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網友私信左艦,問水滸中的吳用和三國中的諸葛亮兩人相比誰更勝一籌?因為在他看來這兩個都在各自的勢力中扮演著軍師的角色,而且無論諸葛亮還是吳用都給人一種神機妙算鮮有失手的智謀。甚至在這位網友看來吳用在很多方面要強于諸葛亮,因為宋朝的政治背景下吳用還能輔佐宋江打下一片地盤引來宋王朝的重視委實不易。
蜀漢丞相諸葛亮
同樣運籌帷幄,同樣以弱伐強,吳用和諸葛亮究竟誰更強?
首先在左艦看來這名網友的認知并沒有任何的問題,畢竟三國時期諸葛亮輔佐的劉備和宋末時期吳用輔佐的宋江有很大的政治背景差距。劉備是根苗正紅的皇室宗親,到哪里都會吸引一大票支持者和擁護者,而宋江說到底也只是山賊而已,無論再怎么美化最多也就是劫富濟貧的山賊。但是這并不能說吳用的能力就強于諸葛亮,因為兩人最終的目標有著本質的差距。
梁山好漢
諸葛亮最終的目標!
作為季漢丞相的諸葛亮一直都有一個遠大的目標,那就是匡扶漢室掃除逆賊還于舊都,而后為了完成這個目標諸葛亮數十年如一日的北伐再北伐,一直到自己病逝五丈原。可以說諸葛亮輔佐的并不僅僅是劉備還有自己理想中的正義以及天下的百姓。“三顧頻煩天下事,兩朝開濟老臣心”,“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羸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這兩句話可以說是對諸葛亮一生最完美的詮釋了,諸葛亮一生志向遠大的同時又為官清廉,實在讓人感嘆不已。
諸葛亮為了北伐奉獻了自己的全部
宋江的最終目標!
不斷的帶領梁山好漢打勝仗,然后梁山發展越來越壯大,只有這樣才能在宋朝政府收編時掌握足夠的話語權!
智多星吳用
可以說諸葛亮的忠是大忠,而宋江的忠只是小忠,而諸葛亮的智是大智,宋江的智只能算上小智。如果將諸葛亮和吳用的位置相互調換的話不難發現,有著吳用輔助的劉備甚至連新野城都出不去,因為吳用看到曹操率大軍前來就已經開始勸劉備投降了。
劉備
(曹操大軍進犯新野)
劉備:軍師,曹操派曹仁率領十萬大軍進犯新野,已經到了博望坡了,不知軍師可有退敵良策?
吳用:吾有一計,火燒曹仁大軍,定叫他片甲不留!
劉備:果然妙計,軍師曹仁大軍已經被擊敗了,我們下面該如何行動?
吳用:吾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備:軍師但講無妨!
吳用:天數無常,而歸有德之人,今曹操麾下帶甲之士不下百萬,能征善伐之將不下數百,此誠不可與之爭鋒,新野城兵少民疲不如降了曹操吧!曹操乃大漢丞相,奉劉家天子令,降曹操等同于歸順朝廷,我們還能免除反賊的頭銜,此不妙哉?
劉備:軍師此計甚善,若曹操加害于備如何?
吳用:犧牲你一人獲救千萬人,主公死得其所啊!到時關羽、張飛、趙云等將軍全部裂土封侯,豈不美哉?
蜀漢軍隊
其實無論再怎么說劉備和諸葛亮所率領的都是漢室正規軍,和宋江吳用率領的所謂“好漢”都有著本質的差別。而且諸葛亮一心想除國賊,匡扶漢室,而吳用每天想著的就是如何才能混進“體制內”,相比于吳用的梁山好漢很多都是小打小鬧,從思想上和諸葛亮的季漢差距就很大,最后吳用很有可能罵不過王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