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蒙響水溝的稻子熟了
這里的景色美如畫
東蒙響水溝的稻子熟了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當時光指向清秋,氣溫不冷不熱,衣著薄厚適中,讓人心生愉悅。
回想小時候,最喜歡這秋高氣爽的季節。藍藍的天空綴著片片輕若棉絮的白云,山水環繞間,我們這群孩子無憂無慮的縱情歌唱。腳下是松軟的土地,目光所及是金黃且沉甸甸的稻谷。走進稻田,就像墜入金色的海洋,閉上眼睛,仿佛嗅到熱氣蒸騰的白米飯散發出的陣陣清香……
如今的我,離開家鄉多年,近了城市遠了土地,每每端起米飯,總不免感嘆:為什么現在的米飯沒有小時候的香甜?仔細琢磨,是這顆顆米粒間少了故鄉泥土那特有的芬芳,少了年少時在谷場上和父輩喜獲豐收的儀式感。記憶中的稻花香,成了按部就班的一日三餐。
直到有一天,在東蒙響水溝,我又重拾“稻花香”。
辛丑年重陽節前夕,高兄、三哥應尹兄之邀,前往東蒙登高望遠,邀我作陪。高兄是臨沂文化界大咖,曾為宣傳臨沂、推介臨沂做出過巨大貢獻;三哥是一位古道熱腸、至真至善之人,兩位恩兄是我年輕時的領路人,幾十年來深受他們的教誨和關愛,因工作和身體的原因,已經有段時間沒見了。所以接到尹兄電話,我快馬加鞭,第一時間趕到響水溝。
東蒙響水溝背靠蒙山天蒙景區、東接云瀑洞天旅游區。山石、木屋、綠草、流水散落其中,姹紫嫣紅的格桑花、百日菊競相綻放。在色彩繽紛的花海接壤處,一片黃澄澄的稻田與其阡陌相連,秋風吹過,金色稻浪闖入眼簾,谷香四溢撲鼻而來,美好的田園風光讓人沉醉其中。
走進這片金黃,腳踏這松軟的土地,采擷一束稻谷捧在胸前,深聞專屬它的稻香,彎腰輕撫稻穗上那一顆顆飽滿的稻谷,全然忘卻今日幾何,任秋風吹拂著我黑黑的臉龐。
金黃的稻穗仿佛也感受到我內心的喜悅,似乎在追憶起幾十年前那個在稻田里肆意撒野的青澀少年,它們彎著腰,低著頭,默默的隨風起伏蹭著我的手掌,而此時歸來的我,青春已不再,歲月蹉跎中像極了這彎腰低頭的稻谷。
鄭漢農老師曾說:文化人就像稻子,昂頭挺胸的,其實腹中空空如癟子;而真正成熟飽學的,都是埋頭前進默不作聲的。
金黃的稻谷的確宛如成功者謙虛的楷模,豐收時節高光時刻,豐碩的稻穗因飽滿成熟墜彎了腰,因更知敬畏而慢慢低下了頭,這是一種智慧,亦是一種緣分,讓人們以隨然的心態待人生,以積極的態度化無常。
沉醉的思緒被性情直爽、語言明快的尹兄慢慢拉回,多日不見、兄弟情長,尹兄邊敘舊邊介紹起眼前這塊風水寶地:
這里就是東蒙響水溝,又名東蒙樂華田園綜合體,項目總規劃面積2.6萬畝,由山東東方佳園文旅集團投資,計劃總投資15億元,建設周期5年,是山東省重點項目。這個項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要求,以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保障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為前提,積極探索加快農業農村發展的新模式,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目標,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項目是去年4月份正式動工的,目前集中建設了3000畝的響水溝核心區。響水溝核心區以打造“花田水鄉”的思路,按照農文旅游、餐飲美食、農事體驗、親子萌寵、田園康養、研學度假六大功能業態布局。
目前景觀方面完成花海樂園、梅嶺、海棠崮、紫薇林等800畝的花海打造。花海樂園內有九大色系26個品種的牡丹園、12個品種的月季園、百合園、蒙山尖杜鵑園。其中蒙山尖杜鵑的存量極少,項目耗費大量精力在周邊百姓手中搜集,于項目區內栽植保護。
功能區完成萌寵樂園、親子農場、雙魚島、共享農園、垂釣園等項目的打造。萌寵樂園計劃引進羊駝、小鹿、水豚等小動物,可與小朋友親密互動;雙魚島上可撈魚摸蝦,可燒烤露營;共享農園可以讓從未干過農活的小朋友體驗一把做農場主的感覺。
特色農業完成山楂新品種示范園、高標準梨園、油杏園、大櫻桃采摘園等6個園區的建設。山楂新品種示范園引進了俄羅斯多肉、日本蝦夷等24個山楂品種,果實顏色、形狀各異,可觀賞、采摘、學術交流。
下一步規劃建設響水溝風情小鎮、高空玻璃漂流、湖畔樂園、兒童主題樂園、山地卡丁車、觀光小火車等項目。
徜徉于景區,春季陌上花開,賞百花齊放;夏季戲水摸魚,湖畔樂園是孩子快樂的天堂;秋季碩果累累,采摘山楂、柿子、漫山遍野的海棠果,在田里燜紅薯、芋頭、土豆,乘興而來,滿載而歸;冬季可約上三五友人來吃一頓特色火鍋,大雪時原野寂靜無聲,躺在民宿的房間內,看孩子們打雪仗,看紅梅傲立綻放。
聽著尹兄的專業介紹,我仿佛看到在稻谷生命歷程感染下,幻化出的又一層深刻感受:幾十年前,我義無反顧的走出了家鄉,當成為住在鋼筋水泥里的城里人以后,骨子里卻從沒敢忘記自己就是一位農民,土地情結一直縈繞在心頭,從來不敢忘卻。多年以后的今天,當我以城里人的身份重新走進這邊金黃的原野,心中涌起的是無限的感慨,感到的是由衷的踏實。這片讓我生于斯、長于斯的熱土此時風景如畫、稻米飄香,承載起當地農民太多沉甸甸的希望,農民們最美的最開心的時刻總會和金色的秋天不期而遇。
響水溝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精心勾勒出粗細不均的線條,匯成一幅五彩繽紛的絢麗美景,此時此刻,唯有按動快門,讓一幅幅田園風景定格,讓這份美好永恒!
翟小鋒2021年10月13日寫于東蒙響水溝 感謝夏悠悠潤色校對
翟小鋒多媒體攝影工作室
翟小鋒攝影多媒體工作室簡介
掌握和運用新媒體技術,通過影像實現并掌握內容策劃與制作、信息網絡的傳播與互動營銷等知識結構體系,培養服務于網絡公司、廣告公 司、影視傳媒、新聞單位、教育推 廣、學校(網校)、景區、企事業單 位的信息化宣傳、咨詢策劃、展示展 覽、文化傳播等崗位急需的復合型專業技能型人才。
———臨沂職業學院·翟小鋒攝影工作室———
翟小鋒簡介:中國民進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委員會榮譽副會長;臨沂旅游攝影家協會會長;曾與本山傳媒合作《鄉村愛情》系列、參與電影《枕邊人》、《撞邪31號》等拍攝,瓷板攝影作品被日本、韓國、臺灣等國家地區收藏。出版發行攝影作品集《大地母親的恩賜》,多次受邀到省內外高校、企事業單位進行攝影講座,目前從事企業文化、媒體宣傳、影像藝術、產教共融等相關研究工作。
分享給第一個想到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