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不夠有分量,只能用聲嘶力竭的哭泣才能表達,這樣的喜悅,或許一生中,僅僅只能有一次。
在8月2日,拿到奧運女雙金牌,彼時的波莉33歲356天,漫長的歲月中,她一直都是沉穩而冷靜的形象,在那一刻,決堤的眼淚伴著撕心裂肺的聲音滾滾而落,好像個幼稚的小孩兒。
(波莉奧運痛哭慶祝)
但這枚金牌對她而言卻遠超金色的分量,她的每一滴眼淚在時光里都能找到對應的章節。外人看來的夸張和瘋狂,對于主角自身而言,可能剛剛好。
四年四年又五年
作為印尼女雙的支柱性人物,波莉兩個字,許多中國球迷開始的印象的或許是倫敦奧運讓球風波。
在2012年時,波莉的搭檔還是喬哈里,倫敦奧運為了體現人文關懷,一改從前直接淘汰的賽制,增加了小組賽環節。目的就是為了讓每位參加奧運的運動員都能多打兩場比賽。
但當時規則上的漏洞卻讓許多選手都出現了故意讓球以求得在淘汰賽面對更有把握戰勝的對手或者更好局勢的情況。尤其在兩場比賽中都出現了場上兩方選手都想要讓球失利的特殊場景,從而讓奧運會的頂級賽場上出現發球發不過,接球接不到的尷尬情況。
也因此出現了羽毛球奧運史上的最殘酷判罰,涉嫌消極讓球的4對選手皆被取消當屆奧運資格,波莉就是其中一位。
盡管當時處罰她們的理由“違背奧運精神”是充足的,但選手卻是無辜的,對于她們而言,她們唯一能做的是練球時拼命努力,當站在賽場上時,輸或贏,卻要取決于規則的漏洞或者戰略的安排。
在那些情況中,她們幾乎等同于沒有情感的打球機器。但最終被處罰時,卻又要在鏡頭最前面,承受沒有精神之類的關于情感的指責。
奧運會的四年有多重要?當時被處罰的4隊選手中,另外3隊都是有拿牌實力,于洋王曉理更是獨孤求敗已經預定了金牌,25歲的波莉那時只能算打打醬油享受奧運人文關懷的選手。
理論上,波莉是4隊選手中遺憾最小的人,但是她為奧運會拼搏的4年就這樣草草結束,再過一個四年,29歲的波莉就將步入老將的行列,羽毛球的快速變化,和無數后起之秀的涌起,誰又一定能把握的住呢?
奧運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它是最高規格的賽事,更在于要和它下一個相遇,就要4年的時光,而這個世上,其實并沒有太多人能完成,那些用時間衡量的一輩子、半生、十年乃至四年的目標與承諾。
用4年去等一屆奧運會,難度并不比梁朝偉做3年臥底低。
四年又五年( 東京奧運因為疫情延期,與里約奧運間隔5年 )之后,在東京奧運的舞臺上,跨越了9年的時光,當初的那錯失了奧運機遇的8個人,已經只剩下了33歲的波莉1個。
希望的余燼
在12年倫敦讓球風波之后,處在風口浪尖的波莉經歷一段低谷,比她大三歲的喬哈里離開了賽場,而她搭檔小她一歲的馬赫斯瓦里繼續征戰。
新的搭檔也給她帶來了新的希望,她們在里約奧運周期的成績不俗,獲得過世錦賽季軍,排名一度高居世界第二,在2014年更是半決賽打敗趙云蕾、田卿,決賽血虐后來的里約奧運冠軍松友美佐紀/高橋禮華拿下亞運會冠軍。
如果是2012年倫敦波莉只能算打醬油的隊伍,那么2016年里約則是有實力拿牌的強手了。
但是在1/4決賽時,于洋唐淵婷婷則是以21比11和21比14的絕望比分將她的又一個四年劃上了充滿皺褶的句號。
里約之后,馬赫斯瓦里膝蓋受傷接受手術,兩人也被拆隊,波莉搭檔拉 哈尤 繼續比賽。但是在無論是在波莉心中還是在觀眾的常理判斷里,錯過了里約奧運,下一屆奧運年過30的波莉不可能再有競爭力。
而在2017年時,波莉也感覺到自己的競爭力不如以前,感覺“隊伍已經不再需要我!”,而準備退役。
是她的教練堅持讓她留下來帶帶新隊員,她才以傳幫帶的角色繼續留了下來。而在這生涯暮途中重新點燃她希望的,是小她11歲的搭檔,拉哈尤。
我等了她很久
“我等了她很久,她終于出現了,給我的感覺就是,老天我要再堅持四年了。”,這宿命一般的言論適合放在任何言情小說的開頭,放諸于運動場上的搭檔,同樣出現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98年的拉 哈尤足 足要比波莉小11歲,以運動階段劃分兩人早已不屬于同一個時代。在羽毛球這樣對身體素質要求極高的運動中相遇,兩人要跨越的不只是人海,還有漫長的時光。
很像張愛玲曾寫過的: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
“噢,你也在這里嗎?”
