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每年和祖國母親一起過生,從警34年的我滿六十了,多么舍不得脫下這身警藍的制服啊!”“古話說,三十而立。今天就是我30歲的生日,我想告訴祖國母親,守護國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寧,永遠是我神圣的職責。”
10月1日,記者從江城警營獲悉,全市公安機關共有128名民警、73名輔警在節日的歡樂氛圍中迎來自己的生日,他們有的還堅守在國慶安保的執勤崗上,心潮起伏的他們,共同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守護居民平安的“四姑娘”
“生日快樂!節日快樂!”清晨,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分局東亭派出所東亭社區片警雷亞紅的手機“叮咚”個不停,問候、祝福微信連續不斷,不少來自居民。參警23年,扎根東亭社區23年,居民對她贊不絕口。
特殊的生日,她選擇堅守在崗。上午,她來到長期幫扶的獨居老人韓婆婆、胡婆婆家中,送去自掏腰包買的慰問品。她坐著來跟兩位老人談心,回憶過往,讓婆婆的屋里多了好些歡笑。韓婆婆說:“四姑娘,當年我給派出所所長提議,要讓負責任的你一直留在這里,結果沒想到我的要求得到滿足了,卻耽誤你的進步了。”
“哪里哪里,有您們的支持,我在社區干得很開心。”她說。
從居民家回到社區警務室時,雷亞紅突然發現社區群干為她準備了生日蛋糕。社區書記王學麗說:“我們沒給你打招呼,就是要給你一個驚喜!”
小時候,雷亞紅迷上了熱播劇里的“便衣警察”。生長在警察家庭的她,盼望著自己也有一身讓人肅然起敬的警藍。心里的這顆種子悄悄生根、發芽,終于枝繁葉茂,頂起一片天。
剛入警當得到自己即將做一個小小的片警時,她心里也曾有些迷茫,像是從云端的美夢墜入繁瑣的油鹽醬醋一般。
“和群眾打成一片,你會找到意想不到的樂趣!”老同事熱情引導。
“放下自己的架子,多走進群眾噓寒問暖做實事!”領導傳授好方法。
東亭社區始建于1985年,73棟樓房、4600戶15000多個居民。隨著時代變遷,社區不少年輕人在外置業,小區里剩下很多獨居老人。居民韓婆婆家中子女就總不在身邊,一遇事情的確需要一個照顧的人。“我的銀行卡掉了,養老錢都在里面,要是被壞人取走了,可麻煩了。”一天,老人急匆匆地找到警務室不知道怎么辦。當天休息的雷亞紅接到老人的電話,二話不說,趕到社區陪著老人來到開戶銀行,填表、登記、排隊,直到把卡補辦好,確認存款一分未少。
“以后我有事只找你,你就是我四姑娘!”老人笑顏大開。
“四姑娘,你又在加班了?”“四姑娘,社區平安離不開你!”
每次聽到這特別的稱呼,雷亞紅心里都暖化了。把社區當家,居民就把自己當家人。為筑牢安全防火墻,她組建社區“打更人”隊伍——“東亭社區七寶巡邏隊”,從7個老人參加,發展到400多個老人參加,成為社區獨特的夕陽風景。她全力打防電詐,1名女大學生要匯1萬元到騙子賬戶,她趕到柜員機前成功攔截。
“每年我都很期待這個特殊的生日。輪到值守上崗,辛苦但卻有一分自豪!”
而立之年他有個心愿
常言道,三十而立。生于1991年10月1日的林仰彬當天正好滿30歲,他從警6年了。加入漢警隊伍2000多個日日夜夜,第一次出警、第一次值班、第一次抓人、第一次收到錦旗……,經歷過的汗水,收獲過的幸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不自覺地一幕幕回放。“生在幸福的時代,90后的我無悔守護祖國、守護人民的選擇!”
