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禾田飛歌|原創文章
1、
《關鍵對話》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大部分影響生活的事情,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都是溝通不善而導致的。”
溝通不善,大多由于不會好好說話。說話是本能,而好好說話是一種能力。會說話,化腐朽為神奇;不會說話,“惡語傷人六月寒”,不僅讓溝通對象心冷,更有甚者,還會引來牢獄之災。
記得有一本書里記載了一個生意人的故事。
據說這位生意人做得一手好茶湯,很多人都慕名前來品嘗。
有一天來了一位官員,想喝他的茶湯。當生意人把做好的茶湯端上去后,那位官員卻勃然大怒,掀翻了茶湯,生意人一激靈,嚇得跪倒在官員面前,周圍的人也嚇得不敢吱聲。
原來官員嫌棄茶湯里有臟東西。生意人這才明白,官員把碎芝麻當成臟東西了。
官員正在氣頭上。如果明確說那是碎芝麻,豈不是就在笑話官員沒有見識嗎?
可這個危機如何化解呢?如果化解不好,也許生意人就會被官員投入獄中。
于是生意人開口求饒,他說:“請大人原諒,小人確實不知道大人不愛吃碎芝麻,懇請大人容小人再做一碗茶湯奉上?!?/p>
一場危機被巧言化解。如果生意人堅持自己認為茶湯沒有問題,是官員沒有見識,那他肯定會挨板子,甚至會有牢獄之災。
這幾天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徽州宴老板娘遛狗”事件,也因為當事人的一句“我有錢,砸幾千萬我都賠得起,都沒得我的狗值錢”,而引起公憤。
有錢沒有罪,可腦子被有錢沖昏了頭腦而口不擇言,那就是人的修養問題了。
你看,會說話,好好說話有多重要。一個人說話不過腦子,說話過于鋒芒畢露,必定會惹來他人的厭棄和非議,并惹禍上身。
因此,羅振宇才在《奇葩說》里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p>
2、
社會如此,職場如此,家庭中更是如此。
在家庭中不好好說話,同樣也會破壞掉溫馨的家庭關系。
家是溫馨的港灣,因由血緣關系、姻親關系而形成一個大家庭,彼此間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血脈相連,因著熟悉而無所顧忌,說話行事也就過于任性。而因任性放出的語言之刀,卻刺向了最熟悉也最親近的人,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卻傷人傷己。
羅彩云(化名)與唐剛(化名)本是一對恩愛夫妻,結婚近十年,幾乎沒有吵過架,甚至沒紅過臉,更別提動手了。
但就在前不久,因為羅彩云的一句話,唐剛動手了,他揍了羅彩云一拳,羅彩云的臉青紫了好多天。一直被唐剛寵著的羅彩云當然不能忍,鬧著要離婚。
羅彩云與唐剛的感情一直很好。當初,羅彩云為了愛情,放棄回老家工作的機會,頂著父母的壓力,嫁給了唐剛。
唐剛也有情有義,這么多年來一直心疼羅彩云為他的付出,為了讓羅彩云過上好的生活,勤勤懇懇地努力著。
他們倆結婚后,沒有與公婆住在一起。這是羅彩云母親告誡羅彩云的,因為娘家不在當地,為了避免婆媳矛盾,擔心女兒受欺負,要求女兒不要與公婆住在一起,不要占公婆的便宜,把公婆當長輩一樣尊重就好。
而唐剛父母也是很開明的,沒有對羅彩云提什么要求,大家相處得客客氣氣。這種相敬如賓的關系,讓整天為婆媳關系吵吵鬧鬧的鄰居們大為羨慕。、
所以在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羅彩云主動提出不讓婆婆來照顧月子,而婆婆也大氣地甩給羅彩云兩萬塊錢,讓她自己選擇去月子中心,或者請月嫂。而她每天都會過來看看兒媳和小孫子。
有了孩子,唐剛也更加努力了,一筆生意做下來,足夠他們一家生活好幾個月。
三年后,他們又有了一個女兒。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熱氣騰騰的。如果不是因為婆婆的病,他們的幸福肉眼可見。
3、
一個多月前,羅彩云婆婆在一次例行體檢中,查出癌胚抗原。到醫院全面檢查后,噩耗傳來,婆婆患了癌癥,而且已到了晚期,化療、靶向等治療對婆婆都無效,只能靠吃藥續命,醫生說存活期最多只有一年時間。
這個消息讓一個家庭愁云慘淡。婆婆還不到六十歲,還很年輕,求生欲很強。羅彩云公公說,哪怕砸鍋賣鐵,也要讓婆婆活得長一些。
