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先覺者illuminati(ID:xjz-illuminati)
有一個成語,叫做朝三暮四。
說的是一只家養的猴子,訓猴的人每天早上給它吃三根香蕉,晚上給它吃四根香蕉。
時間長了,這只猴子就覺得很不公平:憑什么早上只能吃三根香蕉?
于是,它的主人變通了一下,每天早上給它吃四根香蕉,晚上給它吃三根香蕉。
猴子一看,早上多了一根香蕉,就滿意了。
這個故事特別有意思,雖然有戲謔的成份在,但也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公平這種東西,就是用來安慰"猴子"的。
公平是非常典型的弱勢文化用語。一個人,只有在處于弱勢時,才會想要公平,如果他處在絕對強勢的一方,他是絕不會想要什么公平的。
大家可以想一下,對公平的呼聲最強烈的是哪些人?大多是窮人、弱勢群體、下層人群。
要求公平的本質,就是把自己放在弱勢的一方、被害者的一方,要求對方給予讓步、補償。
社會的公平自然有其深遠的意義,但是對于我們個人而言,最好不要染上要求公平的惡習。
我有一同學,特別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這不公平"。
高考的時候沒發揮好,他說這不公平,不能一考定終身。
大學報考的專業被調劑了,他說這不公平,不能把自己分到差的專業。
畢業了找工作,好的單位沒有要他,他說這不公平,不能以學歷來區分人的高低。
畢業好幾年,房價漲得越來越高了,他說這不公平,政府要多照顧沒買房的人。
到了三十歲,女朋友把他甩了,他說這不公平,女人不能太現實了,要講感情。
總之,在他眼里,永遠都有說不完的不公平,但是他失去的東西,卻永遠也要不回來了。
他永遠不懂的真相是,公平只是個偽概念,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狼吃羊公不公平?在狼的眼里羊就是食物,它有權利吃,不讓它吃才是不公平。
但從羊的角度看,它又沒有招惹狼,正在與世無爭的吃草,卻要被狼吃掉,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可惜上帝并不是一個公平論者,他才不管你公不公平。
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里,宇宙沒有絕對時間,時間有時飛快,有時緩慢,這取決于觀察者的角度和立場。
同樣一件事情,從你的立場看似乎不公平,但站在另外一個人的立場看,就是很公平的。反之亦然。
比如高考,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做同樣的試題,誰拿的分數高,誰就上好學校,這看起來很公平。
但你有沒有想過,分數高就能上好大學,這個規則就一定是公平的嗎?難道說,分數低的這些人,就沒有上好大學的權利嗎?
歸根到底,還是資源分配的問題,優質資源總是有限的,總有人分到差的資源,或者干脆分不到資源。
看起來非常公平的東西,未必真的公平,只是取決于你觀察的角度而已。
那么,為什么我們的社會還是要非常強調公平呢?
有兩點可以說一下。
第一點,精英階層要考慮社會長遠的發展,必須把有利于社會長遠發展的因素作為衡量標準,來篩選社會精英。
這些因素就是智力、科技、創造力等等,而不是個人的財富、背景。所以本質上,公平的目的是為了長遠的發展。當然更本質的東西,有點敏感,只能在公眾號或者VIP群里講了。
第二點,大多數人,跟猴子是沒有區別的,他們的被害者心態,需要別人來安撫,而公平就是最好的安撫劑。
我之前說過,社會有兩種文化,即弱勢文化和強勢文化。弱勢文化是一種被弱者、底層人群非常推崇的文化。但是這種文化,對于上位者而言,卻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就好比香蕉,對于猴子而言是美味的食物,但對于訓猴的人來說,卻是訓猴的道具,物美又價廉,當然要大力宣揚了。
所以,一個人什么時候算是開竅了呢?就是當他不再把香蕉當成食物,而是把它當工具的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