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敗于夷陵之戰?
如果說關羽在荊州發動的襄樊之戰失利是喪失了劉備率領的蜀漢帝國優勢局面的話,那么后續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可以說是徹底葬送了蜀漢針對曹魏以及東吳的所有優勢。那么劉備為何會敗于夷陵之戰呢?
劉備兵敗夷陵
首先劉備敗于夷陵之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輕敵以及準備不足,蜀漢章武元年七月,劉備率軍以大都督吳班和將軍馮習為先鋒,首戰直接在巫山打敗了東吳方面的守將李異,戰勝后急速行軍將戰線推進至秭歸,同時沙摩柯為首的五溪蠻族支援也抵達,這時候劉備先鋒軍人數已經達到了五萬多人。而后在陸遜上任前劉備軍在多次小規模戰役中取得了不小的勝利,但是求勝心切的劉備隨時都在留意曹魏方面的動靜,為了防備曹魏偷襲,劉備特派鎮北將軍黃權率軍駐扎在長江北岸。
劉備發兵伐吳
與此同時劉備并不滿足眼下戰果,于是又派出了吳班和陳式率領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協防吳國水軍。此時劉備率領的蜀軍已經從秭歸打到了猇亭,一路上勢如破竹,吳軍根本擋無可擋。屆時孫權聞訊派出諸葛瑾求和,劉備不理在猇亭安營扎寨。此時蜀軍已經深入吳國境內三百公里,陸遜見蜀軍勢大便扼守要地,堅守不出。
東吳都督陸遜
劉備率領的蜀軍和陸遜率領的吳軍就這樣對峙了整整六個月,蜀軍營寨直接從巫峽至夷陵一帶搭建了數百里,這時候的蜀軍無論士氣還是糧草都出現了問題,為了能夠盡早結束戰爭劉備派出大將馮習、張南、趙融、傅彤等在吳軍陣前挑釁。陸遜對于蜀軍的挑釁依舊無動于衷,最終劉備因酷暑到來不得不將營寨全部設立在深山之中,依溪傍水,等待士氣恢復之后再與東吳決一死戰。可是誰曾想由于山路曲折,后勤保障過于艱難,而劉備軍又扎營百里,最終被陸遜一把火燒個精光。
火燒連營
為何劉備夷陵戰敗后蜀國一蹶不振
夷陵一戰蜀國真正的損失在左艦看來是君主劉備的死亡,劉備病死白帝城之后對于蜀國的士氣打擊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雖說劉備的兒子劉禪在后續的日子中也對諸葛亮唯命是從,但是一個守成之主都做不好的劉禪又如何能和雄心進取的劉備相比。
蜀漢后主劉禪
至于夷陵之戰中損失的將士以及謀臣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只能算得上雪上加霜,讓蜀國的境地因為劉備的逝世變得更加艱難。諸葛亮即使如何北伐曹魏,如果派兵,他都僅僅只是一個丞相而已,所以后期蜀國的局面就變成了皇帝不急丞相急的局面,北伐失敗也就變得理所應當了。
蜀漢丞相諸葛亮
如果換成諸葛亮來指揮夷陵之戰結果會如何?
在左艦看來,即使夷陵之戰蜀國方面軍統帥有劉備換成了諸葛亮最終戰敗的結果是不會改變的,首先夷陵之戰中陸遜自主放棄前線所有陣地然后利用夷道和猇亭一帶險峻的地帶阻止蜀軍進一步進攻。這一點諸葛亮首先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其次當時曹丕篡漢,劉備身為皇室宗親不討賊而攻吳,在政治導向上就十分不利了,這一點換成諸葛亮也一樣。
曹丕篡漢
所以即使換成諸葛連來率領蜀軍伐吳,結果上基本不會出現任何改變,唯一改變的也僅僅只有蜀軍損失大小而已。就像陸遜說的那樣:“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辈还軗Q成誰來結果都一樣,而且蜀軍在此次伐吳中兵力優勢并不存在,雙方差不多都是五萬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