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瑣事,人間萬象,心靈蒙羞,思維障礙,身處困境而難以逃脫。于是,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所以,山水之間有勝景,游走其間,自然而然,有所悟,有所得,奇妙在乎一心一意。
《山店》
【唐】盧綸
登登山路何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
風動葉聲山犬吠,幾家松火隔秋云。
這首《山店》詩,作者有人認為是王建,但綜合大多數意見,還是采取盧綸。游山玩水之間,心情自然舒爽極了,即便身體疲倦,當優美景色入目,所有的困乏也會煙消云散。這種昂揚興致和美妙感覺,若非具有相同經歷,是根本無法表達出來的。
“登登山路何時盡”,寫詩人登山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辛勞和愉悅混雜,盼望與焦慮同在。登登,上山的腳步聲。這兩個字用得十分傳神,仿佛可見登山之人的身影,勇于攀登在山間小路之上,又似乎可以聽到腳步踩踏在石板上發出的“噔噔”之聲音,不停回響在山谷之中。余力未竭,勇氣尚在,尤可上前。
詩人到底是喜歡的,懷揣著期待,行走在山路上,一邊向前,一邊忐忑,幾分興奮,幾分憂慮。他急切地希望能夠到達歇息之地,因為長久攀登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不僅使人身體上感受到勞累,而且精神上也飽經磨礪,所以心情是不定的,又是一定的,想要早點結束這場辛苦之旅。“何時盡”三字,來得干脆利落。
“決決溪泉到處聞”,寫詩人行走山間,耳中所聞。此番寫來,結合不曾停歇的腳步,可見詩人真的是尤有余力。決決,山泉流水聲。高山聳立,山路盤旋,匆匆向上的腳步,喜悅和疲困交加,此時此刻,耳邊驀地傳來淙淙泉水響聲,不啻天籟之音。所有的辛苦,全部的疲乏,頓時如云煙消散。
前面有“登登”的腳步踩踏石徑,使人困倦之聲,此處有“決決”的山泉流淌山澗,令人振奮之音,詩人錘煉字詞的功夫是極其精巧的。在這里,群山之間山路蜿蜒曲折的沉悶和乏味,與崖壁之中清泉流瀉潺潺的輕靈與活絡,兩者一靜一動,相互映襯,愈加傳遞出來山水各自特色,缺一不可,妙不可言。
“風動葉聲山犬吠,幾家松火隔秋云”,點明山店所在。此時,詩人快要到達目的地,駐足眺望,眼中景觀自然又有幾分截然不同。心情愉快之間,感官也變得分外靈魂起來,甚至連山風吹動林間樹梢的輕響,都被敏銳地察覺。同一時刻,比人更靈敏守家狗兒,發覺陌生人的出現,也開始吠叫,向主人報告信息。
的
正是由于聽聞犬吠,行走山間、無限困乏的詩人聞聲遠觀:隔著秋云,仍舊可以看清,松火明滅跳動,昭示著人家在望,歇息之處已經不遠。這后兩句有聲有色的描繪,不僅僅是對景物的如實摹寫,其內在所蘊藏著的更多的卻是詩人那種“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之情。
詩中似乎沒有一處顯露詩人身影,卻可以在字里行間時時撞到他的影子。從首句感受“山路何時盡”的復雜想法,到次句的“溪泉到處聞”的放松身心,再到末尾兩句的“山犬吠”與“松火”,目的地將要達到之時的喜悅,一切盡顯于詩人細膩的筆觸之下。
全詩沒有什么高妙手法,單單以詩人行走路線為標的,詳實記錄下來自己的所見所聞,筆觸細膩,感受深刻。詩人以自身的具體行動與相關特色景物結合,把自己的情緒融入進筆下的山水之中,情景交融,富有十分突出的藝術感染力。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