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摘錄自于佳寧、何超的《元宇宙:開啟未來世界的六大趨勢》,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11月版。
我們該如何定義元宇宙?維基百科對元宇宙的定義是,“元宇宙是集體的虛擬共享空間,包含所有的虛擬世界和互聯網,或許包含現實世界的衍生物,但不同于增強現實。元宇宙通常被用來描述未來互聯網的迭代概念,由持久的、共享的、三維的虛擬空間組成,并連接成一個可感知的虛擬宇宙”。
這是否就是大家所認知的元宇宙呢?其實,由于元宇宙還處于早期階段,科技、商業、投資等行業人士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出發,對元宇宙有著不同的理解。
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是移動互聯網的繼任者,那將會是一個永續的、實時的且無準入限制的環境,用戶能夠用所有不同的設備訪問。他認為:“在那里,你不只是觀看內容,你整個人還身在其中。”
Roblox聯合創始人及CEO大衛·巴斯祖基(David Baszucki)認為,元宇宙是一個人們可以花大量時間工作、學習和娛樂的虛擬空間。他認為:“將來,Roblox的用戶不僅能夠在平臺上讀到關于古羅馬的書籍,還可以參觀在元宇宙中重建的歷史名城,在城里閑逛。”
在耐克技術創新全球總監埃里克·雷德蒙(Eric Redmond)看來,元宇宙跨越了現實和虛擬現實之間的物理和數字鴻溝。
《人工智能研究雜志》(The AI Journal)創始人湯姆·艾倫(Tom Allen)則表示,元宇宙是一個呈指數級增長的虛擬世界,人們可以在其中創造自己的世界,以他們認為的合適方式應用物理世界的經驗和知識。
在我們看來,元宇宙是承載人類未來生活方式的數字新空間,是一個人人都會參與的數字新世界,讓每個人都可以擺脫物理世界中現實條件的約束,從而在數字空間中成就更好的自我,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元宇宙是區塊鏈、人工智能、5G、VR、AR、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邊緣計算等前沿數字技術的集成應用。
我們也可以給元宇宙下一個更簡單的定義: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聯網,也就是第三代互聯網。
我們可以把過去25年互聯網的發展歷程視作池塘水面上的漣漪一圈圈往外擴散的過程,每一次互聯網的發展迭代都是依靠技術創新推動應用場景范圍一圈圈往外擴展的,進而助推社會經濟向更高層次邁進。基于這個邏輯,我們可以把互聯網分為三個發展階段(見圖1-7)。
圖1-7 互聯網的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代互聯網(Web 1.0)是PC(個人計算機)互聯網,從1994年發展至今。第一代互聯網的優勢在于高效地傳輸信息,因此網絡新聞、在線搜索、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電子商務、彩信彩鈴、客戶端和網頁游戲等應用普及,互聯網用戶被迅速連接起來,從而提升了全球信息傳輸的效率,降低了信息獲取的門檻。這一階段的代表公司包括雅虎、美國在線、谷歌、亞馬遜、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京東等。
第二代互聯網(Web 2.0)是移動互聯網,從2008年左右拉開大幕,到今天仍然精彩紛呈。智能手機具備“永遠在線”和“隨時隨地”的特點,這讓移動互聯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上網”這個概念在這個階段逐步消失,我們時刻都生活在網絡里。社交關系被大量地引入互聯網,更多的新社交關系被建立。智能手機讓各類傳感器開始普及,讓物理世界加速映射到互聯網實現數字化,同時也讓互聯網上的各種服務能夠應用到社會生活中,線上(online)和線下(offline)開始緊密地交互。社交網絡、O2O服務(線上到線下服務)、手機游戲、短視頻、網絡直播、信息流服務、應用分發和互聯網金融等移動互聯網服務成為主流。在這一階段,蘋果公司、Facebook、愛彼迎、優步、小米、字節跳動、滴滴、美團、螞蟻金服、拼多多和快手等迅速崛起,成為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
我們認為,第三代互聯網(Web 3.0)就是元宇宙。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新一輪互聯網迭代升級的大幕就此拉開。我們將看到一系列新變化:區塊鏈讓數據成為資產,智能合約打造可編程的智能經濟體系,人工智能構建全球智慧大腦并創造“數字人”,物聯網讓物理世界的現實物體向數字空間廣泛映射,AR實現了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疊加,5G網絡、云計算、邊緣計算正在構建更加宏偉的數字新空間。這個發展階段也同樣會出現一系列全新的“殺手級應用”,誕生一批偉大的新型經濟組織(而非壟斷巨頭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