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恒的目標,這種思想推到極端便是長生不死,無論秦始皇派遣徐福到海外尋仙訪藥,還是嘉靖皇帝整日不理朝政,沉迷煉丹,都是幻想有一天能夠長生不老,但最終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到了現代,社會環境比較穩定,科技日趨發達,人類對長壽甚至永生更加渴望,很多公司投入巨資對此展開了研究,各種養生保健產品也是層出不窮,但專注于中醫師承的古承教育認為,人的生命三分在治七分在養,生命就如同蠟燭在燃燒,是個不可逆轉的過程,永生是不可能的,但通過平時的有效保養,可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猶如一輛汽車,車主有良好的駕駛習慣,再加上平時維護保養,汽車的使用壽命顯然會比亂操的駕駛方式和粗糙維護的汽車要長。
古承教育專注于中醫師承,下面就為大家從中醫角度分享幾種會損傷身體,讓人短命的惡習。
一,不按時作息,陽氣不能潛藏
中醫認為人的最佳入睡時間是晚上十一點前,此時一陽來復,潛藏歸根,按時入睡可以保護陽氣減少損耗,對于生命來說就是歸根。
老子道德經曰: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歸根是何等重要,一個生命體如果沒有了跟也就沒了生命力,而對于人來說,使陽氣歸根的最好方式便是睡眠,睡眠也是養生第一大原則。
古人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道法自然,遵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與天地的運轉保持一致,故能度百歲而去,但現代人卻背道而馳,有了電燈照明,有了各種約了設施,人們早已習慣晚睡,很多人過了十二點還在耗散其真,長此以往,看樣虧虛,各種疾病也就應運而生。比如很多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女性,無論她們臉上涂再多的名貴化妝品,但皮膚看起來總是像蒙著一層灰,黯淡無光。
二,喜好寒涼
由于冰箱的普及,人們為了追求刺激的口干,喜歡各種冰鎮食品飲料,尤其是夏天頻繁地喝冷飲,這些都會嚴重損害人的脾胃陽氣,不急如此,夏天氣機宣通,人體內部反而會呈現陽氣較少的狀態,因此夏季反而要吃一些清淡溫熱的食物。
如果經常使用生冷食物冷飲,會導致脾陽受損運化不利,出現腹痛,腹瀉,乏力等證,喜食甜膩厚味,人體無法運化導致痰濕內生,濕為陰邪且重濁粘滯,阻礙陽氣運轉,過食辛辣又會使人精神亢奮,陽氣過于耗散,也會導致陽氣虧虛。
三,人造賊邪,夏天傷寒。
內經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風不但為百病之長,也是六淫之首,風邪侵犯肌膚體表導致表虛,其他邪氣就會趁虛而出,以寒氣對人的傷害最大,寒邪屬水能滅火,最傷陽氣,而陽氣就是人的生命。
冬季寒風凜冽,水冰地坼,萬物蟄藏,人體毛孔閉合為正常,如果暖氣空調溫度過高,反而會導致氣血耗散,到了春天便會得溫病。
而夏季陽氣外散,毛孔開泄,門戶大開,如果頻繁出入過低的空調房,毛孔不能正常開合,風寒之邪便會直入肌膚,若不及時排除寒氣,更會侵犯五藏六腑。
四,運動不當,得不償失
現代人崇尚生命在于運動的理念,身體不適或生病時往往認為是缺乏運動導致,于是開始定時定量、持之以恒地運動,但很多人并未從中受益,反而越運動身體越差。
中醫認為,動能生陽,也能耗陽,其運動的本質在于避免氣血運動堵塞,而不是一味超負荷運動,例如跑步,很多人出了一點汗覺得非常舒服,神清氣爽,但沒有適可而止,反而加大運動量,導致運動過后渾身無力,頭暈力乏,這就是沒有搞清楚人為什么要運動的原因。
另外運動屬生發,春夏兩季宜多,秋冬兩季宜少,且都要在白天,現代人很多都在晚上健身,看似彌補了白天的不足,其實違反了生長收藏規律,我有個朋友買了個跑步機,每天晚上跑步半小時,結果越跑頭發越少,后來停了一段時間,頭發又長了回來,這就是晚上陽氣潛藏,運動使陽氣耗散,白天不能充足地滋養頭發緣故。
五,房事不節,腎陽虧損。
現代人的性生活比以前多無數倍,這里有各種商家為了利益通過各種手段,如電視,電腦,手機,報紙等宣傳,也有很多偽專家的一派胡言,如某些專家言論,男人的精液只是一些蛋白質和酶,不怕丟失,喝點牛奶就補回來了,這是多么荒唐可笑之事,要知道精液可是創造生命的必備物質,豈是喝牛奶能補回來的,如果這么容易,人類早就能從無到有直接創造新的生命體了,器官重生更不在話下,很多絕癥都可以治愈了。
房事不節會使人的腎精虧損,精虧則難于固攝陽氣,接著導致腎陽虧損,表現為乏力,畏寒,腰酸背痛,皮膚差,女子宮寒不孕等。
六,物欲難止,壯火食氣
現代的主旋律是發展和消費,兩者都在不斷刺激人的欲望,欲望便是意識,而意識是陽氣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神,肆意的欲望都是邪火壯火,不僅會讓人耗散陽氣,更會蒸發精血。
素問-上古天真論: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疲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皆得百歲而動作不衰,減少胡思亂想就是養心,養心才是健康長壽之道,這也是全國各地長壽之人的經驗之談,比很多營養學家的馬后炮更有意義。
七,濫用西藥
當前國內醫院,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抗生素的濫用,現在很多人只要一生病,自己就先去吃一些抗生素,仿佛抗生素是太上老君煉制的仙丹,包治百病。
按中醫理論,抗生素氣性苦寒,會損傷人的脾胃陽氣,過量使用會導致胃寒,納差,嘔吐,腹痛等證,如果通過輸液的方式濫用,還會損及心臟,誘發各種心臟病。
八,濫用苦寒,中醫流弊
不知從何起,濫用苦寒中藥清熱養陰成了現代很多中醫的唯一信仰,以至于動不動就要滋陰清熱,方藥一開就是數月的量。還有某些廣告,如怕XX,就喝XX,里面的配料全都是苦寒之品,但現代大多數人由于生活習慣和飲食的緣故,即便上火也大多都是虛熱,而這種病癥越喝XX反而越嚴重,這也是有一種叫反復性口腔潰瘍的病久治不愈的原因所在,根本治療方式就是背道而馳。
古代名醫大家陳修圓提出寧事溫補,勿事寒涼,明代大家張景岳、李中梓都提出濫用寒涼的弊端,當代李可老中醫也說:陽虛者十之八九,陰虛者百無一二,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特別指出,運用苦寒瀉下之方時,病去即止,就得知苦寒,滋陰,瀉下等方藥當慎用,更不得濫用。
當前濫用清熱藥還有一大原因是醫生醫術不精,辨證不準,用滋陰清熱的方藥比較“安全”,雖然誤用沒有效果,但產生的副作用也具有隱蔽性,不容易突然發作,短期不會被發現,但長期則大傷陽氣,這就是現代版庸醫殺人不用刀的真實寫照。
以上幾點就是為大家分享的使人短命的惡習,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便可以減少我們的生命損耗,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古承教育專注于中醫師承,以后會繼續為大家分享各種中醫知識。學中醫,拜名師,找古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