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果要描述貓的眼睛,你可能會說:明亮、剔透、犀利、 深邃、靈動、神秘……
這些描述同樣適用于具有擁有“貓眼效應”的寶石。
↑↑↑圖源網絡
在珠寶玉石中也有許多因為具有“貓眼效應”而被稱為“貓眼”的寶石,但是價值卻天差地別。
因為“貓眼"寶石的名聲在外,市面也存在大量魚目混珠的仿品。一起來看看吧~
↑↑↑圖源網絡
什么是貓眼效應
在寶石學中“貓眼效應”是“寶石特殊光學效應”中的一種,被定義為:
在平行光線照射下,以弧面形切磨的某些珠寶玉石表面呈現的一條明亮光帶, 該光帶隨樣品或光線的轉動而移動的現象,則稱為貓眼效應。
↑↑↑圖源網絡
簡單來說,貓眼效應是由寶石及寶石內一組密集、平行定向排列的包體或定向結構對可見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引起的。
↑↑↑圖源《系統寶石學》
一顆寶石能夠形成完美的、又直、又細、又明亮的貓眼效應絕非易事!
因為產生貓眼效應的必要條件很嚴苛,除了寶石自身的品質外,對后天的打磨加工工藝也有要求:
①寶石內必須具備一組密集 平行定向排列的纖維狀、針管狀或片狀包體或某些特殊的結構。
②必須是弧面寶石,且弧面形寶石的底平面應與包體所在平面平行,
③弧面型寶石的高度與反射光焦點平面高度相一致, 并要注意使亮線平行于寶石的長軸。
↑↑↑圖源《珠寶玉石學》
↑↑↑圖源網絡
不是所有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都能叫做“貓眼”
雖然很多寶石都可以有”貓眼效應“,但只有具有貓眼效應的”金綠寶石“才有資格直接被稱呼為”貓眼”或“貓眼石”。
其他品種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的規范名稱只能是“…貓眼”。(如:碧璽貓眼、石英貓眼等)
↑↑↑圖源網絡
在西方,金綠寶石中的變石和貓眼名列赫赫有名的五大貴重寶石之一(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變石和貓眼)。
小課堂:
根據其特殊的光學效應的有無,市場常見的金綠寶石主要品種可以大致分為三種:貓眼、變石、普通金綠寶石。
傳統商業分法中,根據寶石價值水平和市場定位,將彩色寶石分為高檔彩色寶石、中檔彩色寶石、低檔彩色寶石。
例如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寶石中的貓眼和變石等為高檔彩色寶石;
尖晶石、普通金綠寶石、橄欖石、碧璽、坦桑石等屬于中檔彩色寶石;
石榴石、綠柱石、水晶、托帕石、矽線石、輝石、堇青石、鋯石、磷灰石、長石等為低檔彩色寶石。
但近年來由于市場供需關系變化、新品種新產地的出現,傳統高中低檔彩寶的界限逐漸模糊。
——《珠寶首飾評估》
↑↑↑圖源網絡
當燈光照射到寶石上時,轉動金綠寶石貓眼,會出現一條能夠開合的光帶,像貓咪犀利的眼睛。
↑↑↑圖源網絡
金綠寶石貓眼是金綠寶石中最知名的品種,同時也是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里最有價值的品種。
↑↑↑圖源網絡
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大盤點
因為實在名氣太大,過于“出圈",大部分人提到“貓眼效應”只會聯想到金綠寶石。
但其實除了金綠寶石外,自然界中能產生貓眼效應的寶石有許多,常見的像金綠寶石、碧璽、軟玉(和田玉中的碧玉)、石英等等。
↑↑↑圖源網絡
【綠柱石家的貓眼】
綠柱石家族成員很多都可以產生貓眼效應,常呈半透明狀,貓眼效應一般較弱。
↑↑↑綠柱石家族,圖源網絡
↑↑↑海藍寶貓眼,圖源網絡
綠柱石家族的貓眼效應多發生于海藍寶石和粉色綠柱石中,祖母綠貓眼較為稀少。
↑↑↑祖母綠貓眼,圖源網絡
【軟玉(和田玉)貓眼玉】
自古以來,印象中大部分和田玉都是以“溫潤儒雅”為特點,有特殊光學效應的和田玉算是后起之秀。
↑↑↑圖源珠寶匠實拍
↑↑↑圖源珠寶匠實拍
如果說你喜歡綠色寶石,且想要“貓眼效應",祖母綠貓眼又實在太過稀少且昂貴,那么“和田碧玉貓眼”值得考慮一下。
