樹下,各種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開始興起,P2P也頂著金融創新的光環誕生,超過10%的回報率,讓當時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3%左右的銀行望塵莫及。
率先感知到變化的人開始轉換賽道。
2016年年初,中國建設銀行原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黃浩跳槽出任螞蟻金服集團總裁助理;半年后,光大銀行原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正式加盟百度,出任分管百度金融理財和資產管理業務的副總裁……
黃姍也是那會兒從工行離開,去了一家小貸公司。她的崗位在基層,對潮水的流向不那么敏銳,跳槽的原因很簡單:
“為了搞錢。”
燙手的飯碗
又調薪了。
姜蘩算了算,等這一輪調完,自己每個月到手的薪水就只剩下疫情前的一半,再扣掉房租和停車費,剩下的錢勉強夠生活開支。
她知道單位這兩年不景氣。一邊是幾個優質對公客戶因為資金鏈斷裂接連爆雷,一邊是房地產垮塌之后導致的個人住房貸款逾期。兩大支柱性業務觸礁,為了縮減成本擠出利潤空間,最方便的手段就是拿她們基層開刀。
電影《銀行家》
之前網上有一個針對金融業是否應該降薪的調查,一千多個人參與投票,超過45%的人投了贊成票。這讓姜蘩很不能理解:
“每個月不到500塊(結余)買我一個應屆畢業生資格,買我早八晚九除了半小時吃飯沒有午休,買我團建到夜里十一點,買我被客戶罵,買我被嫌棄下班太早沒有加班打營銷電話。還要降?”
在她看來,銀行的“金身”早已碎裂,最多算“半個鐵飯碗”,屬于偶爾看到新聞里一些公司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她會慶幸自己好歹還有個工作那種。但后來,她發現這半個鐵飯碗也開始變得燙手。
兩個月前,姜蘩所在的網點為了推進數字化,將“高柜”(玻璃柜臺里辦理業務的柜員)從6個縮減為2個,她和另外3個柜員被轉去了營銷崗。
這也是這兩年的大趨勢,隨著智能柜員機的進場和手機銀行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柜臺被壓降。尤其是互聯網金融被叫停后,傳統銀行的數字化直接被架上了加速帶。
在姜蘩的印象里,大約是去年下半年開始,“數字化”就頻繁出現在上級的各類講話和文件里,前臺也制定了更嚴格的分流考核標準,那些能夠通過網上銀行或者大廳的智能設備完成的業務,如果流去了柜臺,就會按照程度扣除運營主管相應的績效分。
電影《天氣預報員》
數據佐證了姜蘩的感知。2020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柜交易達3709.22億筆,同比增長14.59%;離柜交易總額達2308.36萬億元,同比增長12.18%。
這聽起來似乎是一件將勞動力從重復繁瑣的柜臺工作里解放出來的好事,但姜蘩卻并不適應。
轉崗前,她所在網點已經有6名客戶經理,原本的客戶資源都已經被瓜分干凈。前兩天,她碰上一個因為原來的客戶經理沒有盡職盡責而差點流失的老客戶,她陪逛街陪跳舞好不容易把人拉回來繼續存款,最后主管告訴她,這筆業績依然得算在原來的客戶經理頭上:“因為那是她的資源”。
經過這茬,她認知到想要完成KPI,唯一的途徑就是外拓。但潛在的客戶和身邊可以動用的人脈資源都被她在柜員階段翻來覆去薅過好幾輪了,現在再打電話過去,多半只能聽到漫長的忙音。
上街發傳單和掃樓也行不通,她手頭主要的任務是零售保險這一塊,而保險是由銀行和保險公司一起合作的,在她之前,這些客源就已經被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反復透支過了。
