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里,雪山、草地、河流同框。供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年輕的高原,三江源坐落在這個高原上,一呼一吸都與之密切相關。青藏高原的隆升過程持續了近6000萬年。6000萬年來,大自然在三江源留下了各種各樣的印記,這些印記向我們訴說著三江源的前世今生。
楚瑪爾河是長江的3 條源頭河之一,它裹挾著無盡的紅色泥沙從可可西里奔騰而下,宛若青藏高原舒張的血脈。攝影/李曉東
在三江源雜多縣-治多縣區域,科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石炭紀蜓類動物群化石,這些生物群過去主要生活在低緯度溫暖的淺水海域中,這些化石的發現間接證明了三江源所在的地方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而在雜多縣附近的雁石坪鎮,科學家們發現了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晚于石炭紀)的奇異蚌動物群,這些動物群過去主要生活在濱岸湖泊中。這兩個地方的化石為我們展現了三江源隨時間變化產生的隆升變化。
可可西里藏野驢 攝影/劉璐
除了化石遺存,大自然還在三江源留下美麗而又神秘的印記—地質遺跡。三江源擁有許多地質遺跡,這些地質遺跡反映出歷史上劇烈的地殼活動和豐富的地貌變化,并延續至今。其中可可西里具有“三山間兩盆”的態勢,其間的山脈幾乎呈平行相間排列,湖盆自北向南在山脈間排列,整體形成具有觀賞和研究價值的地質地貌景觀。
可可西里地區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唯一一處完整記錄青藏高原隆升過程并完好保存地質遺跡證據的高原盆地。可可西里地質遺跡對研究天然地震機制、青藏高原北部隆升過程及全球氣候變化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人們預測地震、研究青藏高原今后的變化及未來全球的氣候變化有很大幫助。
阿尼瑪卿山下的哈龍冰川,融化的冰川形成條條冰河,迤邐向遠。攝影/張景元
本文節選自《森林與人類》雜志2021年第11期“中國國家公園專輯”之《三江源國家公園:世界的三江源》,作者/蔚東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