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作為一個朝代的亡國之君下場那是十死無生的,畢竟能夠推翻自家王朝的除了農民起義之外就是前朝余孽了,甚至很多農民起義都是打著前朝余孽的旗號來進行起義的。所以無論哪個朝代的統治者別說前朝王孫貴族了,甚至連前朝的軍中將領都想殺個干凈,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鞏固自己的統治。
(蜀漢后主劉禪)
不過萬事都有一個意外,而這個意外的創造人就是我們熟悉的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后主劉禪。對于劉禪大家最直觀的評價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確實在蜀漢政權后期劉禪作為一個君主,為諸葛亮分擔的壓力實在太小了,除此之外自身也缺乏一定的魄力,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懦弱的性格為其一生盡享榮華富貴埋下了伏筆。
(三國梟雄劉備)
劉禪是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好不容易生下的孩子,所以對于中年得子的劉備而言,劉禪無疑就是一個寶貝疙瘩,再加上后面有了諸葛亮的加入使得劉備勢力在短期內得到迅猛的發展。這也為劉禪青年時期過上優渥的生活奠定了基礎,不同于沒事就帶領兒子上戰場的曹操,劉備從來沒有帶領劉禪上過戰場,所以劉禪也更沒有體驗過他父親劉備體驗過的沖鋒陷陣,斬將殺敵,大多數時間劉禪也是在深宮之后百般無聊的看著書以及搗鼓一些太監呈貢的小玩意。
(三國時期的曹操)
不過自從劉備病逝白帝城之后,蜀國內部的問題就逐漸顯現出來了,首先劉禪和諸葛亮領導下的蜀漢政權人才十分匱乏,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諸葛亮給左艦的感覺是嚴重缺乏內政治理能力。在沒有打下益州之前,諸葛亮說益州是天府之國,結果拿下之后又說益州疲敝,這難道不是自相矛盾嗎?不過這也證明了諸葛亮接手后的益州國力有限,如果長久耗下去肯定不是曹魏的對手。
(蜀漢政權丞相諸葛亮)
只不過接下來諸葛亮的多次北伐為了取得發展突破口都從根本上加劇了蜀國的“疲敝”罷了,而也為接下來曹魏滅蜀提供了一些助力。蜀國戰敗之后,相比較其他蜀國降將劉禪的待遇可以說是最好的了,投降之后的劉禪被送往了洛陽,沒過多久更是被封為了安樂縣公。可以說劉禪是三國中除了劉協之外過的最好的階下囚君王了。
(劉禪投降曹魏)
而且更讓人嘆服的是,即使是曹魏集團和司馬氏集團在爭奪權力最激烈的時候,劉禪依舊能夠置身事外,甚至還能從容應對曹魏以及司馬氏的威逼利誘。至于后來司馬氏徹底擊敗曹氏掌控大權之后,為了能夠穩固權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大殺特殺”。不過因為當時司馬昭株連的人數太多,到最后司馬昭已經誰都不信了,甚至有幾次蜀漢遺孤的劉禪都上了司馬昭的必殺名單。
(司馬昭)
僅僅用了三個字,劉禪讓司馬昭放下了戒心!
面對可能發生的危險,劉禪也是心知肚明,畢竟自己的處境實在太糟糕了,于是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劉禪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住所名字換成了“中山寨”,而負責監視劉禪的探子也第一時間匯報給了司馬昭。司馬昭在聽后也算是長舒了一口氣,沒有再對劉禪動殺心,劉禪也因此享年64歲,平平安安度過了自己的一生。你們認為為什么這三個字會讓司馬昭放過劉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