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自編自演自導了一幕丑劇,也就是所謂炸毀南滿鐵路。他以這個為借口,對中國的沈陽和南滿的幾個城市,突然發起襲擊,利用當時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一夜之間占領了沈陽城,隨之也占領了東北三十多座城市。“九一八事變”也成為日本大規模武裝侵華的開始,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從這一天就已經正式開始。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中華民族開始全民族抗戰。1938年10月12日凌晨,日軍在大亞灣登陸。21日廣州淪陷。11月22日,日軍再次在大鵬灣登陸。26日,深圳鎮失守,隨后寶安縣城南頭也失守。由于兵力嚴重不足,日軍在1938年底到1940年初,只是偶爾攻占駐扎深圳,一直未站穩腳跟。
日軍在大亞灣登陸
1940年6月,日寇又占領了寶安南頭和深圳鎮,為進攻香港作準備。1941年底,日軍侵占香港后,深圳鎮和寶安縣南頭城再度被日寇占領,由此,日寇開始了對南頭古城長達4年的駐軍與奴役。
淪陷時的深圳火車站
日軍占領下的深圳地區,經濟受到嚴重破壞,社會建設基本停滯,日軍的暴行成為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空襲炮擊寶安
在登陸大亞灣之前,日軍就已經對寶安縣有所行動。1937年9月,日軍三艘軍艦在逼近寶安海面,企圖登陸,并炮擊寶安守軍,后無果而撤走。根據寶安縣縣長發給省政府的電文,在1938年2月到5月間,日軍多次派飛機、軍艦襲擾寶安,向西鄉、平湖、洪橋頭等地投擲炮彈,使得多名平民殞命。
開向大亞灣的日軍軍艦
1938年3月13日,日軍一艘艦艇在固戍海邊一千多公尺間游蕩,擄掠了三艘貨船、漁船,并用機槍掃射船只,一名漁民身受重傷;16日,日軍軍艦向馬鞍山發射炮彈二十余發,寶安縣守軍還擊。從日軍侵擾寶安沿海以后,寶安海面無一天安寧,百姓生計大受影響。
30年代的西鄉一帶地圖
3月30日上午十點二十分許,日軍一架飛機向馬鞍洲投擲炮彈四枚,海邊的軍艦同時炮擊,西鄉第三約鐘靈坊被一炮彈擊中,一名婦女被炸身亡;5月9日下午七點二十分,日軍軍艦再次炮轟西鄉,導致多處建筑損毀,一名婦女身亡,四名平民受傷;12日下午三點四十五分,日軍一架飛機轟炸平湖火車站,投擲炮彈四枚,三位婦女一位男孩被炸身亡,一男工一女孩兩男孩受傷。
民國時期的平湖火車站
在寶安地區淪陷之后,日軍繼續對寶安縣進行轟炸,意圖摧毀抗日力量。1938年10月,日本飛機轟炸深圳墟,炸沉了一片街;1939年春節,日軍飛機轟炸深圳河上羅湖橋和深圳墟上大街、鴨仔街,炸死百余人。布吉、龍華等地均遭受過日軍的轟炸。
日軍轟炸布吉站
根據《日軍侵略廣東檔案史料選編》統計,1939年,寶安縣死于空襲的有100人,傷150人;1940年死7人,傷9人;1941年死5人,傷10人。
屠殺寶安縣人民
日本占領寶安縣后,對寶安縣的百姓進行慘無人道的屠殺,機槍掃射、砍頭、剖腹、火燒、水溺、活埋等手段都用在了平民身上。1938年日軍第一次占領南頭后,日軍強占大量民房,并對百姓實施了暴行。
1941年6月,深圳邊境上的日軍
日軍在義學街門口一次殺了19多人,又在一甲村的大榕樹下一次殺了數十人。根據《抗戰時期南山區人口傷亡與財產損失調研報告》記載,距離南頭城1.5公里有個叫亂墳岡的地方,即現在的荔香公園,日軍占領南頭期間,在此殺害的百姓至少有500多人。在新圍小學(今西麗小學)的操場上,日軍一次性殺害被懷疑為游擊隊員的過路百姓與當地百姓300人,當時整個操場血跡斑斑,尸首成堆。
日軍在南頭城護城河上
1940年,日軍在后海一帶修建了后海機場,派重兵把守,對周邊的百姓及過境的百姓隨意殺害。據南頭城的黃發老人講述,在現在深大的荔枝園內,有40人被日軍殺死。而深大的文山湖當時也是日軍刑場,在此被殺的抗日志士和平民至少在500人以上。
1949年地圖上仍標有日軍修建的后海機場
在后海機場旁邊有個“麻癩村”,日軍認為此村有人害過麻風病,在1941年11月將全村30余間瓦房全部燒毀,部分沒有逃出村子的村民也被燒死。“麻癩村”就是現在粵海門村,其舊名為“麻瀝(癩)窩”。1948年前后,有龍華姜頭、觀瀾河背等地的村民遷居至此,建立起了現在的粵海門村。
1866年新安縣全圖中的麻瀝窩(粵海門村)
1942年8月,日軍在沙井制造了大王廟慘案。當時沙井民團南團駐扎在大王廟,日軍包圍大王廟后,采取欺騙的手段擒獲了18名民團隊員。日本人用一條鐵線逐一穿過18人的鎖骨,之后用機槍掃射,18人當場死亡。