↑↑↑圖源珠寶匠實拍
↑↑↑圖源珠寶匠實拍
綠色的“軟玉貓眼”以俄羅斯產地的為著名,相對于傳統的沒有特殊光學效應的和田玉的厚重玉石感,它更多的是增添了“珠光寶氣”的珠寶感。
↑↑↑圖源珠寶匠實拍
除此外,還有一種蜂蜜色、黃綠色、橄欖綠色、褐綠色的“軟玉貓眼”產自臺灣。
其中,顏色比較蜜黃的高品質臺灣產地的軟玉貓眼,和名貴的金綠寶石貓眼有些“撞臉”。
↑↑↑圖源網絡
【碧璽貓眼】
通常情況下,有貓眼效應的碧璽凈度一般,顏色上鮮艷度大部分也不夠嬌艷,眼線也較粗。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如果碰到顏色飽和度較高且不暗沉的碧璽貓眼,且凈度較好,收藏價值會高一些。
↑↑↑圖源網絡
【坦桑石貓眼】
此外,坦桑石可以具有貓眼效應,不過坦桑石貓眼非常稀少。
據載,在美國史密桑尼博物館就有一顆稀有的坦桑石貓眼,重達18.2ct。這顆坦桑石貓眼沒有找到圖,以下配圖為一顆26ct,更加巨大的坦桑石貓眼。
↑↑↑26ct的坦桑石貓眼
【石英貓眼】
石英是地球主要造巖礦物之一,石英質玉石的種類更是繁多,具有貓眼效應的石英也有很多。
↑↑↑圖源網絡
因為容易混淆,具有貓眼效應的石英質玉石在行業內還有個別稱叫“勒子石”。
↑↑↑圖源網絡
【月光石貓眼】
月光石通常本身具獨特的月光效應,當月光石中有一組密集平行定向排列的纖維狀、針管狀或片狀包體且切磨到位時,會呈現月光效應。
↑↑↑圖源網絡
月光石貓眼的體色多數為是奶體,“眼線”大部分是白光,主要產于斯里蘭卡、緬甸等地。
實際上月光石貓眼產量并不稀少,價格比較親民,市面上也算常見。
↑↑↑圖源網絡
【磷灰石貓眼】
磷灰石也是少數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之一。
磷灰石內部常具有纖維狀管狀包體或密集定向的裂隙而產生貓眼效應。
↑↑↑黃綠體色磷灰石貓眼,圖源:系統寶石學
通常黃綠體色的磷灰石貓眼比較常見,稀有的高品質的艷麗藍色體色磷灰石出現貓眼效應就會有收藏價值。
↑↑↑12.50CT巴西藍色磷灰石貓眼,圖源:GIA
【矽線石貓眼】
矽線石是一種比較常見貓眼效應的寶石,顏色通常為灰綠、褐色、灰白,晶體通常呈現半透明至不透明,罕見透明。
↑↑↑圖源網絡
矽線石主要產地是印度和斯里蘭卡。基本寶石級別的矽線石都具有貓眼效應,這也是矽線石的特點和賣點。而且矽線石貓眼一般筆直犀利,是入門玩家的好標本。
↑↑↑圖源網絡
魚目混珠:玻璃貓眼
“玻璃貓眼"絕對是玻璃仿寶石的常客!
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具貓眼效應的人造玻璃寶石。(J先生線上鑒定,點單率最高的仿寶石之一……)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玻璃貓眼由平行的玻璃纖維產生貓眼效應,有各種顏色。最初是由美國Cathay公司生產用于仿金綠寶石貓眼,行內也稱卡謝貓眼( Cathaystone )。
↑↑↑圖源網絡
面對這種五顏六色的完美“貓眼”,想要鑒別也并非難事,需要倍鏡下放大觀察。
它的破綻和它的制作工藝密切相關:玻璃貓眼通常采用加熱的方法將玻璃纖維以立方或六方的形式排列并熔結在一起。
↑↑↑圖源網絡
所以當我們的視角垂直于貓眼線方向時,在寶石側面可見特征的蜂窩狀結構。
(密恐勿看……)
↑↑↑圖源網絡
J先生說:
其實除了今天文章中介紹給大家的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外,還有很多像方柱石、紅柱石、透輝石之類的小眾冷門寶石也可以具有“貓眼效應”。
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你最喜歡哪一種?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
快來給我們留言吧~
(注:本文部分配圖圖源來自網絡,侵刪或聯系小編備注出處)
推薦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