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有風有雨,是秋天的風雨,充滿了蕭索意味。偶爾駐足,展望景致,一時感慨無限,萬般滋味上頭。人生匆匆忙忙,到底擁有的,又有些什么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答案不會。或許,這本就是命運可愛的地方。
同一
《旅舍遇雨》
【唐】杜荀鶴
月華星彩坐來收,岳色江聲暗結愁。
半夜燈前十年事,一時和雨到心頭。
這首《旅舍遇雨》又名《旅館遇雨》,作者杜荀鶴(846年—904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相傳為杜牧出妾之子,實際上并不是。曾于九華山苦讀,與顧云、殷文圭等為友。大順二年(891年),登進士第,可惜身處晚唐,抱負難施,“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自敘》)。
“月華星彩坐來收,岳色江聲暗結愁”,寫雨夜場景,以景襯情,凸現詩人內心凄苦與悲愁。坐來:坐有無緣無故的意思,頓時、頃刻,韓愈《春雪間早梅》詩:“玲瓏開已徧,點綴坐來頻。”突然之間,月亮收斂了光華,不再皎潔,星辰藏起了風采,不再璀璨;高山低沉,失去艷麗,江水暗啞,愁緒叢生,郁積心間眉上。
詩人選擇了幾個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無論是月是星,還是高山是大江,在雨水來臨之前,形態各異,都失去了各自的風華。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雨前烏云密布,這些尋常景象產生一定的變異,卻在滿腹心事的詩人心底里“暗結愁”。這個“暗”字很奇妙,何謂“暗”?不能與人言也,這樣就為下面的詩句產生奠定了基礎。
那么,如此簡單的“暗結愁”三字,真的就是這樣的簡單嗎?當然不是。這實際上是長年累月積攢之下來的,在這里沒有明確出現的“烏云”或“風云”,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詩人人生際遇中的諸多不順或坎坷。這些東西,是自然的,也是社會的。人心叵測,便是如此。
“半夜燈前十年事,一時和雨到心頭”,寫江湖漂泊之苦,“和雨”湊合在一起,就像烈酒上了頭。夜半三更時分,室外漆黑如墨,一燈如豆,孤苦伶仃端坐于燈前,耳聽窗外傳來的風雨聲,回首過去十來年間的諸多往事,就仿佛跟隨著那些雨水流淌過來一般,一時之間自然而然地全部涌上心頭。
在這里,時間點很巧:“半夜”,正是讓人心思惶惑的時辰,也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抒情的節點。更加增添氣氛的是,室外風雨交加,室內孤燈搖曳,如此“良夜”,一人獨坐,真正是會在內心里涌現一股濃郁的“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的感慨。
實際上,詩人十年漂泊,肯定是諸事不會順風順水的,其內心深處當然會郁積著深厚的不甘與凄苦,只是無從述說,也無人傾聽。這些東西平常就擱在那兒,沒有什么大不了,但今夜似乎非同尋常,風雨忽然成為一個導火索,勾引起他心底的情緒,突然爆發出來。
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中,有意或無意觸發了詩人的情思,從而很好地渲染出一種壯志難酬,身世落魄的悲憤心理。詩人牢牢把握住“景生情,情生景”的這個特質,寫景抒情之際,無不融入真心實意,使得全篇雖無一字句有埋怨之意,卻使人讀來滿首皆是愁苦之情。
縱觀本詩,基調是低沉的,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息,令人感覺不是很舒暢。這與詩人巧妙地布局有關,以天地的闊大為幕布,把個人身世置于其中,愈見命運無常、人事反復。在洶涌的社會浪潮兇殘而猛烈的沖擊之下,任何抱負都必將顯得微小而渺茫。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