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科幻小說作家星新一有兩部作品《人造美人》和《喂——出來》在中國出版。我首先選擇了創作時間更早的《人造美人》閱讀,這是一部匯集了39個短篇作品的合集。在這部作品中,有些故事是科幻特色比較鮮明的,充滿對科學技術的展望;有些故事是通過藥劑等實現不可思議效果的,在我看來更具魔幻色彩;有些故事是目前科學技術已經實現的,更具現實探討價值。星新一通過簡短的文字,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意趣盎然、富有想象力、甚至還蘊含著一點哲理的神奇故事。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工作壓力比較大的讀者,作為午休等閑暇時間的閱讀選擇。每天讀這本書中的一兩個短篇故事,不用花很長時間,又可以在閱讀時得到放松。
【日本】星新一 著《人造美人》
對于星新一這個名字,很多讀者或許和我一樣會感到陌生。但當我看到“《名偵探柯南》中的工藤新一之名取自他的名字”時,瞬間讓我對他提起了興趣。在看過《人造美人》中,關于他的生平簡介和科幻文學閱讀推廣人寫的推介文章后,尤其是看到他表示:“為了創作出好作品,即使奉獻自己的靈魂也在所不惜”,以及他以“意中生羽翼,筆下起風云”表達對創意的重視,這些都讓我對他的作品更加充滿期待了。
日本科幻小說作家星新一
《人造美人》既是這本合集的書名,又是整本書中第一個故事的名字。這個故事讓我對星新一的作品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初印象。故事中的人造美人是一個由酒吧老板出于個人興趣愛好制造出來的、只會簡單對話和喝酒的美女機器人。酒吧老板把她喝進去的酒進行回收,這樣的行為從經濟的角度考量很合理,但明顯有安全隱患,也因此導致了故事的悲慘結局。整個故事很短,最后的情節走向令人感到挺意外的。
《人造美人》書中配圖
因為對人工智能很感興趣,我曾看過幾本相關領域的書,所以看到這個故事中對人造美人的描寫,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開發的美女機器人“ERICA”。據我所知,人形仿生機器人比機械型機器人制作工藝更講究、造價也更高,不過也更容易令人產生親近感。而《人造美人》中的美女機器人不僅會說話,還可以喝酒。
石黑浩和其開發的“ERICA”
之前,曾看到有評論認為星新一的科幻中科技元素不足。不過,看完《人造美人》,就這個故事的創作年代來看,感覺它已經夠科幻了。仔細想來,會講話的機器人本身就難造,畢竟智能語音是近幾年依靠大數據才發展成熟的。而僅喝酒這一點,實現模擬喝東西的動作不難,但能真將液體喝進去的機器人目前有沒有我都表示懷疑。更別提要想實現喝不同的酒,還可以從不同的塑料管流出,設計起來恐怕更復雜。因此,我覺得這個故事中的科幻在創作當時還算幻想,而現在可能離完全實現更近了。
《天外來客》是一個很有諷刺意味的故事,可以用一句網絡流行語簡單概括:小丑竟是我自己。一個外星人來到地球,負責不同領域的人想出各種辦法討好他,卻始終無法打動他。原來,他只是來地球做直播,讓他們的人看看地球人的新奇想法和風俗習慣。
《附身計劃》是一個有點魔幻色彩的故事,在見識過一系列被各種動物附身的效果后,“我”提出想看看被動物附身的過程。雖然研究所所長滿足了“我”的要求,但故事結尾“我”喝的恐怕是已經被狐貍附身的所長遞來的一杯尿。
《秘密樂趣》是一個有點可笑的、關于套路與反套路的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男人每天給妻子下藥,然后趁妻子熟睡后去酒吧喝酒。平時白天男人都故意遠離那個晚上喝酒的酒吧,偶然一次發現那個位置根本沒有酒吧。回家后男人才得知,原來妻子給他準備了一個腦袋一挨上,就會令他夢到去酒吧喝酒的枕頭。
