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5日,山東德州慶云縣城北,距離縣城3公里的海島金山寺里,一位69歲老人在這里安靜地離去。
這位去世的老人叫胡友松,她是指揮臺兒莊大捷的抗日名將、擔任過中國民國代總統的李宗仁的最后一任妻子。
她和李宗仁當年的婚姻曾讓周總理牽掛,并做出過指示。
因為成婚時丈夫比妻子大48歲,這起老少配在當時轟動國內外!
1959年,胡友松從北京第三護士學校畢業,被分配到北京一家醫院當護士。在這段時間里,她戀愛過很多次,但都沒有成功。
有一次,胡友松和醫院的幾位同事應邀參加了國務院某部的一個聯歡會,在現場她遇到了一位多年前認識的熟人,著名的記者兼翻譯家張成仁。
后來,隨著接觸人數的增加,胡友松和張成仁無話不談。
胡友松知道記者的接觸面廣,認識的人多,有一次就告訴張成仁,他對護士這個職業很厭倦,并問張成仁能否幫她換工作。
張成仁告訴胡友松,他在北京政界確實有很多朋友,一定幫胡友松多操著點心,能幫上忙的一定幫。
1966年6月的一天,張成仁遇到了他的老朋友程思遠。
程思遠、張成仁談起回國后的李宗仁。
程思遠是李宗仁在廣西的老鄉,曾是他的貼身秘書,鞍前馬后為其效勞,深得李宗仁的信任。蔣介石一直與桂族不和,李宗仁是桂族的頭號人物。李宗仁任代總統時,已辭職的蔣介石仍在幕后操縱。國民黨敗退到臺灣后,二者矛盾進一步激化,以至于蔣介石罷免了李宗仁的副總統職務。
李宗仁當時人在美國。周總理想讓李宗仁回到中國,所以他邀請當時在香港的程思遠到北京進行商討。后來程思遠受周總理囑托,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過程,終于促成李宗仁回國。
程思遠跟張成仁說,李宗仁最近也比較郁悶。
張成仁不解地問:“怎么了?”
程思遠告訴張成仁,李宗仁的妻子郭德潔和他一起回國,但不久就因乳腺癌去世了。李宗仁很孤獨,生活不方便,所以他很苦悶。
作為跟隨李宗仁多年的老部下,程思遠對李宗仁最為了解,解除李宗仁苦悶的最好辦法是為李宗仁找一個合適的伴兒。
程思遠說,他為李宗仁找到了很多人,但沒有一個人能讓李宗仁滿意。張成仁聽后突然想起胡友松要他幫忙換工作,于是向程思遠推薦了她。他向程思遠介紹了胡友松的各種好,說胡友松不僅美麗善良,而且還從事醫護工作,照顧李宗仁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鑒于以往失敗的教訓,程思遠請張成仁向他要一張胡友松的照片。將照片帶給李宗仁看看,然后決定是否見面。
想到李宗仁70多歲,胡友松才20多歲時,年齡差距太大了。
張成仁沒有直接講明,而是問胡友松是否還想換工作。胡友松連忙說:當然想?。?/p>
于是,張成仁向胡友松要了一張近照,說這張照片在介紹作品時使用。
胡友松長得漂亮,濃眉大眼鵝蛋臉,氣質出眾,被李宗仁一眼相中。
周總理得知消息后,對此事很重視。
他對有關方面負責人指示說:中國和美國不一樣,沒有私人秘書;護理工作有上下班制度,下班后,護理人員要回家休息,李先生要是喜歡,可以明媒正娶,只要女方同意。
緊接著,張成仁給胡友松打電話,說第二天去醫院接她,去見一個大人物,對她換工作肯定有幫助。
第二天,胡友松早早來到醫院門口等待。
不久,一輛小轎車開過來,張成仁搖下車窗,探出頭來,他微笑著讓胡友松上車。胡友松上車后,后面的張成仁指著前排一位瘦弱的中年男子,向她介紹說這是程思遠先生。程思遠微笑著轉過頭來。胡友松也向程思遠禮貌地點了點頭。
一路上,三人沒說什么。就在胡友松心里還在犯嘀咕時,車停在了西總布胡同5號。
這時,張成仁笑著說:“小胡,你知道我們今天帶你去看的大人物是誰嗎?”胡友松自然不知道,她的心里充滿了困惑,連連搖搖頭。張成仁也沒解釋。三個人走進門,穿過一個小院子來到客廳,那里站著一位老人。
胡友松愣住。張成仁告訴她:“這就是我告訴你的大人物,李宗仁先生!”
坐下來后,當李宗仁和張成仁互致問候時,胡友松忍不住偷偷地看著這位名人。
當時,李宗仁的頭發已灰白,坐下來時人看起來很矮,但他的精神和氣色都不錯。
胡友松從他的言談舉止之中,明顯地看出來他有常人所不可能具備的獨特個性,顯示出一副威武的將軍氣概。胡友松心里想,大人物畢竟是大人物!
