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業主爆料稱,位于龍華區的璽園小區本應于去年12月31日交房,但現在半年過去了,遲遲無法交房,至今仍有大量業主“無家可歸”。此外,房屋實用面積縮水,使業主認為開發商在銷售樓盤時存在虛假宣傳等問題。
據公開資料顯示,璽園小區由深圳市天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于2018年開盤,主打小面積的別墅產品,其代建商和銷售運營商是來自福建廈門的建發集團。
建發集團是福建省一家大型實業投資企業集團,前身為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公司,其下屬的建發地產自1981年開始經營房地產業務,業務遍布全國多個重點城市,近年來才在深圳有所動作。據悉,璽園是廈門建發在深圳開發的首個高端項目,除建發·璽園外,在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還拿到了碳云國際項目的代建權。
爆料業主表示,當時購買璽園小區有幾個很重要的原因,一是看中其1.0的容積率;二是因為在購房時,售樓處的銷售人員承諾有贈送面積,89平方米的房子,使用率能達到108-110平方米,購買的房屋面積會和開發商展示的樣板間一樣,正是宣傳的高性價比吸引了不少業主;三是看中其開發商是國企,認為會比較有保障。
可當房屋實際交付下來后,業主卻發現兩者存在著“買家秀與賣家秀”的明顯差異,不僅房子的使用面積大大縮水,甚至連最基本的居住條件都有缺失,“目前開發商想要交付的房屋沒有衛生間和廚房,有些房屋沒有主臥,甚至房頂也沒有完全封閉。”業主認為這遠達不到交付條件。
針對以上問題,在雙方協商下,開發商曾提出一個20萬元的補償方案,作為裝修補貼,讓業主簽字收房。
但業主們對于以上賠償方案并不認可。業主李先生認為,這樣的賠償方式并不合理,其臥室、廚衛加上天臺共有80多平方米無法使用,20萬元的裝修補貼遠無法彌補損失。
(廚房、廁所部分被拆除)
(房頂未封閉)
(套內面積縮水)
而開發商的態度如何呢?
據悉,廈門建發的工作人員表示:暫不做任何回復,因為沒有其他的信息可以給到,當什么時候覺得有必要再回復聯系。
面對開放商“避而不談”的態度,璽園業主們既無奈又無助,唯一的訴求就是希望廈門建發能夠擔起開發商的責任,積極作出正面回應,要么給出合理的賠償解決方案,要么將購房時約定的同面積房屋給到自己,讓自己能夠“有家可歸”。
對于龍華建發璽園業主維權一事,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律師表示:業主們可以聯系當地主管部門,包括當地建委或建設局部門,以及當地規劃主管部門,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維護自身權利。
對于這些違規行為需要快刀斬亂麻,一旦拖延很可能導致將來無法通過規劃驗收,也就無法交房。即使違法交了房,只要規劃驗收沒有通過,房產證也辦不下來。
來源:創財經、格隆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