《無微不至的生活》感覺是在調侃智能家居。人都死去10個鐘頭了,智能家居的各種設備還給他洗澡、做飯、送他上班。不過這個故事又有一種很真實的感覺,因為現在個別智能設備確實會犯一些類似的、比較低級的錯誤。
《生活維持省》像一個生存游戲,在其中享受幸福生活的所有人,都需要遵循政策規定隨時準備接受死亡的到來,包括負責執行結束別人生命的、生活維持省的人都難逃死亡命令的突然降臨。
《幸運鈴》是一個絕處逢生的故事,一個男人一直在期盼中獎,堅持了10年卻始終未能如愿。最終,當他買來第二個幸運鈴,想試試是否因為第一個幸運鈴是壞的所以才無法中獎時,才得知原來第一個幸運鈴就是帶給他幸運的中獎商品。這個故事很有現實寓意,揭示著我們追尋的幸運或美好也許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換個角度我們就會發現。
《被熱戀的男人》也是一個有點魔幻色彩、又很荒誕的故事。中年科學家發現自己浪費了青春,突然想談一場戀愛,于是他決定配制攝魂藥。攝魂藥雖然配制成功了,但幾次試用都意外灑在了目標女性之外的其它物質或人身上,又由于藥效會持續半年之久,給科學家惹來一堆啼笑皆非的麻煩。故事中也提到,“攝魂藥說穿了,其實是一種違反自然法則的東西,所以遭受懲罰也是在所難免的。”甚至到故事結尾,科學家想把這種藥扔掉都很難實現,最后竟然被一個婦人用在了科學家身上。從攝魂藥配制成功起,科學家分明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期待的與美女熱戀沒實現,還給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無盡煩惱。
《身份識別機》中的核心產品是一個現在看來已經可以制造出來的身份識別設備。故事中人類過于依賴這種設備,導致親人、朋友、同事等彼此之間喪失了基本的信任。
《理想的推銷術》是一個類似“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食品公司的老板遇到產品滯銷的問題,于是找來企業開發部的部長。而這位部長總能想出通過制造新產品或其它方式,解決已有產品滯銷的問題。當部長以為已經為企業打造了一條完美的閉合產業鏈時,卻讓老板覺得他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宿命》講述的是一個機器人的可悲宿命,既夸贊了機器人使命必達、忠誠的一面,又批判了它刻板、無法隨機應變,程序化的一面。
《不一樣》中的機器人仿生技術已經非常逼真,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但當失蹤多年的老公回家后,女人還是覺得老公和以前不一樣。女人把她的疑慮告訴醫生,原來她是想讓醫生幫忙看看她老公。結果,醫生輕而易舉地就斷定對方是個機器人,因為醫生自己也是。這個故事揭露了保險行業的內幕,同時也反映出了商業社會的狡詐。
《會客廳》故事中展現了智能家居根據使用者喜好進行個性化推送的理想狀態。其中,有些科幻的部分現在應該已經可以實現,只是效果恐怕沒有那么好。此外,這個故事也揭露了人性中比較容易被腐化的丑陋一面。
《因人制宜》講述的是一個機器人被回收做完調整后,主人發現它變得遲鈍了。聯系廠家后才得知,原來是廠家根據主人以往的使用情況,對這位下達指令比較輕率的使用者的機器人進行了調整,在接受到三次相同命令后機器人才會執行。這個故事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一部分人輕易就做出決定,但很快又會改變主意的情況。無情地揭示了這類人不負責任,往往還愛推卸責任的性格特點。