日軍在香港的暴行
除了上述的慘案,當時日軍幾乎在寶安縣各地都留下了血案。此外,當時屬于惠陽縣的龍崗橫崗等地,日軍都犯下滔天罪行。日本在大亞灣登陸后,壩光等村子的人便組織武裝反抗,但日軍報復心很強,因為村民的反抗,壩崗、鹽灶等村100多人被日軍殺害,500多間民房被燒毀。
南頭第一次淪陷時城內游擊隊與日軍交戰
有一次,日軍的一輛軍車在橫崗開往深圳的途中被炸,日軍在六約村展開了瘋狂的報復,不少村民死于日軍的酷刑之下。
日軍入侵深圳后,設在深圳鐵路附近的收容所
寶安淪陷期間,寶安縣的百姓哪怕逃過日軍的屠殺,也逃不過日軍的奴役,許多女性同胞更是受到日寇的強奸、輪奸。日軍強迫寶安百姓為其搬運物資、修橋、筑路、修機場、建碉堡、挖戰壕等。日軍稍不如意,便對民工進行毆打。高強度的勞作以及殘酷的折磨下,許多百姓相繼累死、病死甚至是被打死。
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根據1938年12月3日香港《工商日報》的報道,1938年11月,日軍撤離深圳的時候,將墟內商戶鐵閘、鐵門、及其他五金類搜掠一空,用車輛數十輛將搶到的財務運往南頭的軍艦,轉運回日本;12月1日,南頭日軍撤退時,縱火焚燒,而漢奸、地痞乘機搶劫。深圳墟經過日寇的蹂躪后,滿目瘡痍。
日軍轟炸布吉站
1938年日軍攻占南頭城后,為了修筑工事,強拆房屋1000多間。1940年六七月間,南頭鄉民分段挖毀寶深公路,之后日軍惱羞成怒,拆毀南頭城及附近村子的民房約4000間。同時,因為大涌橋在1938年被我游擊隊燒毀,為了修建沙河橋,日軍拆毀南頭城內大多公共建筑,包括新安縣衙、西門內外的天妃廟、城隍廟、三官堂,將椽檁木材與墻磚、柱礎悉數運往西麗修建沙河橋。
直到日軍投降前,南頭城基本已成廢墟。
第一次收復南頭后的新安縣衙
(南頭二次淪陷后,縣衙蕩然無存)
除了深圳墟和南頭城,沙井的云霖墟、松崗的廟前街都被日軍燒毀,百姓流離失所;赤尾村共有575建房屋被毀,皇崗村村民房屋被拆,環慶村房屋有260多間被破壞,許多房子的材料都被日軍拆去建橋或做燃料使用。梧桐山上的恩上村多次遭到日軍掃蕩。1942年冬,日軍對恩上村大規模掃蕩,鬼子看到恩上村貼滿看了抗日標語,惱羞成怒,便將全村的房屋全部燒毀。
恩上村
日除了民房,寶安縣的許多歷史古跡遭到日軍的破壞。日軍打到沙頭時,因為車公廟旁有條涵道阻礙了行軍,便將車公廟拆除建了一座通行橋,從此車公廟變成了殘垣斷壁。1942年11月,日軍拆了皇崗的思田公祠、靈王古廟、吉龍神棚、吉龍靜遠堂等建筑去修路。此外,沙尾的溫氏宗祠、莫氏宗祠、洪圣廟,沙嘴的歐氏宗祠,下梅林的三圣宮,赤尾的林氏宗祠等建筑都被日軍拆毀。
不知何人在車公廟舊址建了一個迷你的車公廟
龍崗、橫崗等地的一些文物也被日軍破壞過。1943年,日本兵曾經沖進鶴湖新居進行搶掠,羅氏家族的一些族人躲到了望樓,日軍發現后便放火燒了望樓;在日軍掃蕩橫崗茂盛世居時,何氏族人緊閉大門,而圍屋的圍墻十分堅固,日軍久攻不下,在炮火中,茂盛世居內的兩棟西班牙建筑轟然倒塌,下天街的房屋也被燒毀部分。
抗日戰爭期間,寶安縣人民被迫流離失所,大量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整個寶安的社會發展完全停滯,文化教育事業、衛生事業遭受毀滅性的破壞。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寶安縣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致使百業蕭條、經濟衰敗、社會倒退。
1945年10月6日大公報報道深圳受降事件。
@ 南方都市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取得抗戰的偉大勝利。10月3日,深圳日軍舉行投降儀式,新一軍孫立人部受降。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加入交流群
讓我們一起來談談深圳歷史
2021-09-03
2020-07-07
2021-01-21
資料來源:
《民國時期深圳歷史資料選編》
《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在深圳地區暴行研究》
《重走東縱路:那些年,深圳土地上的血淚與榮光》
《中國共產黨深圳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