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軍閥為擴充自身實力各自攻伐,最終形成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雖說魏蜀吳三國鼎立,但是東吳孫權偏安一隅,屢次北伐都無疾而終,所以很大程度上整個三國后期就是蜀漢和曹魏之間的攻伐最為激烈。
東漢末年群雄并起攻伐不斷
而蜀漢在前期是很有可能擊敗曹魏完成劉備匡扶漢室還于舊都夢想的,不過全部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導致這個夢想很大程度上被折戟,而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根源則是來自東吳孫權這個盟友的背叛。孫權背叛劉備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孫權想讓自己的兒子迎娶關羽的女兒,結果關羽來了句“虎女焉能嫁犬兒”,孫權好歹也是東吳最高領導人,結果卻被一個封疆大吏比喻成一只犬,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
諸葛瑾奉孫權之命向關羽提親
并且東吳早在周瑜當大都督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奪取荊州沿江抵抗曹魏的戰略,雖說周瑜提出的這個戰略和諸葛亮隆中對相對比有點簡單,但是這個策略最終使得東吳成為最后一個被消滅的政權。所以對于孫權以及整個東吳而言,荊州必須要奪下,無論荊州的主人是曹操還是劉備亦或者關羽!
關羽十分不屑和孫權結為親家
比孫權還厭惡關羽!劉禪為何如此痛恨關羽?
關羽是當初桃園三結義的老二,劉備見了要喊一聲二弟,張飛見了則是要喊一聲二哥,可以說關羽在劉備集團中的重要性遠比趙云之流重要,同時關羽也是三國演義中五虎上將之首,為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立下過汗馬功勞。那么為什么劉禪會比孫權更加厭惡和痛恨關羽呢?
孫權
首先我們從劉禪對關羽的謚號中就能看出來他對于自己的這個二叔十分不滿,謚號一般是由后世帝王對已經去世的功臣一生進行評價的總結,可以說無論這個將領生前有多窩囊,但是只要死后繼位帝王欣賞他,那么他的謚號也會給其一生行為加分不少。但是反觀劉禪給自己二叔關羽的謚號“壯繆侯”就很不對勁了,我們都知道壯繆侯中的繆是一個通假字,和謬是一個意思,而謬的意思是夸大其詞,與事實不符,這可不是什么贊美的詞語。
蜀漢后主劉禪
而劉禪給關羽這個壯繆侯的謚號想表達的意思也很簡單,關羽這一生得人稱贊有點名副其實了,而歷史上有過繆為謚號的名人還有一位,那就是南宋權臣秦檜,害死岳飛的罪魁禍首。所以不難看出劉禪給關羽這個謚號顯然心中對關羽的表現還是很不滿的,死后都不會忘記利用謚號來刁難關羽,畢竟正是因為關羽的大意葬送了整個蜀漢復興的絕佳機會。
關羽大意失荊州
襄樊之戰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并沒有發生的必要,即使發生了襄樊之戰也不會淪落到公安港以及江陵全部失守的境地,而造成這一原因的根源也是因為關羽的剛愎自負,其實關羽很大程度上和大唐幽州都護張守珪相似,兩人基本上都是手握兵權執掌一方的同時性格又有點自負。如果關羽在開啟襄樊之戰前直接斬殺了博士任和糜芳,如果關羽不鞭笞博士任和糜芳,那么左艦實在想不出這兩名將領向東吳投降的理由,尤其是關羽在鞭笞之后還威脅這兩名將領,這點就像諸葛亮看魏延不順眼,結果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魏延幾乎沒有太大的個人戰術表演,但關羽還不僅僅是看博士任和糜芳不順眼,而是直接感覺這兩個將領是麻瓜,沒有任何能力,所以如果有機會博士任和糜芳肯定要為自己博一條出路啊。
呂蒙白衣渡江奪得荊州
雖說因為關羽個人原因導致了蜀漢失去了荊州偌大一塊地盤,讓劉備所有的興復漢室夢想都化為空談,但是關羽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惜劉禪僅僅只看到了關羽大意失荊州。而劉禪在給關羽謚號壯繆侯后沒多久,自己所領導的蜀漢勢力也被全滅,也算是自食惡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