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吃鬧心,吃完還鬧心。餓的時候手忙腳亂,什么都想吃。等到了能吃上的時候,又開始為了點什么吃什么而勞神、糾結、猶豫、舉棋不定,矯情得連自己都覺得難受。吃飽吃完還在糾結,只是這糾結的點變成了下次來吃啥呢?
要說這人的狀態(tài)也是貓一天狗一天,吃東西有時候很簡單有時候也很矯情。尤其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那更是矯情加矯情。因為選擇太多,所以舉棋不定。說白了,就是挑花眼啥都想吃又啥都不想吃。總之那叫一個糾結,糾結得讓人憤怒。
想想也是正常,畢竟餓得前胸貼后背理性的思維隨著體內血糖含量的直線下降,腦子也成了一團漿糊實在無法保持平時的正常狀態(tài),只剩下吃、吃、吃要吃肉的本能反應。所以餓到一定程度也只能隨著本能反應,身體不由自主地來到了那家經常去吃的清真館子。
好在不是飯口人沒那么多還有座位,按平日的習慣來到了之前經常坐的老位置。隨著圖文并茂厚厚的一大本菜單翻開,簡直就像進入了一個新世界,收著瞬間涌出的口水一頁一頁翻著。既然有了選擇,也就顧不上隔得亂七八糟開始習慣性的“矯情起來”。
這個……嗯好吃是好吃可做起來時間太長,不適合。這個呢!給的肉太少,不劃算。這個又不好吃,那個不太行,這個也可以就是有點肥……。于是乎在糾結當中一頁一頁從前往后翻著餐單,又從后往前翻回來還是舉棋不定不知道吃啥好……。就這么來來回回把菜單看了三遍,看來還是沒餓到位。
翻來翻去,也不想讓跟桌的服務員久等,想想還是按老辦法一葷一素倆快菜吧。因為東北這邊點菜有點雙不點單的習慣,加上自己本身是一人食還占了一張桌子只點一個菜也確實不好看。盡管店家開門做生意不會說什么,但是作為食客這點“自我修養(yǎng)”和自覺性還是要有。
這里重點說說點的倆快菜里的葷菜:溜肚領。所謂快菜,就是從點菜到上桌時間相對很短的菜,包括但不限于肉類的菜。當然,這個快慢只是我自己的定義,相對于那些制作繁復需要時間去等的那些菜品而言。如果不知道哪些菜是快菜還餓的著急,就問服務員讓他們推薦即可。
肚領一般指牛、羊、豬大肚中橫著長的一綹肚梗,非常厚實。在牛羊飯店炒菜通常用的是牛胃,是牛的瘤胃中第三個間隔的內壁肉柱,俗稱“肚領、肚梁、肚仁”。特點是爽脆可口,做法無論是油炒還是爆肚那可都是牛下貨里的上品。所以,但凡用這個食材做的菜售價通常都是飯店菜單里的主力價位。
個人認為這個肚領除了做爆肚之外,還就數用溜炒的做法有滋味兒。因為包括肚領這些牛下貨為了方便快速出菜都是提前處理過的,所以配上飯店的大火翻炒也讓調料的滋味迅速掛到食材之上,也因為高溫讓食材表面快速脫水讓本就脆爽的肚領更加Q彈有力有嚼勁。
再加上搭配的洋蔥、青椒和胡蘿卜片,四種食材四種顏色這么一組合,這賣相這顏值立刻看漲。爽滑Q彈的口感和深入其中的咸鮮滋味,也讓一般的肉即便做成菜之后和它相比也簡直就是云泥之別。就沖這小滋味兒小口感,已經超越了牛達到了牛B的境界。如果你不吃內臟尤其牛和羊的,注定已經錯過了許多妙不可言的美好感受。
這不吃鬧心,吃完還鬧心。餓的時候手忙腳亂,什么都想吃。等到了能吃上的時候,又開始為了點什么吃什么而勞神、糾結、猶豫、舉棋不定,矯情得連自己都覺得難受。吃飽吃完還在糾結,只是這糾結的點變成了下次來吃啥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