這頗具浪漫色彩的相遇,雖然重新點燃了波莉的激情和對勝利的渴望,但她們所要經歷的則是更為艱難而有挑戰的未來。
在16年奧運國羽女雙的統治被打破以后,女雙進入中日韓三家分晉的時代,其中日本更是一家獨大,巔峰時期世界排名前十的女雙有6對屬于日本。
在這樣殘酷的競爭條件下,波莉拉哈尤是唯一一對能夠長期在世界女雙賽場與中日韓形成對抗的力量。
穩住、別浪!
在世界羽壇中,一提到印尼兩個字,有許多浪到飛起的代表,陶菲克反手殺球、亨德拉網前雨刮器、阿山蝎子擺尾、小黃人穿著巴西風情的沙灘褲。
從技術到風格,印尼一直是走的獨領風騷的路線。唯獨到了波莉這里變成了“頑強的防守和穩定性”!
而 我對 這 一點 深有感觸,當年還在大學時搞了一張亞錦賽的票,跟著火車穿越城市激動想看林丹李宗偉時,波莉是我去現場看到的第一場比賽。
對手是誰已經忘記了,但這場比賽打的非常漫長,旁邊的男雙都收拾鋪蓋回家了,波莉這邊還在對拉高遠。 超過一個小時的四平八穩的球路讓我昏昏欲睡。 最終還是李宗偉出場,觀眾大范圍的移動和吶喊打破了沉悶。
那時波莉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無敵耐磨”!但這也是順理成章的,盡管拉哈年輕力強,但波莉的一貫的風格就是防守穩健,上了年紀以后更不可能和年輕一代拼速度和火力。
而磨到你欲哭無淚時再給你一個甜美的笑容,自然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因此“穩住、別浪”是波莉、拉哈尤的路線風格,也是波莉打排位上王者不二法門。
愛笑的女孩兒都有眼淚
奧運之旅,波莉、拉哈尤與其他組合都不同的一點或許是微笑。賽場之上無論是領先還是落后,甚至是被對手偷后場拿分,波莉始終都是面帶笑容,還積極和拉哈尤交流互動,帶著她疏通心情。
(波莉微笑鼓勵隊友)
但在如此熱烈的微笑之下,她并沒有太多的快樂源泉,兩歲便失去父親的波莉是母親和哥哥帶大的,她的羽球之路從“買不起球鞋,比賽住不起賓館”開始,母親和哥哥便是她一路最堅定的支持者。
去年12月23號,波莉和已訂婚兩年半的男友舉行婚禮。運動員受限于職業特性訂婚和結婚隔的很長本是常事。但這個間隔兩年半的婚禮舉行動機卻是憂傷的。波莉的哥哥感染 新冠,為 了能讓他看到自己結婚,是舉行婚禮的重要原因。
婚禮盛大的歡喜過后,第二天,波莉的哥哥便離開人世。
長兄如父,那個一直鼓勵她“波莉和拉哈尤是最棒”的人,從此就消失在了這個世界。
而作為運動員的波莉,在婚禮之后,既不能享受新婚蜜月的喜悅也不能消化親人逝去的悲傷。
便要馬不停蹄的趕往泰國參加年終三站比賽。
當她在比賽中奪冠時,她抱著拉哈尤安靜地哭泣。顯然一站1000級別比賽的冠軍,并不是她流下眼淚的全部原因。
她說相信哥哥在天上看著她,等待她展現最好的一面。
走過這么多年的風雨,經歷過大的離合悲歡,很難說微笑是波莉披荊斬棘的武器還是抵御風雨的盔甲。
如你所愿
盡管故事是動人的,但波莉的競爭力在賽前遠遠沒有到爭金奪銀的地步,我曾在論壇和公眾號做過一次奧運冠軍的預測。將近200個人的預測中,沒有一個人在預測女雙冠軍時寫上波莉的名字。