更何況,有些事情并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姜蘩的同事里,也有很快就在營銷崗位上混得風生水起的,那是一個比她大幾歲的理財經理,屬于一上酒桌就能迅速和客戶領導打成一片的那種,且麻將、紙牌、KTV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每周至少有兩次,姜蘩見到她時都是宿醉過后雙眼通紅的狀態。
姜蘩從小乖巧,這樣的生活狀態超出了她的認知范疇,每次被強行拉上酒桌,也是全程一言不發低頭吃飯。一兩次之后,主管也不再叫她。
電影《西虹市首富》
眼看著這個季度就要結束,她的KPI還只完成了三成。擺在她面前的路只剩三條:自掏腰包填空,忍受工資再打一次對折,或者干脆離職。
鐘妍選了最后一條。
她和姜蘩一樣,是今年從柜臺轉出來的,但她比姜蘩更倒霉一點,所在的支行直接關停,她被分去了另一個新網點做個貸經理。
新網點成立的時間不算久,個貸業務剛剛開始發展。所以她一去,就感受到了新同事的排斥,主管甚至直接找她談話,表示她加重了支行的任務,讓她找辦法去別的網點,或者拉一些大資源來拯救整個網點的個貸業務。
三個月的保護期過去后,鐘妍因為沒能完成KPI面臨末位淘汰,當然這個淘汰并不是裁員,而是降職減薪,并扣除所有績效獎。她去請求主管像過去新人轉崗時那樣,分一些存量的高成本存款給她名下,以免被淘汰,但對方卻反過來指責她既沒有帶來資源也不夠努力。
后來通過私人關系,她終于對接到了一個有發展可能性的高端客戶,在她的感知里,對方“有素質有學歷也有地位”,是“值得尊敬的長輩”。然而,在一次業務溝通時,對方卻趁無人時“觸碰”了她。
而她拼命抗拒和躲避的同時,腦子里第一反應居然是:這個客戶很重要,我不能失去。但最終還是失去了,對方感受到她的抵觸,很快就不再回應,說好的合作也不了了之。
在那之后的一個月,鐘妍陷入了持續不斷的心悸、失眠,軀體也仿佛被情緒腐蝕,有時候早上醒來,好半天都沒辦法動彈,“就像鬼壓床一樣”。
她請假去看心理醫生,不出意外是抑郁癥,且已經嚴重到軀體化的程度。開藥時,醫生建議她每天除了規律作息以外最好多多曬曬太陽,但她清楚,如果在銀行繼續待下去,再好的太陽也救不了自己。
第二天,她遞交了辭職申請。
金湯匙
郝景芳在《北京折疊》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遙遠的23世紀,或者更遠,北京被隔絕成一個具有三層空間的城市。第一空間里,住著掌管這座城市命運的上流階層,第二空間由中產構成,第三空間則生活著一大批底層工人,其中2000萬是垃圾工,剩下3000萬靠販賣衣服十五燃料和保險生活。
每隔一段時間,大地就會翻轉折疊,不同空間在48小時內輪流進行“正常生活。”三個空間彼此隔絕,原則上,低層也不能向高層流通。
郭雪盈戲稱自己就是銀行的第三空間住民。她是從入職培訓時開始感覺到不對的,當時她們同批進來的新人一共有十幾個,其中只有幾個和她一樣是985的研究生,剩下的則全出自不知名的本科。
當時大家湊在一起聊天,郭雪盈發現,比起她們這,本科生們反倒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更清晰,早早就有了想去的分行和崗位,而幸運的是,最后她們幾乎都得償所愿了。
但這種幸運,在自己身上卻失靈了。郭雪盈當初和單位簽的是管培生計劃,她的規劃是先坐柜一年,然后往分行的機關走,這也是簽三方時人事給過她的承諾。
然而,等一年期滿,她向主管打聽回機關的消息時,卻被告知由于總行要整合現有網點,減員機關人員,原本說好留給她的崗位沒有了。她申請轉入其它科室,得到的反饋是業績不理想,不予通過。
電影《布拉德的中年危機》
她不太理解一個柜員究竟要怎樣才能把業績做得“理想化”起來,畢竟走到她面前的客戶已經經歷過零售經理、大堂經理的多重圍堵,就像群狼環伺:
“但凡有一點可能性也不會留到我面前。”
不過,當她得知曾經一起培訓的本科生們一一升走之后,她就知道,問題和業績無關,她只是沒有那把用來配金飯碗的金湯匙。
過去,銀行的職業發展可以分成會計、營銷和管理三條路徑。新人通常要求從柜員做起,花一兩年時間熟悉基層業務,之后如果選擇會計條線,就在崗位上精耕細作,做成業務標桿,升為柜長,然后競聘為支行的會計主管,再競聘為支行的副行長;如果想轉崗去營銷,就可以選擇一直靠業績向上晉升至私人銀行顧問,或者競聘支行行長以及向省分行進軍。
