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2月初,樓陽生在臨汾調研山西師范大學新校區項目推進情況,羅清宇、岳普煜陪同。樓陽生說“山西師范大學要把新校區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重大契機;要堅持立足臨汾、內涵發展”。樓陽生要求“臨汾市和山西師范大學加強協調、通力合作,加快推動新校區項目建設步伐”。此后3年間,羅清宇、岳普煜相繼離開臨汾去了太原,符惠明、衛建國也離開了臨汾,但師大新校區項目仍舊維持著舊節奏。時間不等人,2019年底“高等教育三個優化”出臺,2020年7月,張曉永從省委組織部副部長任上空降師大,2021年3月,董一兵被調離了臨汾,4月,山西師范大學注冊地變成了太原,5月,樓陽生離開了山西,7月,山西師范大學遷入了太原。
省城的樓是高的,街是寬的,汾河是大氣的,但空氣質量似乎并不比臨汾好多少,這點,生態環境部一直這樣認為。有師生嫌棄貢院街校區是“老舊小”,但現在他們體會到了,太原機場周邊似乎也是個“犄角疙瘩”,臨汾話叫“ge la lei”。臨汾人“恨鐵不成鋼”,自責河西校區交付太遲,但山西大學東山校區也“墨跡”了至少4年,你看,沒一個爭氣的。
學生的4年時光大都在校園里度過,對臨汾這座小城沒有什么值得回憶的,這是人之常情,7月前學生們是欣喜的憧憬的,如今依舊欣喜,雖然南北校區設施環境不一樣,交通成本也不一樣,物價成本也不一樣。新生入學時師大在太原舉辦了盛大的典禮,表演節目的音樂系學生卻被要求回臨汾排練,這讓學生們覺著有點苦,畢竟大包小包的樂器并不方便運輸。學生是搬宿舍,教職工是搬家,甚至挪“根”。有些教授年齡很大了,大半輩子生活在臨汾,自給自足,他們有足夠的理由留戀這座小城市。
年輕的教職工也很憧憬省城,想在大城市有新的發展天地,但“現實”往往更需要首先被考慮。一位男教師北遷去了太原,愛人卻在臨汾一家醫院上班,孩子正在上小學,家中老人僅剩一位生活在農村的老岳母,孩子的接送成了首要問題。有位博士夫妻,在臨汾時居住在河西新城一所高檔小區,一家三口溫馨又從容,因為要北遷,他在4月初迅速賣掉了130平米的房子,到了太原后目前只能先租住一個普通的小房子里,條件不能說是艱苦,但現階段也難有臨汾那份從容了。還有一些教職工搞團購,在4月5月間東拼西湊在太原買了期房,但收房時卻發現實物跟設計與合同不符,他們又要搞科研又要置辦家務,人生地不熟投訴無門,遇到了維權難。
師大2018年至2021年間招了不少博士碩士,有些都是雙一流畢業的,在臨汾他們屬于“高端人才”,去貢院街或者解放路買東西,導購聽說是博士或者碩士都會“喲”的一聲來感嘆一番,才子們享受政府補貼,備受社會矚目,過得也不錯。年輕的博士們也是很憧憬省城的發展空間的,到了太原后,他們似乎感受到了一絲寒意,因為太原出臺的政策規定,只有2021年1月1日入職的博士,或者3月辦理入職的博士們才能享受太原的人才補貼。相關政策不以小群體的意志為轉移,太原畢竟是大城市,或許這些北遷的博士們可以嘗試去找隔壁晉中市提點訴求,你看師大的領導就很聰明,總是先跟晉中洽談雙方合作,畢竟晉中的書記是之前的教育廳長,雙方熟悉一些。
雖然山西師范大學法人證書于2021年4月21日更新為遷址太原,但教育部10月25日官網發布的《2021年度全國高等學校名單》中,山西師范大學所在地仍在臨汾市,這透露出一絲絲“云里霧里”。
曾經貢院街校區的圖書館一度是山西高校內最大的圖書館,現今它“人老色衰”不再被師生喜歡。師大官網上原商務學院的圖書館照片飄來飄去很醒目,但不要忘了,要競爭“魯班獎”的河西校區圖書館,才是真正匹配“高水平大學”的圖書館。師大文理學院轉設依舊還在推進,貢院街校區的歸屬又牽扯上了“歷史遺留問題”,臨汾學院的未來也讓臨汾人揪心不已,師大教職工們還在繼續奔波,學生們或許也要奔波一陣。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