《價值檢測儀》中的價值檢測儀,原本是一個可以檢測一切價值高低的神奇裝置,但當它的顯示端握在擁有者手里進行檢測時,會顯示這位擁有者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人;顯示端一旦離手,他只不過是一介凡夫罷了。這樣的檢測結果令人感到很有玄機,仿佛預示著一切的價值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無線增味機》中的無線增味機是通過再現食物或飲料的味道,讓人的嘴巴得到享受的一種裝在一顆牙中的微型裝置。使用它的人明顯是活在一種對味道的幻想中,一旦這個裝置出現問題,人們就不得不面對索然無味的現實。
《第一部第一科長》的故事講述的是通過繁瑣的審批過程,幫助創業者更堅定地投入創業工作。
《遠距離通勤時代》是一個比較科幻的故事,講述的是由于上下班途中的便利,人們更愿意選擇遠距離通勤。故事中的人們,上班時可以睡在箱中就被自動送至辦公地點;下班途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或喜好選擇各種消遣方式打發時間。
《廣告時代》講述的是商家通過租一些人的反射神經打廣告,這些人會因條件反射說出一句預設的廣告詞,并因此獲得一筆報酬。
《惱人的上司》這個故事就很科幻了!具體內容是“我”覺得上司毫無同情和包容之心,兩次確認殺死了上司,可兩次命案后上司都是隔一天就又回到公司正常上班。接連兩次殺人未遂,令“我”確信上司有超人的力量,不敢再和他對抗。隨著“我”后來的不斷晉升,終于得知了上司不死的秘密,而“我”也已逐漸成為了他那樣的人。這個故事正應了那句話“后來,我就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大頭機器人》講述了一位健忘、多疑、又不信任別人、做事追求完美的企業經營者,他為自己制造了一臺秘書機器人。為了防止這臺機器人被別人利用,從而泄露他的秘密,他不斷對機器人進行改進,往這臺機器人的頭部增加設備以便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最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這臺秘書機器人看似已經無懈可擊了。當他慶祝成功時,卻因得意忘形被機器人的大頭砸爛了用于指紋識別的手指,導致他無法調用機器人中存儲的、包括其財產相關的所有秘密。這個故事仿佛寓意著: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才會慢慢走向成功;否則不給別人留后路,往往也堵上了自己的后路。
《趕時髦的人》講的是一個愛趕時髦的男人,什么新鮮事物都想率先嘗試體驗,卻不料成為了技術不成熟的犧牲品,付出了嘗鮮的慘痛代價。
《愛情的魔力》講述了一對夫妻深深相愛、白頭到老、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但當老太太先去世后,孤單的老人無法接受現實,令兒女和律師都很擔心。于是律師就找到機器人公司,根據老太太生前留下的聲音、影像、性格介紹等資料,訂制了一臺機器人。這臺機器人陪伴老人度過了最后的幸福生活。可等老人也去世后,機器人又不正常了。機器人公司又以老人的資料造了一臺機器人陪伴之前的那臺機器人,并把它們送上了太空。原本一段絕美的愛情,最后被機器人公司作為宣傳素材,因而充滿了銅臭味。這個故事的結局,充分揭示了當前社會商業利益優先的殘酷現實。
《進步》的故事也很科幻,其中把原本的職場個人能力競爭,變成了對機器人的改進效果比拼。不僅男人整天在看與改進機器人相關的書,甚至連妻兒閱讀的書籍也都是以造出好機器人為前提條件。
《鄰居》故事中的鄰居妻子原本總被丈夫家暴,因而令人總感覺她滿懷悲傷。突然一天她就變得輕松愉快了,原來是她丈夫出車禍后整個人性情大變。當“我”因好奇鄰居丈夫的轉變登門拜訪時,才知道原來是妻子不堪丈夫的虐待,殺死了丈夫,并按丈夫的形象訂制了一個機器人。“我”因為發現了她的秘密,面臨著被滅口的危險,危急關頭“我”只好承認自己的妻子也是在同一個公司訂制的機器人。