維持婆婆的命,需要大量的金錢,這個重任就落在唯一的兒子唐剛身上。
而唐剛的生意卻是不如以前,因為在網絡時代沒有及時轉型,收入大為降低、家庭收入既要負責孩子的費用,給孩子存入教育基金,現在還要負擔婆婆的醫藥費。治療才剛剛開始,婆婆的醫藥費已經花掉了十多萬。羅彩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對于自己母親的病,唐剛的態度也是有一個轉變的。剛開始,唐剛很理智地分析過家里的花銷,他說,如果手術能治好母親的病,花多少錢都愿意。如果治不好,那就花錢讓爸媽出國旅游,出去散散心,讓母親最后的日子過得開心一些,也給家人留下一點美好回憶。
但醫生的診斷,母親的日益憔悴和強烈的求生欲,讓唐剛心力交瘁。
他對羅彩云說:“看著我媽那個樣子,我真的受不了,我不能失去我媽。我要救她,哪怕傾家蕩產,賣車賣房也要救她?!?/p>
羅彩云聽了,心里也很著急,老公的生意不太好,孩子漸漸長大,而婆婆的病又是個無底洞,眼睜睜看著錢打水漂,自己倒無所謂,但孩子以后怎么辦?
想到這些,羅彩云有些慌不擇言:“老公,婆婆的病再花多少錢也沒有希望啊,你要把錢留給孩子。錢都花光了,再欠上債的話,孩子該怎么辦呢?”
聽了羅彩云的話,唐剛猛地抬起哭紅的眼睛,眼神犀利地看著羅彩云:“你說的什么鬼話?你再說一遍!
羅彩云也激動了:“我說得不對嗎?你媽都快60了,她的病扔多少錢都沒有用,干嘛不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呢???”
唐剛抬手就給了羅彩云一拳,羅彩云一下子就懵了,捂著臉半天沒有發出聲音。過了好一會兒,羅彩云終于意識歸位,這才意識到她真的被她一直認為很愛她的老公打了:“你敢打我?你打我了!”然后號啕大哭。
“你不該打嗎?你聽聽你說的是什么話。也是啊,你又不是我媽親生的,你當然不在乎了。我的媽我來救,不要你管。”
羅彩云一個人躲在房間里哭了很久,她想離婚,既舍不得孩子,又無臉去見自己父母,左右為難。
4、
就羅彩云這件事來說,老公打人肯定不對。但理智一點看,其實都有道理。
在唐剛看來,母親得救;在羅彩云看來,孩子得養。站在各自的角度,誰也沒有錯。但錯就錯在羅彩云不該如此說話。
那她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呢?
盡管婆婆的病是無底洞,盡管他們現在確實沒有更多的錢來拯救婆婆的生命,但她首先應該共情一下自己老公的感受:生病的是唐剛的母親,是他的媽媽。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羅彩云自己的母親面臨死亡威脅,自己能說出這樣的話嗎?如果自問不能,那就不要讓這樣冷血的話沖口而出。
放棄治療的話不能由做兒媳的羅彩云來說,作為妻子,羅彩云應該對唐剛的決定表示理解,同時,也要讓唐剛意識到正在長大的孩子也很重要,如何取舍,讓老公自己來做選擇。
所以說,不好好說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相反讓親近的人離心離德,得不償失。
要學會好好說話,必須鍛煉自己能好好說話的能力。
首先,是要有共情的能力,也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
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如果自己都不能接受的話,那就不要說;
其次,是控制情緒的能力
人在激怒的時候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別人而不自知,事后卻后悔不已,但已經無濟于事,因為傷害已經造成。所以,再著急的事情,再憤怒的情緒,也要深吸一口氣,在心里默念1到10,然后再開口說話;
第三,時刻修心,提升自己的內涵和修養
蔡康永曾在自己的書《說話之道》里說:你說什么樣的話,你就是什么樣的人。
提升自己的修養,讓自己說出的話既能避免給別人造成尷尬,讓自己陷入困局,還能讓自己舒服,讓別人舒服,從而化解可能因說話而造成的矛盾。
圖|網絡,如侵必刪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是否也有一語不慎而傷人的事情,或者曾經被別人的語言傷害過?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