在一線所隊,他常會遇到危險。2019年夏的一天,位于上海所轄區的一家老飯店起火了,他和戰友王革宏聞訊趕赴現場協助救援。烈日頂頭,酷熱難耐,火場情勢復雜,現場人流車流交織,為保證消防救援和周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們當即配合控制車流,利用警戒帶將圍觀群眾隔離開來,不知不覺全身濕透。“你們辛苦了,擦擦汗吧!”一個年輕小伙子突然遞上一包紙巾。林仰斌著實被感動了,原來自己的每次辛苦付出都被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這讓他更加堅定火熱的入警初心。
來到機關工作,協助處理信訪投訴時,一個婆婆要求將不屬于公安管轄的案件立案,他聯系公司的法務,析法明理,讓進門吵鬧不休的當事人認識到自身行為的不當,并聽從建議到法院自訴侵害公司的當事人,維護自身權益。并非法律本科畢業的他爭分奪秒拼湊碎片化時光,奮力備戰法考,從零開始,上網課、刷題庫,強記憶,硬是在一年半的時間里搭建起法學基礎框架,順利通過司法考試。
在特殊的生日里,林仰彬特別想對自己說:“未來的征途上,我將繼續立足崗位,以夢為馬,奮勇前行,擔當使命,為平安武漢建設貢獻自己最大力量。”
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很自豪
國慶當天滿21歲的輔警盧文慶,是漢警隊伍里有“國慶生日”的最小一位,她加入警隊剛半年時間。
當生日遇見了國慶,與國同慶,盧文慶說,有一種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無比自豪的感覺。她把這當成一種榮幸,一種責任。牢記入警初心,不忘職責使命,維護轄區平安,這也是她獻給祖國最好的禮物。
她時常參加重點部位執勤。一次,一位情緒特別激動的群眾喋喋不休地大聲吵鬧,盧文慶沒有膽怯,上前耐心細致的了解并勸慰,告知期解決問題的途徑,還陪同當事人一起到相關部門處理,然后才離開。作為一個新手,她努力地學習與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努力使工作更加嚴謹,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真正做好一個助手。
輔警也是警。穿上制服,常常被老百姓稱為“警察同志”,她感到光榮和神圣,因此也更加努力地錘煉自己正義、勇敢、奉獻、智慧的精神和品格。
這個節日告別警藍很不舍
這個國慶節是東西湖區分局女警郎惠靜60歲的生日,也是她光榮退休的日子。談起自己的從警生涯,她眼里閃著淚光:“干了一輩子公安,種種回憶難以忘懷。”
1961年國慶節,郎惠靜的出生給家庭帶來許多歡樂,父親想給她取名“國慶”,又覺得偏男性化,于是給她取了個“慶慶”的小名。作為一名女性,她與公安政工結下不解之緣。1987年12月參警時,第一個崗位就是武漢市公安局治安處政治處,自此之后多次轉崗,但一直從政工工作,從政工干事到政治處主任,逐步成長為一個優秀的政工干部。
“政工需要孜孜不倦地奉獻、默默無聞地付出。”郎惠靜說。在治安處,年輕的她每天守著值班電話、收文發文、清理檔案,不能像同事一樣沖鋒在一線,她卻干得甘之如飴。2000年,工作成績突出的她走上領導崗位,就任市公安局紀委政治處協理員,兩年后又來到市局押運公司任政治處主任,雖然崗位越來越重要,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參警初心。單位招押運隊員,她負責組織考試、考核,同事干出了成績,她撰寫請報報獎的材料,為了凝聚團隊,她組織各類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并請藝術家創作歌曲,編排成舞……
在機關干了20多年,郎惠靜一直想去基層一線體驗一把。2012年押運公司面臨改革,需收歸國資委管理,郎舍不得一身警服,要求到東西湖區分局金銀湖派出所擔任一名基層民警。50多歲的女同志扎扎實實學基層業務,很快成了“多面手”,有人勸她換個清閑的崗位,她卻笑著說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從警生涯能在一個實戰單位開始,在一個基層單位結束,我覺得十分圓滿!”這個節日她把警服熨了又熨,當對著鏡頭拍下告別照時,心中萬分不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