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在上期文章《3種寶石“稀有質感”大盤點!比璀璨閃耀還高級》中,我們聊了寶石的特殊質感。
許多朋友問我:如果說有些寶石特有的“質感”是寶石的加分項,那“奶體”寶石是好還是壞呢?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今天的文章我們一起來聊聊吧~
什么是“奶體”
“通透、璀璨、閃耀”這些人們對寶石廣義上的認知,其實就是對寶石的晶體凈度、寶石折射率、寶石切割精度的整體要求。
寶石自身的折射率,決定了它是否會閃亮。
晶體凈度決定了寶石是否通透,包體過多會影響寶石內部光的反射,間接影響寶石火彩,導致寶石看起來不閃。
而“奶體”現象是個特殊存在。
最初用“奶”來描述寶石,只是對寶石狀態的一種描述,指像牛奶倒進水里之后霧蒙蒙的感覺一樣。
“奶體”寶石整體發霧、發悶,火彩很少甚至沒有火彩。
大部分時候,“奶體”會直接影響寶石的價值,比如奶鉆、偏奶體的紅寶石。但有時候,“奶體”又會和某些寶石有奇妙的碰撞,反而提升了寶石的價值。
↑↑↑牛奶倒入水中,圖源網絡
區分奶體和絲絨感
在絕大部分彩色寶石中,奶體寶石的價值會大打折扣,而“絲絨質感”的寶石價值卻很高。
因此,很多商家把把“奶體”和“絲絨感”的概念混為一談,尤其是在紅藍寶石、祖母綠中更為常見。
其實不論是“奶體”還是“絲絨感”都是寶石內部細微的包體導致的“視覺感受”。
“絲絨感”正常多用于對特定產地紅藍寶石的描述,視覺“柔和”的同時不影響寶石明亮感
而”奶體“在寶石品種上則更寬泛,是對所有晶體發霧、發悶顯示“奶”狀態寶石的描述。
最大的區別在于“絲絨感”對寶石的基礎條件要求非常嚴格,凈度要優秀、顏色要十分明亮且飽和度高。
其次“絲絨”質感要恰到好處,要有“分寸感”,不能過于厚重,看起來柔和且細膩。
當細膩且均勻的微小包體在寶石中產生漫反射,會讓寶石視覺“柔和”的同時還不影響火彩的明亮,往往寶石會更加嬌媚。此時的絲絨質感對于寶石就是加分項。
相比于“分寸”得當且底子優秀的“絲絨感”,發霧、發悶,火彩暗淡甚至沒有火彩的奶體寶石顯然是沒有把握住“分寸感”的拿捏,而且大多數凈度不好,并不討喜。
那些扣分的“奶體”
高折射率聞名的寶石
以高折射率為特點專長的寶石,大都是提“奶”色變。
這些寶石本身就是靠“閃”來鞏固地位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鉆石。
奶鉆又叫奶油鉆,其實經常和咖鉆、綠鉆一起出現,我們叫奶咖綠。
這三者并不在4c標準里,不影響鉆石的凈度和評級,甚至不像熒光一樣,在證書上都不會顯示,但嚴重影響了鉆石的品相。
↑↑↑奶鉆
奶鉆即使凈度評級不差,但由于內含的云霧狀包體阻擋了光線折射的路徑,導致看過去霧蒙蒙很渾濁,不像正常鉆石那樣清透,火彩很差,簡言之,就是不閃。
由于證書不顯示,是否奶鉆完全憑看實物以及聽賣家的描述。現在網購鉆石已經很普遍,大部分賣家一般都會如實告知,但依然有一些商家會糊弄顧客,因此奶鉆也成為坑小白的重災區。
↑↑↑正常鉆石的火彩
關于如何判斷奶鉆、購買鉆石的時候如何避免,在之前我們的文章《為什么你的鉆石沒有別人的閃?可能是奶鉆!》中有詳細介紹,想了解可以去圍觀~
顏色正統的寶石
除此外,顏色比較“正”、飽和度高的寶石本身會給人一種比較正式大氣的感覺,如果“奶”起來也會扣分,比如紅藍寶。
↑↑↑凈體的紅寶石
對于紅藍寶石來說,“奶體”顯得發悶,價格要比玻璃體價格低出一截。
↑↑↑奶體的紅寶石
尤其是光線稍差的時候,乃提報時就會顯得顏色很“實”、不透、沒有反火,“悶”到窒息。
要是又奶體,凈度又差,顏色又淡,那簡直就是悲劇,整體發白渾濁,讓人毫無購買欲望。
↑↑↑奶體素面藍寶石
“清湯寡水”的寶石
本身就很寡淡的寶石“奶”起來也很要命,不“奶”的時候和其它寶石放在一起就不怎么搶眼,“奶”起來之后就更無法言喻。比如淡色海藍寶、淡色金綠寶石。
↑↑↑奶體海藍寶石,圖源網絡
不過,即使這類寶石不符合寶石的主流審美,也是各花入各眼,有人喜歡有人嫌。
↑↑↑奶體金綠寶石,圖源網絡
“奶體”可以很美妙?
看完上面這些,不要以為“奶體”在寶石中就一定是貶義詞。
在一些寶石中,如果“奶”得恰到好處,也會是迷人的“小仙女”。
尖晶石中的“霓虹奶蓋”
以奶體”為代表特征的馬亨蓋尖晶石,就是“奶體”寶石中“仙氣飄飄”的最佳典范。
(相關閱讀:尖晶石家族4大“門面”?最貴的尖晶石都在這篇里)
↑↑↑馬亨蓋尖晶,圖源網絡
輕薄的奶體加上絕美的霓虹感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馬亨蓋”尖晶。
↑↑↑馬亨蓋尖晶,圖源網絡
但也不是所有馬亨蓋尖晶“奶“起來都會美艷靚麗。
馬亨蓋產地也會產出普通品質的“渣渣”,顏色寡淡的“馬亨蓋”恰逢奶體比較嚴重,也會是場災難。
↑↑↑圖源網絡
“熒光馬卡龍”——薰衣草紫水晶
高品質的“奶體”馬亨蓋尖晶雖美,但是價格實在是掏空錢包。
要說能做到又美、又萌、又仙還有親民性價比的“奶體”寶石,一定非薰衣草紫水晶莫屬!
↑↑↑圖源網絡
大部分人對紫晶的印象都是濃郁、貴氣且華麗。
第一次見到這種產自巴西顏色清雅靚麗的薰衣草淡紫色水晶,可能會讓你眼前一亮。
↑↑↑圖源網絡
這種馬卡龍淡紫色的水晶有時也會有淡淡的”奶“感,如果本身的紫色得當,會有一種“熒光馬卡龍”的美妙視覺感受。
↑↑↑圖源珠寶匠實拍
J先生說:
”奶體“的存在對寶石來講是好是壞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如果這份“奶”感,在寶石中恰當且適宜,的確能給寶石帶來不一樣感受。
購買奶體寶石也還要看個人的喜好、審美,盡量避免盲目地跟從市場中“奶體”寶石的階段性炒作。
當寶石的其它參數都很不錯,接受寶石的略微奶體也不失為一種性價比極高的選擇方式。
(注:本文配圖圖源部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或聯系小編備注出處)
推薦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