李宗仁在胡友松面前非常健談,不時向胡友松詢問他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談了一個多小時后,天色已晚。李宗仁熱情留胡友松和他們一起吃飯。
四個人坐下后,晚餐開始了,飯菜很豐盛,李宗仁不停地給胡友松夾菜,告訴胡友松不要客氣。
大家邊吃邊談,李問胡友松愿意不愿意到他這里來工作,主要是干些文秘之類的事情。
胡友松厭倦了在醫院當護士。當他聽說自己和李宗仁一起工作時,他真的很吃驚又很欣喜,說連忙說自己愿意。
李宗仁親切地點了點頭,對胡友松說:“小胡,我們就一言為定了,給你每月100塊錢的工資?!?/strong>
胡友松聽了很高興。想想自己在醫院一個月只有幾十塊錢。她從心里特別感謝張成仁。
晚飯后,李宗仁起身相送,然后他遞給胡友松一個紅包,說這是第一次見面時送給胡友松的小禮物。胡友松立刻感到受寵若驚,連忙謝絕。
旁邊的程思遠請胡友松收下。說這樣推掉德公會不高興的,胡友松只好雙手接下,連忙道謝。
張成仁說他還要和李宗仁及程思遠再談一談別的事情,就不留胡友松了。
胡友松走出小巷,上了公共汽車。一路上,心里一直很快樂,剛才李宗仁家里的每一幕,他的腦海都在重演。
當他回到宿舍時,胡友松迫不及待地打開紅包,一看,原來里面裝的是人民幣,一數整300元,胡友松“一下子愣住了”!
要知道,那時這相當于半年的工資哎!
初次見面,除了提供待遇很好的工作,還給了300塊錢大紅包,胡友松心里隱隱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一周后,李宗仁派人接胡友松到李府,仍留下她吃飯。飯后,李宗仁帶領胡友松參觀了住所,希望她能盡快來這里工作。她的職位是“機要秘書”。
然后,李宗仁問胡友松的年齡和是否有男朋友。胡友松也如實回答。她說:“現在我沒有合適的結婚對象,但將來我總會遇到的。”
胡友松話音剛落,李宗仁突然走上前去在她臉上親了一口!胡友松愣住了。但轉念一想,這可能是西方國家的禮儀。畢竟,李宗仁在國外生活了很多年,所以她沒有想太多。
從李公館回來的路上,送她的程思遠顯然比以前更加熱情了。胡友松滿腹狐疑。后來,她從程思遠夫人石泓那里得知了真相:“德公那天非常高興,在我們面前夸你很好。”
僅僅兩次見面,就被李宗仁認可,胡友松也有些小高興,但她沒想到李宗仁會喜歡她。
很快,就有了第三次會面,還是李宗仁派小汽車來接她。這一次一見面,李宗仁就說:“小胡,你要到我這里工作,是做保健秘書?!焙阉捎悬c納悶,“難道不要我做機要秘書?”
第三次會面后,很快又有了第四次會面。
這一次,李宗仁像往常一樣留胡友松吃飯,言語中透露出對她的喜歡。胡友松內心充滿矛盾,直覺告訴她去李公館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單純工作。
從李公館回來后,胡友松的情緒一落千丈。
她回憶時說:“如果說第一次見到李宗仁時得知要去那里當秘書是驚喜,那么第四次離開李公館則是充滿失望,我不明白為何會是這樣,內心找不到答案。上班也打不起精神來,只是無精打采地消磨時光?!?/p>
不久,李宗仁又把胡友松接到了李公館。一見面,李宗仁就直接上前抓住胡友松的手說:“小胡,你能嫁給我嗎?”胡友松立即愣住了。這時,她明白了李宗仁第二次見面吻她的真正含義!
胡友松惶恐不安,第五次踏進李公館,就遇到這樣的局面。這是一個多么匪夷所思的事件,一個27歲的女孩,被一個75歲的爺爺輩男人求婚。胡友松不知所措,她既不感到這是對自己的侮辱,也不認為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胡友松后來回憶時說:“李宗仁突如其來的求婚,我的腦子里亂成了一鍋粥。殘存的一絲理性告訴我,不能當面對他一口回絕,這樣太傷他的面子,或許對他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但我又絕對不會去點頭認可,因為這是我必須要慎重考慮的大事情?!?/p>
面對李宗仁的求婚,胡友松沒有立即同意,說這件事很重要,需要仔細考慮。胡友松從李宗仁住處回到醫院宿舍時,她心亂如麻。她想了很多。她確實不滿意目前的工作,自己也老大不小了,應該找一個合適的伴侶,可要嫁給比自己大那么多的男人,這是自己追求的婚姻嗎?
經過五次見面,平時收集李宗仁的事跡,胡友松對李宗仁也比較了解,但胡友松對嫁給他猶豫不決。正在矛盾糾結中,李宗仁又將胡友松接到了李公館。這一次,李宗仁沒有以前那么激動了,感覺好像什么都沒發生過。
晚飯后,李宗仁突然說:“我們倆的事情,我也通過國管局已向周總理作了專門的匯報,總理批示說只要你同意,就讓我們名正言順正式辦理結婚手續。小胡姑娘,我看這件事情我們就這樣確定下來吧?你看如何?”