《人情味》講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富翁拜訪年輕學者時,評價機器人太死板了。對此,學者表示他新研發的機器人在這方面有改善,增加了人情味。富翁就央求學者同意他帶回家一臺新機器人試用。卻不料,富翁試用后覺得新機器人雖然多了人情味,但是變得愛找借口偷懶了。
《是》講述的是人類過于依賴大型計算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僅日常生活、工作都通過耳環式超小型接收機,聽命于來自大型計算機給出的指令,而且連結婚、生孩子等人生重要的大事,也是都按照大型計算機的指示執行的。最夸張的是,從病危找律師立遺囑到最后死亡,也都是按照大型計算機的指示完成的。主人公一直像個沒有自主意識的奴隸一樣,聽到指示后回答著:“是”,然后就去行動。
《情感共鳴電視機》看名字令人感覺應該是很高科技的,但其實主要是通過藥水產生的情感共鳴效果,難免讓人覺得更魔幻一點。這個故事中最諷刺的是,因為轉播故障竟然造成該哭的時候觀眾在笑,該笑的時候觀眾卻在悲傷。這樣錯亂的情感共鳴,真的是大可不必。
《免費電話機》中所謂的免費電話機,其實是提供免費通話服務,并在通話中播放語音廣告。但其中很可怕的一點是,通話全程都在被監聽,因此才能做到播放的廣告和之前的通話內容相關。而且如果只是通話前播一段廣告,按聽廣告時間從而決定免費通話時長,這也還能令人接受,通話過程中定時不斷插播廣告就讓人太煩感了!
《R先生的臨終》的主人公因事業失敗債臺高筑準備自殺,結果一個來自未來的機器人跑來看熱鬧。主人公就央求機器人帶他去未來,他本以為自己到未來后就可以獲得新生,不用再面對債務問題,卻不料未來的機器人世界沒有吃的,只有機油和電池。他只看到了未來對他有利的一面,完全沒有考慮到未來的環境是否有不利于自己的地方。
《問題裝置》講的是一個中年男人發明了一臺特殊的計算機,它可以在極短的時間里做出正確的判決,并自動生成判決書。這種計算機可以提高訴訟的效率,還能減少相應的稅款。但它威脅到了檢察官、法官、律師等法務工作者的就業問題,這些人怎么會眼睜睜看著自己因為一臺計算機失業?最終,法官判定這個男人是精神病患者,把他關進了精神病院,并沒收了他研制的問題裝置。這個故事很有現實意義,有些新產品或發明的推出,就是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切實利益,因而遭到一些人的反對,令這些新鮮事物延緩了面市的時間,甚至因此胎死腹中。
《怪異的不速之客》是整本書中難得的主人公有名字的一個故事,而且這個故事還很有懸疑色彩。在我看來,如果是長篇故事,作者隨便給主人公起個名字或者直接用代號稱呼,難免令人感覺太敷衍。但短篇故事確實沒必要在人名上費太多心思,就算是起了很有深意的名字,恐怕也很難在簡短的故事情節中有太多展開和發揮的空間。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齊達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在別墅休假時突然收到一個機器人。而這個機器人并不是他自己訂購的,它的身上也沒有任何廠商線索,也不知道它為什么會來到齊達先生家。不過幾天相處下來,雖然這個機器人什么都不做,只是整天跟著齊達先生,但能感覺到它沒有惡意,而且行動敏捷。一天外出散步時,齊達先生遭遇槍擊,危險時刻機器人替他擋下子彈救了他一命,并抓住了持槍者。原來是警方收到消息,有人盯上了齊達先生,所以警方派出這個機器人來貼身保護他。
《神》講的是一家大公司的經營者請博士幫忙造個神。這位經營者聲稱為了讓世人都有信仰,所以才想造神。他為博士開出的報酬是要多少都會給,并且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隨意使用他的資金和材料。聽到如此優渥的條件,博士精神抖擻決定大干一場。我感覺博士采用的是現代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方法,把世界各地、不同階層各種人對神的印象,以及各種有關神的數據資料錄入一臺最新面世的大型電腦。后來,那臺設備甚至曾發出微微的金色光芒,更令經營者和博士相信他們的造神計劃是成功的。但最終那臺設備卻消失了,這令經營者很惱火因而說了一些褻瀆神靈的話,沒想到這些話令他倒在了電閃雷鳴中。
