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編在沖浪的時候刷到這樣一條微博。
簡單來說就是一整個大震撼!沒有奇怪的配色,沒有黑乎乎的濾鏡,用最自然而有質感的布景,搭配出了熱鬧而又生動的市井街頭。
尤其這張圖是真的有被震撼到,市井煙火與宏偉工程的強烈反差對比,讓人瞬間從喧鬧變得肅穆。
當時小編還以為這隨手一截都是壁紙的高級感,出自于哪部電影大片,翻了下評論才知道原來是最近熱播的《風起洛陽》。先不論劇情,單單看畫面就已經很有“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钡娘L味了!
《風起洛陽》由領銜男主演黃軒、王一博;領銜女主演宋茜聯袂出演,講述了神都洛陽下一個經年藏匿的龐大反派組織春秋道,意圖在洛陽引發動亂,天下局勢暗流涌動。高秉燭為報兄弟之仇追查春秋道,武思月、百里弘毅因緣際會下與其相識。原本水火不容的三人,因調查春秋道內幕走到了一起,攜手追查。一場關于關于百姓、關于洛陽安危的戰役一觸即發。演技與質感并存,又是吸引人的懸疑劇情,小編這還不拿出我高貴的愛奇藝VIP,追起劇來?!
原地“造城”,大型沉浸式美景秀
在開頭提到的那些隨手一截都是壁紙的美景,其實不是什么影視城也不是什么特效,而是《風起洛陽》劇組耗時整整90天,原地造出來了一座城!占地有14000平米,也就是劇中初始郡主要出去游玩,所前往的繁華的洛陽城南市。
一提到南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保屝【幙纯词钦l的DNA又動了!南市是古城洛陽三大市場之一,最繁榮時商戶可以高達三、四千家。
即使是這般,小編也遠遠沒有想到《風起洛陽》中所構建的這個南市,會如此震撼。什么都不說了,先直接看圖,就問問你有沒有見過哪部電視劇一上來的鏡頭能有這么多群演?!
什么叫人山人海,什么叫人聲鼎沸,看這一段洛陽城的長鏡頭就完全懂了。甚至每一個群演都有用心的妝發,從每個人的著裝,到女子的盤發男子的束發,都有用心刻畫。不需要什么龐大的背景描述,仿佛屏幕里直接伸出了一只手,把你瞬間帶入絕美的神都洛陽之中,華燈初上,人影攢動。
除了南市外,劇中還有一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景,來自于黃軒飾演的高秉燭出身的不良井。與繁華的南市相比,這里陰暗不見光,雖說這里居住的大多為罪臣之后,但依舊充滿著生活氣息,南市會有的商鋪這里也同樣會有,只是變成了“低配版”。
和南市一樣,不良井也是由劇組原地搭建而起的,歷時65天,占地4500平米。比起其他影視劇為了烘托這種神秘地下的氛圍,而故作玄虛,空空壘砌石碓,像《風起洛陽》這樣造景而非“憑空造景”,才是真正有“人味兒”的,真正能讓你感受到,是有人真實在這里生活著的。
身處其中進行拍攝的主演們都是贊不絕口,感嘆“太真實了,色調非常生動”。
這里小編還要特別再提一下,劇中王一博飾演的百里弘毅所提及的“洛陽萬塔,不見浮屠塔”,也就是更能感受盛世神都風味的這個場景。
河南的小伙伴們應該會非常熟悉,劇中正在建造的宏偉建筑,就是現實中洛陽的天堂明堂。現代視角與古典文化交融,以工筆寫實的風格再現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古都洛陽,展現兼顧牡丹般雍容華貴與燭火般質樸無華的洛陽美學。微博上也能刷到很多小伙伴看劇后前往洛陽一睹天堂塔風采,更能直觀感受到劇中景象的震撼之處。
奇門遁甲巧奪天工,禮儀考究而不做作
除了南市、不良井等大場景,劇中的各類巧奪天工的奇門機關也很是有意思。
劇中有一個專門的監察機構叫做“聯昉”,其中善巧堂中掛著一個巨大的水晶佛頭,直接把聯昉的神秘感拉滿!
開始小編還以為這是個特效場景,沒想到這么大的一個佛頭也同樣是一比一制作出來的!耗時了兩個月的時間,每顆石頭都是水晶,每一根鋼絲都有編號,據劇組人員介紹,這其中一共有2400根鋼絲,吊錯了一根就會全亂。
還有這個像情報終端一樣的機器,叫做蓮桌,聯昉的各路情報就從這里獲得或分發至各路。這個桌子的各個機關其實都是可以靈活轉動的,對應到不同的元素,不同的情報就會抵達過來。
真是不得不讓人佩服道具組的想象力!
以及百里府內的天堂塔模型,百里家是負責建造的,自然家里擺放的不單單是個看著玩的“手辦”,因此《風起洛陽》這個“細節狂魔”的劇組,連桌面上擺的模型,都做成了可以拆解轉動的!塔上的每一扇窗戶、每一扇門、每一個軸,都是可以活動的。
這種種細節,展現出的不僅僅是質感,更體現了背后的用心,觀眾們看著也才能更加身臨其境。
小編這里只有一句話想說,出不出周邊啊朋友!
除了這些場景中的細節,劇中人物隨處可見的各種手勢禮儀也引起了小編的注意!