十年前,無論哪條路徑,5到8年都可以走完。但現在,郭雪盈發現自己連第一步都邁不出去了。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不過對于那些含著金湯匙的人來說,未來依舊光明。關于他們的故事不絕于耳:某位同事的干爹是在行里有幾個億存款的vip大客戶,后來那位同事在網點干了一年柜員就去分行了;另一位同事和四大行一位支行的行長有穩定聯系,所以他前期都是跟著行長走,行長去哪他去哪,過兩年就直接升到了機關……
葉芮就曾瞥見過上層空間的生活。比如她所在支行的行長,一個并不比她大多少的年輕男人。對方顯然沒有基層經驗,對所有柜員采取一視同仁的鄙夷態度。
因為后臺系統老舊卡頓,葉芮和其他柜員每天的業務推進備受影響,導致挪不出時間來學習營銷。行長不等她解釋完,輕描淡寫就下了結論:
“那肯定是你能力問題,坐柜很輕松了,掃大街的清潔工都比你們輕松。”
她和幾個柜員私下里吐槽:可能這就叫降維打擊吧。
不過,據已經從銀行離開的鐘妍觀察,這幾年隨著利潤收縮,銀行里的關系戶也開始內卷了:
“最好用的是總行或者政府的關系。其他都得完后排,家里有錢今年能完成任務,明年要基數新增,總有坐吃山空的時候。家里關系很遠也很難,因為打通關系七彎八繞再到行里,就沒那么好用了。”
出路
葉芮差點成為那消失的5.34萬人之一。
她從小品學兼優,以全省前一萬名的成績考入重點大學,畢業后又從70000名競爭對手里殺出重圍,成功擠進銀行。但她沒想到,在門里等待她的,卻是一份和流水線女工差不多的工作。
在圍城里待得越久,她越清楚哪怕熬過柜員期,自己未來的生活也就是在一個二級網點生生死死了:機會都是留給別人的。
而那條“末位淘汰”的機制又像幽靈一樣一直在身后追趕她。銀行不像互聯網大廠,并沒有一個公開且通行的考核標準,業績全靠行長打分。也就是說,如果對方不喜歡你,有一百種方法可以讓你離開:降級、減薪、調去邊緣部門……但是轉念一想,銀行里好像也沒有比柜員更低等、更邊緣的崗位了。
電影《布拉德的中年危機》
她在豆瓣上發了條帖子,想詢問前輩離開銀行之后還能做什么,有人建議考公,有人提議留學,還有人說可以去學校做財務。
但幾乎每一條都會收到后來者的否決:
“(公)考了兩年一次面也沒進”
“一年碩沒用的,除非你純血G5(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
“中學財務日子神仙但工資極低”
姜蘩也依然在觀望,盡管她發現身邊已經沒幾個年輕同事了。她想起馮侖曾經在《酌見》里講當年體改所解散,自己被體制丟出來的故事:
“相當于汽車拐彎,你被一腳踹下去。等你再起來,車已經走了。”
在銀行這輛超級大車拐彎時,最靠近車門的她們一定是最先被踹下來的那批。但她還是希望能夠把門把手攥緊一點,畢竟她還沒想好下車后能去哪。
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更何況,車窗外還有那么多人在拼命往上擠。比如幾年前離開銀行的黃珊就覺得,那大概是她這輩子做得最愚蠢的一個決定。她當初跳槽的小貸公司沒能熬過上個冬天,失業的她能想到最好的去處,就是回到銀行。
然而當她試著給每一個發布過招聘信息的銀行發簡歷時,無一例外都石沉大海。有人半開玩笑似地給她提了個建議:
重新考研,然后再走一次校招。
待業半年后,她開始認真思考這條路的可能性。
郭雪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騎驢找馬”,終于在去年5月份收到一份民辦大學講師的offer。有人來討教經驗,她的回答謙虛又低調:“可能是因為我本碩都是985,又發過兩篇核心,試講也還可以。學校比較看重這些吧。”
這段時間,葉芮那條提問帖也收到了新回復,對方給她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家庭主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