《冬蝶》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智能家居時代,停電對長期依賴智能設備的夫妻二人造成的影響。尤其諷刺的是,故事中有一只寵物猴叫萌,在主人們因沒吃沒喝被凍僵等死的時刻,它卻在鉆木取火,比人類更懂得生存之道。
《反復無常的機器人》故事的主人公孤身一人跑到島上別墅生活一個月,臨行前買了一個高級機器人。這個機器人會做各種家務,甚至能給鋼琴調音,還總講有趣的故事。但好景不長,機器人后來經常抽風,有時罷工,有時變得狂暴。休假結束后,主人公找到機器人制造者,表示了對機器人的不滿,并要求退款。卻被告知機器人的反復無常行為,是在促使主人公運動和動腦子。
《夜幕下的奇爾星人》的故事中奇爾星人本來是到地球上打探地球人的弱點,卻遇到了一個負責在游樂園門口迎賓的、能以假亂真的美女機器人。由于用光線、氣體等各種武器攻擊機器人,它都始終笑臉相迎,讓奇爾星人誤以為地球人是熱愛和平的種族,令他們無地自容地撤離了。
《新任總經理》中的總經理是個機器人。銷售科長孩提時代還很憧憬使用機器人悠閑自在地快樂工作,而現實卻是他這個人類按機器人總經理的命令工作,令他不禁懷念前任人類總經理。在現實中,也有一部分人擔心人工智能的發展,早晚會令機器人奴役人類。
《最新款電話機》中講述的最新款電話機呈現的效果,是可以立體呈現出電話另一端通話者的實際狀態,甚至是可以實現二人對弈。這令我感覺更像是通過MR(mixed Reality 混合現實)技術實現的。這項技術在目前已經成為現實了,但在故事寫成的年代應該還只能算是科幻。
Microsoft HoloLens MR頭顯
《充滿自信的生活》講的是一個優柔寡斷的男人購買了一臺咨詢答疑機,每當面臨抉擇的時候,不管大事小事他都會向咨詢答疑機求助。在這臺機器的幫助下,男人踏上了成功與幸福之路。但他總是好奇這臺機器的內部到底是什么樣,最終他還是打開了機器并發現被騙的事實。原來機器里面只是一個拋硬幣的裝置在幫他做決定,這當然令他感到被愚弄了。但換個角度看,正是因為多了這么一個幫他做決定的機器,才令他不再被選擇問題困擾,助他充滿自信地朝著選定的目標奮勇前進。
在《人造美人》這本書的39個短篇故事中,我覺得最富有科幻色彩又貼近現實的是《人造美人》和《最新款電話機》,感覺只要有專業人士稍加研究,就可以將故事中的科幻產品制造出來。最具人情味的故事要屬《愛情的魔力》,只是可惜故事結尾美好的愛情被用在了商業炒作上,但這一點又讓人感到整個故事更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拉近了夢幻愛情與現實的距離。最具懸念的故事當然是《怪異的不速之客》,來路不明、還不干活、跟屁蟲似的機器人,令人難免好奇它到底要干什么?
總的來說,《人造美人》中的每個故事都很有創意,也各具特色。或許在有些人看來,不是全部故事都有多么深刻的含義,但都或多或少地反映著社會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矛盾,甚至是在挖掘人性與欲望的更多可能性。最關鍵的是,星新一的故事令我讀來感到很放松,帶給我一種心情舒暢的閱讀體驗。而且短篇本就令人讀來沒有篇幅的負擔,也不用擔心像長篇那樣看了后面忘記了前面的情節。我很愿意把這本《人造美人》推薦給對科幻感興趣,卻沒有太多時間閱讀大部頭科幻書籍的讀者。同時,我也很期待看一看星新一的另一部作品《喂——出來》。(作者:李淑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