在東京奧運周期,波莉與中日韓的對戰中,出現一個奇怪的怪圈。幾乎被日本全面壓制,打哪隊都不占優勢。和韓國算是有來有回,但卻又對國羽一雙凡晨有著克制屬性,在18、19年兩屆世錦賽,凡晨皆是倒在波莉的拍下。
因此波莉想要拿牌只有一條路,中韓干掉日本,波莉擊敗中韓。
而賽場就是充滿了不可能的奇跡。早已有預定金牌之勢的日本兩隊女雙,頭號種子廣田彩花負傷止步8強。而兩屆世錦賽冠軍松永組合卻在三局大戰中以2分之差負于韓國金孔,盡管松永牌面優勢大,但金孔正是曾經在公開賽中連克4隊日本女雙登頂冠軍的組合。在這一戰中,又再現了克制日本的天然BUG。
由此半決賽其實是最有利于波莉的局面,兩隊苦主日本女雙皆出局,波莉戰勝韓國李申組合,凡塵則橫掃金孔。對于波莉來說,不僅在33歲的年紀打進了奧運決賽的舞臺,對手還是自己有著克制優勢的組合,這其實是做夢才有的劇本。
即便劇本真的在現實上演,我當初也仍認為,年輕且氣勢如虹的凡晨面對波莉是有更大贏面的。
但最終,在33歲356天,波莉擊敗凡晨,拿下自己第一塊也是最后一塊奧運金牌,哭了很久以后凡晨才敢上去祝賀:“不要哭,你贏了比賽啊”,如果不是還要繼續接下來的賽程,其實她可以哭個三天三夜。
歲月不難堅定的心
波莉曾說王蓮香和張寧是她的偶像,而王蓮香是羽毛球奧運歷史第一塊金牌也是印尼第一個奪金項目女單的冠軍,波莉則是為印尼羽毛球五個項目中最后一個項目女雙的金牌填補了空白。
同時33歲356天也超越了張寧33歲89天的記錄,成為羽毛球奧運年紀最大的金牌獲得者。
這些像緣分一樣的巧合,或許都要依賴于波莉那顆“堅定的心”!
像波莉所言:“倫敦到東京是漫長而艱難的旅程”!
從04年開始征戰國際賽場,已經走過17年路途。
從倫敦奧運的風波到東京奧運的奪冠則是跨越了三屆奧運的征程。
在13歲時她萌生奪取金牌的夢想,在33歲時,跨過20年的歲月,終于完成了這一目標。
從小將波莉拼到了陳清晨口中的“波莉姐姐”!她在最沒有理論希望的年紀,把握住了一切可能,創造了不可能的奇跡!
而在現實中,年紀也是所有人都懼怕的,怕容顏逝去,怕力不從心,怕歲月的增長打碎了盛滿夢想的酒杯。
怕20歲沒有朋友、25歲沒有房子、30歲沒有婚禮,仿佛時間帶給我們的不是收獲和成長而是更多的無能為力。
不否認在生活壓力巨大的如今,這些念頭都屬于正常,但波莉的成功的確為我們找到了更多的可能和意義。
時間本身是冰冷的,在波莉奪冠時還是33歲,但我敲下這篇文字時,她已經34歲。這枚金牌也為她帶來了諸多回饋,55億印尼盾(約248萬人民幣)的獎勵,印尼總統都為她的自創鞋子品牌做宣傳,還有諸多企業的各種贊助。
賽場之外,波莉本身也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人,吉他、潛水、沖浪、攝影都玩的轉。
作為運動員在賽場已經到了33歲,但離開賽場,依然不妨礙她做一個年輕的自己。
(波莉為中國球迷獻唱周杰倫的《安靜》)
就讓我們祝愿她將冰冷的時間過的更為滾燙.
也希望所有在時間里奔波追尋的人,終將到達那些微笑無法表達只能讓眼淚放肆流淌的地方......
...End...
喜歡本篇內容請給我們點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