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糟甜酒釀-
Video
秋天真的來了,進補正式啟動了!但是進補的熱身運動可以緩緩啟動。就連喝小酒,最好也得是有益身心健康。很好的選擇(之一),就是甜酒釀,好喝且補氣養血,對女孩子來說更是絕贊。
想起《小森林》里市子也做過酸米酒。干完農活回到家,從冰箱里拿出沁涼的米酒,舒坦!
電影里市子用的是粥來做米酒,糯米粥自然冷卻,加入甜酒曲靜置12小時以上。然后再加酵母發酵,按照市子說的,也可以用原漿酒和酸奶代替。我看有不少網友也按照這個方法做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次成功。
其實,我們有更零失敗的教程。
酒釀,也叫醪糟、甜酒。朋友們之間,總有些酒量不佳但頗愛小酌的,大概就是現在大家說的「人菜癮大」。酒蟲蠢蠢欲動的時候,往往就選一些討喜的「小甜水」,借微醺的名頭,滿足貪杯的心。這么說來,酒釀絕對算得上是咱們中國很傳統的「小甜水」了。
現在基本上超市的冷藏柜里都能買到,盛在略比手大一些的圓肚皮玻璃罐里。偶爾嘴饞,買上一罐回去解解饞蟲自然是可以的。但在老一輩人口中吃起來,總覺得不夠「鮮潔」。說到底終究是遜色在哪里?其實也講不清,大概是總覺不夠清爽順滑。
那時候鄉村臘月,灶膛附近總有一席之地留給陶制酒缸。先是蒸糯米,蒸籠一揭開,米香瞬間在整個廚房橫沖直撞。趁熱,手上淋些水,搶先握兩團,裹上白砂糖或是油條,就是粗放版「栥飯團」。
剩下的糯米就拿來做甜酒釀。將涼未涼時調入酒曲,掏幾個洞,蓋上草垛和棉被絮。只待發酵完成,咕嘟嘟透出酒的甜香,揭一角草蓋,勺子一?,打撈起深深淺淺的甜蜜醉意——至此,就連孩子們吃到微醺,也值得原諒。
我的方法也大抵如此,只不過那時候人家做,總大手筆要做上一整缸,就是司馬光砸破的那種大缸。小部分趁酒釀還未完全發酵,拿來當小甜水飲。因為始終在發酵中,所以喝起來有極其細密的氣泡,比璀璨如星空的香檳更柔和,像是彩云蔽月的溫柔夜晚。要是任憑其發酵,會變成有些「兇」的老酒。
空口吃甜酒釀,圖的是一時痛快。糯米潤而糯,但酒體卻清爽得很,絕不會讓口腔感到黏答答。想細細品,也可以拿來做酒釀小圓子,臨出鍋撇一小撮糖桂花下去,是神來一筆。還有不怕麻煩的人家,借還在躁動發酵的甜酒釀做幾籠酒釀饅頭也是有的。
當然,我之前還教大家做過「老北京宮廷奶酪」「醪糟牛奶雞蛋」,也是少不得這個酒香靈魂。人們把酒釀也叫「液體蛋糕」,名副其實,大家也可以盡可能用它來發揮創造力。
也許只要是溫和的東西,拿來配酒釀都是不為過的。淺淺的醉,悠悠的甜,微微的迸發,能讓人回味良久的,無非就是這種細水長流的滋味。
-醪糟甜酒釀-
“ Ingredients”
圓粒糯米 1000g
酒曲 1/2粒(根據酒曲說明書)
“Method”
1- 圓粒糯米1000g,提前用涼水浸泡4~8小時或者一個晚上。
2- 泡好的糯米瀝干水分準備蒸制,從這一步起,所有道具包括手都要無油無(生)水。在屜布上擺上糯米,用手戳幾個洞洞,米里不需要放水,蒸鍋水開后上籠,隔水大火蒸25分鐘。
3- 糯米蒸到夾生時放在通風處 晾涼降溫,一遍捏散一遍轉移到一個大瓷盆中,糯米的發酵將在這個瓷盆里進行。
4- 分次打入800ml~1000ml的 涼開水, 目的是 降溫打散糯米。
5- 留一點涼白開水,泡軟酒曲半粒,揉碎放進來,讓酒曲均勻接觸每一粒米。此時糯米溫度是32度左右。
6- 揉好水的糯米此時盆底是沒有多余水分的,把糯米在盆里鋪平壓實,中間用手戳一個孔用來發酵。
7-最后 加蓋保溫,夏天的話室溫就可以, 發酵24~48小時。冬天需要放在溫暖的地方,或者蓋個小毯子保溫。
8- 做好的醪糟需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延緩發酵速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