比如這樣
比如這樣
抽查!有沒有像小編一樣,忍不住暫停學姿勢的!
這種叉手禮雙手呈左右手相握抱胸的姿勢,來源大致可追溯于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于唐宋元時期?,F在我們一提到古代禮儀就會想到的抱拳手勢,其實是根據這個而簡化而來的。
《風起洛陽》專門的禮儀指導李斌說過這樣一段話,讓小編很是感動:“禮儀不僅僅是人們認為的繁文縟節,更多的還是根據我們的情感,自己去表達和抒發出來”。
在我們看來那是古人的禮節,而在古人眼中,這就是日常的一舉一動,考究而不做作,無處不在而又毫不違和,這才是影視劇在追求歷史細節時應該做到的。
“洛陽美學”天花板,一場大婚戲顯盡東方浪漫
在第三集,王一博飾演的百里弘毅與宋軼飾演的柳家七娘柳然聯姻,一場十幾分鐘的大婚戲,讓小編徹徹底底領悟到什么叫“洛陽美學”的天花板!
二話不說先上圖,看這絕美布景和高級配色!
在高級與質感之中,這場大婚戲也展現了一段完整的古代婚禮禮儀。首先是男方執燭前馬,先發聲請女家出面,雖然在劇中我們百里二郎是遲到了一段時間但禮儀可是方方面面做到位了!
之后就是儐客高唱迎親,新婦入門。再請福壽雙全的老婦人撒谷豆于紅綢之上,辟三煞。再收好谷豆,取出柏芝、桂葉壓覆于紅綢,意為長壽富貴。隨后小童碰鏡倒行,意為避開邪祟。新人踏墊前行,到桌案前,男拜女揖望鏡行禮,寓意“夫婦一體,邪祟永離”。最后新郎抓著錦綢,把新娘引入青廬。
這一整套大婚流程,都在劇中完美的還原了出來,配著宏偉的BGM,看得讓人看得狂起雞皮疙瘩!
這其中小編還發現了不少細節的講究,在劇中百里弘毅是官宦子弟,古時曾有規定,凡九品以上子弟,大婚時可以穿一種大禮服,叫作“爵弁”的弁服。雖然本人沒什么官職,但他可以越級穿比自己出身高等級的禮服,也就是“攝盛”,這種禮服要頭戴垂纓黑弁冠,身穿青色袍服,白色的素紗中單里衣,黑色束帶,白襪子紅鞋子。
再看看劇中百里二郎的“穿搭”,可以說是一整個完美還原了!
摒棄傳統“偵探人設”,三線合一“劇本殺”
說完了這么多場景和細節,我們回歸劇情本身看一看。
《風起洛陽》主要從三條人物線展開,也就是劇中的三位主角?;燠E于洛陽的前不良使高秉燭(黃軒飾)陰差陽錯卷入案件,成為了嫌疑人,在查探中懷疑到了百里家次子百里弘毅(王一博飾),而百里弘毅因父親被毒殺要調查其真相,另一邊世家出身的內衛武思月(宋茜飾)為任務調查并接近武藝超群、頗有市井智慧的高秉燭,想要尋取與案件有關的信息。
從郡主南市出游為引,到神都的刺殺案,到百里延案件,到聯昉內奸再到銅礦掉包等一個個事件的發展,原本毫不相關的三線逐漸匯聚到一點。
為了復仇可以拋棄一切天不怕地不怕的不良人、認準只做正確的事的工部尚書之子、耿直熱忱一心追求真相的女內衛,三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就這么集結成了“神都小隊”,抽絲剝繭一步步深挖出足以毀滅神都、血染洛水的驚天陰謀。
和其他帶有懸疑色彩的古裝劇相比,這部劇有一個不一樣的特點讓小編看得很爽!那就是這部劇沒有設立一個“偵探式”的主角,同樣的也就沒有身邊為了彰顯主角光環,而不斷犯錯的傻白甜。《風起洛陽》的三位主角都有各自的獨立思維,都有自己的線索證據鏈和想法。
在最新更新的劇情中,殺害高秉燭兄弟的“面具人”終于浮出水面,這可是一直勾著小編的一條線,終于有眉目了!先前面具人找黑衣人執手戟冒充自己假死,蒙騙高秉燭,讓其誤以為大仇得報,之后又來為了救武思月而與線索失之交臂。
在更新的劇集中,武思月在見逍遙子時問出了一個叫十六夜的人,正是拿著手戟的人,而且可能還活著,二人追查到了白馬寺卻為時已晚,但一系列線索指向了僧人若庵,是春秋道的內應。
“面具人”十六夜到底是誰?滲透了聯昉、大理寺、內衛的春秋道到底還有什么更大的陰謀?小編感覺自己要從追劇,變成在玩一個大型沉浸式劇本殺了!速速更新,完全不夠看!
在最后小編想認真說兩句,一個劇的質感,不是你隨便安插一個黑乎乎的濾鏡就可以假裝出來的。從人設到劇情,從布景到道具,每一個環節都在用心呈現而不是想著如何能產生最大的熱點,這樣所展現出來的作品,才是真正能被大家喜歡的。
觀眾不是瞎子,劇情緊湊、邏輯清晰、文化底蘊豐厚、細節滿分,這樣的劇自然會被更多的人所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