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次在中國出版的懸疑小說《恐懼之旅》是一部由英國作家埃里克·安布勒1940年創作的作品,1943年就曾被改編拍攝成名為《長夜漫漫路迢迢》的黑白電影。這個故事的精彩之處在于,它以普通人的角度描繪了一段二戰期間擺脫特工追殺的驚險逃亡旅程。由于男主人公工程師的普通民眾身份,令讀者更能切身體會他被卷入這段驚恐旅行后,從半信半疑到如釋重負,又從危若朝露到險象環生,再從一線生機到大失所望,最后從急中生智到死里逃生,這期間他一次又一次大起大落的情緒變化,也更能理解他作為普通人經歷這些時的恐懼心理。
【英】埃里克·安布勒 著《恐懼之旅》
最初,《恐懼之旅》這本書吸引我,是因為在書的腰封上寫著:作者埃里克·安布勒是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和鉆石匕首獎雙料得主。在我看來,這兩個獎項分別是頒自美英兩國的終身成就獎,這和入選年度排行榜的性質完全不同。看了書中的介紹才知道,這本書是安布勒一套四部作品中的第三部,卻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這位作家的作品。讀完后我不得不承認,他能獲得那兩項終身成就獎確實是實至名歸。他的作品故事性很強、懸念迭出,令人讀來總是迫切希望盡快弄清主人公接下來的命運走向。
英國作家埃里克·安布勒
《恐懼之旅》的男主人公叫格雷厄姆,說他是普通人是因為他確實只是一位工程師,并不是戰爭年代的軍官或者特工。但他的普通也不是說他遭遇追殺就完全是無辜的,畢竟他是一家英國武器制造商的工程師。他不是制造普通商用機器的,而是制造武器的,因此他才會成為特工追殺的目標。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卻認為,在任何情況下,他都不會親自上前線作戰,也因此他覺得自己沒理由會成為特工追殺的對象。
根據《恐懼之旅》改編的電影《長夜漫漫路迢迢》海報
《恐懼之旅》的故事起因是格雷厄姆因工作需要被派往土耳其的幾個地方,與當地的造船廠專家討論關于海軍艦艇重新裝備新型槍炮和魚雷發射管的問題,討論工作結束后,他準備從伊斯坦布爾回英國。在登上回程火車的前一天晚上,他被在當地工作的同事科佩金邀請去夜總會放松一下。沒想到當凌晨三點他回到酒店房間后,迎接他的是三顆子彈。其中一顆還打傷了他的右手,好在只是擦傷皮肉,沒有傷及筋骨。由于他放在酒店房間里的箱子還鎖著,沒有任何財物損失,為了不耽誤第二天回家的火車,他在酒店工作人員的游說下決定不報警。但他始終是遭受了驚嚇,所以立刻給科佩金打電話,向對方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對于格雷厄姆在酒店房間遭槍擊一事,科佩金很擔心,并把此事告訴了一個叫哈基的上校,此人是土耳其秘密警察的頭兒。隨后,科佩金就帶著格雷厄姆去見了哈基。當聽哈基說,那三槍是一場有預謀的謀殺后,格雷厄姆感到難以相信。但當他自己從哈基拿給他的一堆照片中,認出曾在夜總會遇到的一個當時總盯著他看的男人時,他不得不對自己剛剛遭遇了一場謀殺的事半信半疑了。考慮到自己工作的責任與使命,他只得接受哈基的安排,放棄坐火車的計劃改乘船。而哈基表示會嚴格審核與他同船人員的身份,以確保他能安全回家。科佩金還給他一把左輪手槍以備防身之用,他本來覺得用不著,最后在對方的堅持下才勉強收下。
當格雷厄姆登上船,尤其是與在夜總會剛認識不久的塞爾維亞金發美女舞者喬塞特不期而遇后,他如釋重負感覺自己終于擺脫中槍的煩惱了。然而,好景不長,等船在雅典靠岸,他應土耳其人庫維特利邀請與其結伴同游希臘一下午,返回船上后發現又有一位新乘客登船,而此人正是他之前在哈基上校那里從一堆照片中認出的、羅馬尼亞殺手巴納特。如果只是再次巧遇一個在夜總會見過的人,或許還可以讓他心存僥幸。但當他發現被他藏在手提箱中的左輪手槍不見了,而他的客艙內還留有巴納特身上玫瑰油甜膩的香味時,他徹底陷入了恐慌之中。
船上除了格雷厄姆和巴納特,還有其他九名乘客,包括:喬塞特和她的丈夫、也是她的舞蹈搭檔、西班牙人何塞,德國人哈勒和他的妻子,和他同游希臘的庫維特利,一對法國夫婦馬蒂斯先生和夫人,一對意大利母子貝羅納里夫人和她的兒子。在這些乘客中四名是婦女,九人中究竟誰才是值得格雷厄姆信賴的人呢?當他寄希望于從巴納特的客艙中找到一把槍卻無功而返后,在他自己客艙等待他的竟然是巴納特的上級德國特工莫勒。而莫勒似乎給他帶來了一線生機,不僅告訴他誰是土耳其方面派來保護他的人,并且明確表示不想馬上殺掉他,只是向他提出了一個讓他裝病一段時間的建議。
可惜盡管格雷厄姆終于認清了敵友,但被派來保護他的人還是令他失望了。關鍵時刻他找到了一位盟友求助,他不僅拜托對方在船到達終點熱那亞后,向土耳其駐當地領事館的領事帶個口信,還從對方那里獲贈一把左輪手槍。而這位盟友也沒有辜負他的信賴,他最終能夠死里逃生多虧此人的幫助和那把左輪手槍。此前,格雷厄姆把自己的危險處境都曾向喬塞特傾訴,還曾向她尋求幫助。但自莫勒亮明身份后,他反而對喬塞特有所隱瞞了。不過,從最終的結果來看,他的選擇是明智的。喬塞特對他只是有利可圖,所以愿意幫他一些小忙,但并不是能令他生死相托的人。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戰爭、政治、歷史相關題材的作品都并不感興趣。如果是對二戰比較了解的讀者,或許可以輕松地猜出誰是莫勒,誰是被派去保護格雷厄姆的人,誰又是救了格雷厄姆的盟友。而這本《恐懼之旅》能夠吸引我很快讀完,不只是因為篇幅本身就不長,關鍵是作者安布勒的故事情節設計很精彩,可謂是尺水興波。而且他的文筆也很過硬,尤其是對格雷厄姆心態變化、情緒波動的把握相當到位。不過,我覺得這版翻譯的效果并不理想,我猜是譯者自身的文學功底還不足以為這個故事增色。但考慮到這本書中不僅有英語,還有意大利語、土耳其語和法語的文字內容,對譯者來說翻譯門檻本就比一般小說要高。能夠一人獨立完成這本書的翻譯工作,已經很不容易了。
總之,看完《恐懼之旅》這本書,不難想象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電影應該也會很有看頭,只是會比較考驗演員的演技。尤其是對扮演格雷厄姆的演員來說,恐怕要求更高。由于看到網上有網友對電影《長夜漫漫路迢迢》中演員的表演評價不太好,再加上我不喜歡看黑白電影等年代過于久遠的影片,所以并沒有看那部電影。但如果再有新的根據《恐懼之旅》這本書改編的影視作品,我還挺期待看到它影視化后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也對安布勒的其它作品很感興趣,尤其是期待那本即將在中國出版的《間諜墓志銘》!(作者:李淑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