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守所里出來的一封封信件,不單單是小昭傳遞著自己對外面生活的期許,對自身的反思···站在她的視角里,還可能包含著她對我這個律師身份認知的轉化——我已不單單是她的律師,儼然應該可以成為她的朋友。
文 | 朋禮松 律師
史鐵生老師曾說,“唯有文字擔以重任,宣告生命曾經在場”。放諸到刑事案件中,我也一直希望能夠以文字的方式,盡可能記錄發生在我的每一個當事人身上的那些事。一份法律文書,是對當事人法律意義上的一種宣告;而我的記錄,則希望是在超出當事人曾經的身份之外,多一點透露性情底色的宣告。
01
截至目前,這是我所辦理的常規刑事案件中(申訴案件除外),訴訟程序耗時最長的案件,從接受當事人小昭的姐姐小桃的委托至案件一審終結,該案共計耗時近兩年三個月。這么長的時間跨度,連小昭都笑稱,在這期間我都肉眼可見的「胖了不少」。
小昭, 一個來自美麗春城昆明的姑娘,年紀比我小一點,第一次見面時對她的印象,多多少少已經忘記了,畢竟當時的我并沒有意料到,這個案子在我和她之間會牽扯如此之久。只記得,那是一個略顯瘦弱的姑娘,而在她的眼睛里,我卻沒有看到那一絲絲的畏懼。
這是一個非法集資的案子,該案在當時的鵝城轟動極大,甚至在全國范圍內都掀起了不小的風波。雖涉案金額數百億元,但當時全國范圍內的投資人卻是公開發聲,并叫板鵝城當地的辦案機關,要求無罪釋放公司負責人,這也是我第一次經歷廣大投資人為涉非法集資的老板公開「喊冤叫屈」的案子。
作為公司業務環節上一枚小小螺絲釘的小昭,并不會在這波「聲援」中被提及,這也是必然的。小昭因某些人的原因而牽涉進入該案,至少在我的立場里,她也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受害者。
但此類案件的真相,往往并不如我們的所見所感,且結果又大多是以殘酷收場。 案件自拘留開始,就保持著一定程度的「神秘感 」,基本聯系不上的專案組,基本無法溝通的專案組,基本不告知程序進展的專案組,甚至就連拘留30天后的審查批捕期間,承辦檢察官也是神秘感重重, 似乎覺得你這個律師,跟這個案子沒有關系,即使你前兩天剛把委托手續交到了她面前,前一天你剛跟她電話聯系過···
給人一種感覺——鳥你的時候,你就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一份子;不鳥你的時候,你TM誰呀~是的,這種感覺也注定著案件的結果并不如愿,從檢察機關對小昭宣布逮捕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這個案子可能 已經進入了不能 倒車的單行道。可是,誰又知道這個單行道不僅長繞,而且還一直穿行在昏暗的隧道。
02
“朋律師,你能給我帶塊巧克力嗎?”
說實話,現在回想起逮捕這件事,我對小昭內心里是帶有愧疚的~的確是我高估了辦案機關對本案的處理方式,按照以往「抓大放小」的處理思路,即使擱置我對該案提出的無罪意見,至少小昭也尚未達到必須逮捕并繼續羈押的「級別」。
可是,刑事案件的結果往往總是這般難以預料,即使你信心滿滿,但司法現實也可能會冷不丁給你來一個「直鉤拳」,打得你眼冒金星,傻傻乎乎而不知所措。
自小昭被逮捕后,案件從偵查階段到審查起訴階段,再到后來的審判階段,我還是嘗試著各種法律允許的方式,希望能給小昭辦理取保候審,能早點走出看守所。但是,我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可就是不得善終。是的,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面前,即使是辯護律師的聲音,太多時候也是孱弱的。
那段時間,我基本上每一個月(偶爾一個多月)會去看守所見一次小昭,這也是我與小昭之間隱約達成的一種默契。印象中記得比較深刻的,是在一次日常會見臨近結束之前,小昭突然對我說, “朋律師,你下次能不能在XX號或者在此之前的一兩天來看我?”
我便問她原因,小昭略帶不好意思地回答說,“因為XX號是我的生日!”因會見時間安排的不確定性,我也沒有立馬允諾她,只是說只要時間允許,且沒有重要事情而沖突,我會準時或提前一兩天來看她。說罷,小昭緊接著來了一句,“那你能給我帶塊巧克力嗎?”,臉上對我的回答堆著滿臉的期待。
在那一刻,我感覺這個姑娘在傳遞著一種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像是在那間幽閉且不透風的監室里生出了一朵燦爛的花。
我知道,給她帶巧克力我肯定是辦不到的。我只得對她說,“我可以爭取來看你,但巧克力···等你以后出去了,我一定請你吃。”后來,我應該是如約去見了小昭,只是 可惜,小昭出來已經很久了,而至今我還欠著她一塊巧克力呢~
03
以前車馬慢,信件很遠;而現在車馬很快,信件也變得越發奢侈了。在刑事案件中,因為律師會見變得相對便捷,通信權背后的書信往來,早就不是當初那么回事,也沒多少人看得那么重要。但是,小昭在看守所里的一封封「來信」,似乎讓時間變得慢了下來,而我卻是希望它能走得快一點。畢竟小昭仍陷于牢押之苦,不得抽身。
現在回想起來,不管當初我有沒有準時去見小昭,她也基本上會隔三差五地給我來信,中間可能因為疫情的原因或是監所管教的緣故,來信也有過間斷。但是,能頻繁收到小昭的來信,也是這個苦澀案件之余的一點欣喜。雖然這些信件里,多是小昭的家事轉達,但每每也都沒有落下我這個辯護律師,其中有問候,也有鼓勵。
在小昭的一封封來信里,她都極力地向自己的姐姐以及向我傳遞著自己的樂觀與堅強。比如「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不小心掉進一個坑,但我總有一天能爬出來,然后再繼續接下去的旅程··」,「人有的時候不能看得太清,看得太清,活得太清楚就不容易快樂了。沒有人會在意你的夢想,你的靈魂,時間久了會懷疑自己,會迷失,我希望自己在經歷了這些以后,依然有勇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些話,放在一個極度舒適圈里,估計沒多少人會有如此感觸。而小昭,在看守所那兩年多的艱苦日子里,不僅看清了以前的自己,也看清了當下的自己,而且還為以后的自己選擇好了方向。“只有當你成為自己時,才會擺脫來自他人的地獄。”我挺佩服小昭且滿是欣慰,她終究是一個沒有被「意外」突襲而擊倒的姑娘。
04
這個案子,因尊重小昭的決定,我們最后選擇了罪輕辯護,案件結果也一直成了我的無奈。案件判決既出后不滿半年,小昭也終于結束了這段牢押之苦。自小昭出來后,其也一直與我保持著聯系,甚至還嘗試給我介紹了一樁朋友的案子。然事發不巧,我恰好已經接受其朋友那個案件的同案犯委托,無奈只得作罷。而她也仍然關注著那個案子,當那次案件開完庭的兩天后,她突然在微信上給我發來一段話——「看了那場直播回顧,你很棒,當年我那場我沒敢讓你發揮···我希望你一直做一個好律師,幫更多的人。加油!朋大狀···」
老實說,這雖然是一個不客觀的評價,但那一刻我是高興且感動的,內心里也是滿滿的成就感。
今 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就以這句話結束這篇文章吧。那個希望姐姐帶著德克士脆皮手槍腿去接她的小昭,祝福她可以在如今的工作中,保持自己一如既往的熱情,向著自己的熱愛,飛往自己的山。
@刑辯之道
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并標明作者和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