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一手爛牌(yslpdcwz)
我有個大學同學,有一次找我聊天,說自己現在已經三十歲了,工作上也沒什么突破,一個月工資拿到手不到一萬,但要還大幾千的貸款,有個女朋友但也不敢結婚,因為結婚就意味著要多養好幾口人,將來還有小孩子的撫養、教育問題。
他說,一想到未來,就覺得很絕望,不知道該怎么辦。
我本來想安慰他幾句,順便幫他想想辦法,比如在業余做一些有拓展性的兼職,或者可以試試做自媒體之類的。
還沒等我安慰的話說出口,他又發了一段話給我。他感慨說,也許這就是生活吧,總是充滿了不確定和曲折,人生原本就是八分苦、二分甜,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命運......巴拉巴拉。
我安慰的話瞬間被噎住了。
后來我再也沒有搭理他,因為我知道,我幫不了他,而且只要我去幫他,一定會把自己也搭進去,白白耗費掉自己寶貴的時間、精力。
很多人,都喜歡在窮困潦倒的時候感悟人生,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有害的行為。窮困潦倒的時候,唯一你需要感悟到的東西,就是得好好賺錢、拼命賺錢,想盡一切辦法合法地賺錢。
除此之外,所有的感悟都是廢話,都是無病呻吟,只會讓你慢慢地變得自憐自艾。把時間花在這上面的人,都活該窮一輩子。
一個正常人工作了幾年,如果還是處于窮困潦倒的處境,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自己要么是認知能力有缺陷,要么是行動能力有缺陷,而行動力的缺陷,歸根到底,還是認知上有問題。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談到了社會認知的五個階段:蠻荒期、愚昧期、世俗期、成熟期、圓滿期。(這幾個階段我會在公眾號和VIP群里詳細講解)
行動力的缺陷,是因為你的認知很大一部分還處于蠻荒期,你的本能主導了你的認知和行為,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你都被本能牽引,永遠也成不了事。
懶惰、恐懼、好奇、貪婪、食欲、性沖動等等,這些都是人的本能,如果沒有強大的社會認知,你很輕易就會被這些本能給抓住。
比如你想做自媒體創業,剛下定決心準備寫文章,這時,懶惰的本能告訴你太累了,玩會兒手機吧;恐懼的本能告訴你風險太大了,老實上班吧;貪婪的本能告訴你太慢了,搞點快錢吧;好奇的本能告訴你寫文章沒意思,去玩個吃雞才刺激;食欲的本能告訴你好餓啊,快去吃點零食;性沖動的本能告訴你寫文章太枯燥,不如擼一發吧......
折騰了好幾天,你最后放棄了,只能無奈地嘆氣:哎,我的行動力太差了......殊不知,是你的社會認知太弱了。
再想想社會下層的普通民眾,大部分人都是這種情況,他們的社會認知都還處于蠻荒期,根本無力對抗本能的驅使,只能日復一日地重復著相同的悲催日子。
社會下層的人群,要想突破現有階層向上晉升,至少在社會認知上,達到世俗期,而社會中層人群,要想突破現有階層向上晉升,他的社會認知必須達到成熟期。
要改變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必須要有力的施加。
人也是如此。在金字塔結構的社會中,要想突破現有階層向上移動,如果你沒有外力的施加,就必須要有內力的推動。
什么是內力?你的社會認知就是你的內力。
那些社會認知還處于蠻荒期和愚昧期的人,每天把寶貴時間和精力消耗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想要改變階層,豈不是白日做夢?
而那些社會認知已經達到成熟期的人,即便暫時還處于社會底層,跨越階層也是遲早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