胡友松臉上沒有表情,只是看著李宗仁,突然,李宗仁直接抱住胡友松,又在她臉上親了一下!
面對這位大人、抗日名將熱烈的求婚,這次胡友松表示同意了。
1966年7月26日,胡友松和李宗仁結為夫婦,成為李宗仁的第三任夫人。這對年齡相差48歲的老少配,在當時轟動中外。
但在新婚之夜,胡友松忍不住流下了兩行熱淚。
畢竟自己是27歲風華正茂,而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一個75歲的爺爺輩男人!但想到李先生是大人物、抗日英雄、愛國人士,心里就很敬佩,也便多少有了些安慰。
也許,正因為如此,她才在后來說出了那句聽起來都非常豪邁的話——嫁給李宗仁,我無怨無悔!
李宗仁為這段成功的婚姻感到非常高興,他把他和胡友松合影照片沖洗了好多張,并寄給了國內外的朋友。在每張照片的背面,他興奮地寫道:“這是我的妻子胡友松!"
婚后,這對老夫少妻分床而棲。李宗仁每天夜里總要去胡友松的臥室看一看,給她蓋個被子,聊上幾句。但胡友松很快就煩了,讓李宗仁以后不要再在深更半夜來吵醒她。但李宗仁還是去。在胡友松熟睡時,他光著腳在地板上走,怕驚擾妻子的酣夢。
胡友松回憶道,“一次,我肚子著涼,醫生開的方子是吃四兩南瓜籽,李宗仁就親自為我嗑,一直為我嗑到深夜?!焙阉砷_始被李宗仁的真情所感動,逐漸從內心深處接受了這位可愛的老人。
這種平靜愉快的生活只持續了兩年半。李宗仁于1969年1月30日去世。彌留之際,李宗仁老淚縱橫。他說,作為一個軍人,他一生只流過兩次淚,一次是母親去世,這一次是對胡友松放心不下。
在李宗仁的追悼會上,除了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外,胡友松是李宗仁唯一的親人。
李宗仁辭世不久,胡友松便被趕出了李公館。好在聰明機智的她將李宗仁的部分遺物封在墻壁里保存了下來。
胡友松被說成是港臺特務,受到了審查,后來又被安排到干校勞動,在周總理的關照下,胡友松才回到北京,在電子原件廠勞動。1973年胡友松被安排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工作。
1969年和1982年,胡友松兩次將國家發放的全部生活費13.7萬元和李宗仁的私人資金83662.39元全部上繳國庫,并于1979年2月11日向中國歷史檔案館捐贈了160張李宗仁生平照片。
回到北京不久,“胡友松”這個名字便消失了。由于環境的原因,這位“總統夫人”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
她學會了用爐子燒水、買蔬菜和做飯,以及在默默無聞中生活和工作。下班后,她開始學習繪畫。
1985年,她從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退休,后來進入老年大學。她的繪畫水平迅速提高。受到北京著名專家的稱贊。1998年8月,在“抗洪救災”字畫義賣活動中,她將賣得的5200元錢全部捐獻給了災區。
1999年3月,61歲的胡友松破墻取出在墻壁中塵封了30年的珍貴遺物,將其全部捐獻給坐落在臺兒莊的李宗仁史料館。
進入人生黃昏的胡友松給自己立了一個規矩:不寫回憶錄,也不寫傳記,1993年到北京廣濟寺皈依佛門,法名妙惠。
2008年2月,胡友松被醫院診斷為直腸癌。經過三次化療后,她拒絕了政府為她安排的后續治療,發愿前往海島金山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當時,她已經沒有時間了。她看上去干枯、發黃、消瘦。說話斷斷續續,需要不斷停下來休息一下。天氣很冷,但她不停地擦汗。她仿佛隨時都會倒下去,和之前那個在接受采訪時生龍活虎帶著少女姿態的胡友松相比,判若兩人。
2008年11月25日下午6點,在幾十位僧眾和佛友的虔誠祈禱中,安詳離世,享年69歲。
至于她的身世,她只在生前說民國電影女皇胡蝶是她媽,而一直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爸爸!
至于傳說中戴笠是她的生父,胡生前堅決予以否認!
胡友松曾說過:“嫁給李宗仁是我的選擇,這也是決定我人生的選擇。我陪伴李宗仁度過了他晚年最后的時光,能做他的妻子,我無怨無悔!”
如今聽來不僅讓人唏噓,嫁給李宗仁很難說是出于愛!若世上真有輪回,愿她的選擇是真正聽從內心,擁有一生的幸福和快樂!
胡友松在世時,李宗仁去世后的每一個清明節,她都會到八寶山公墓,將一束鮮花奉獻在李宗仁的墓前。
如今沒有后人的她,不知每年的清明節有沒有人為他送上一束鮮花!
參考文獻:
環球人物-胡友松回憶與李宗仁難以忘卻的婚戀往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