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30日,是天谷大樓交房的日子。然而,交房前的一個月,天谷大樓業主收到的卻是天谷大樓開發商——深圳市華訊方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訊投資”)破產重整無法按期交房的消息。
還未完工的天谷大樓。 張慧敏攝
6月30日,是天谷大樓交房的日子。然而,交房前的一個月,天谷大樓業主收到的卻是天谷大樓開發商——深圳市華訊方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訊投資”)破產重整無法按期交房的消息。
一份會議紀要中的內容顯示,通過破產保護,華訊投資對于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不支付違約金。此外,如果華訊投資重整失敗,進入破產清算,業主或將只能拿到已經支付房款的10%左右。
華訊集團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天谷項目目前遇到一些困難,施工進度受到一些影響,現在管理人、政府、投資人、施工方等都在積極協調業主、債權人等各方,為推動復工努力,爭取盡快復工,目前各方能否達成共識是盡快復工建設的關鍵。
資金困境
3月31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公告顯示,華訊投資資金枯竭,無法承擔在建中國(深圳)天谷項目工程的續建工作,已明顯陷入財務困境。華訊投資主要資產即為該在建工程,而該工程存在變現困難的情況,且現狀變現可能導致財產價值大幅貶損,已明顯喪失清償能力,上述資產明顯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顯示,2019年7月15日天谷大樓獲得預售許可證,批準面積約7.5萬平方米,其中,單身宿舍993套,產業研發用房112套,目前,天谷大樓的300多套房源處于司法查封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業主都是與華訊投資簽訂的購房合同。《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不只一位購房者是與中間人簽訂的購房合同,購房者的房款則是匯入一個叫做“百富潤信(深圳)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百富潤信”)”的賬戶。有業主猜測,華訊集團在資金鏈出現緊張的時候,將天谷大樓抵押給了其他的公司,而百富潤信是其中一家。
其實,天谷大樓的問題早有苗頭。有業主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其在2019年8月購買房子時候,天谷大樓就已經快封頂,與現在看到的樣子相差無幾。記者將2019年網絡上天谷大樓的宣傳圖片與近日拍攝的圖片對比發現,一年多前的天谷大樓建設進度和當下相似。此外,天谷大樓附近的村民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天谷大樓一直沒有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主質疑,天谷大樓在停工之后仍然在對外售賣。《華夏時報》記者發現,2021年1月,仍有多篇天谷大樓的售賣宣傳文章在網絡上發布。
華訊投資的財務危機也并非最近突然出現。天眼查信息顯示,2020年1月,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就曾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查封、扣押、凍結了華訊投資名下的銀行賬戶、房產、股權等財產,保全金額以1.9億元為限?!度A夏時報》記者在天谷大樓項目現場了解到,中建二局即天谷大樓的建設方。
據悉,華訊投資的母公司為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訊方舟集團”)。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7月,廣發銀行深圳分行就曾與華訊方舟集團產生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華訊方舟集團為被告。
華訊方舟集團的上市公司為華訊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0687.SZ),于2014年借殼上市,主營業務為軍事通信及產品。值得注意的是,華訊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自2016年以來就連續上升,2019年末,資產負債率同比增長61.57%至123.79%。連續虧損兩年后,2020年6月16日復牌起,其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華訊方舟”變更為“*ST華訊”。
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深圳,爛尾的項目不多。如果遇到項目爛尾,購房者應該聯合起來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此外,還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得到一個明確的回復。宋丁還表示,如果是開發商資金出了問題,可能會比較麻煩,購房者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華訊集團近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天谷項目目前遇到一些困難,施工進度受到一些影響,現在管理人、政府、投資人、施工方等都在積極協調業主、債權人等各方,為推動復工努力,爭取盡快復工,目前各方能否達成共識是盡快復工建設的關鍵。
然而,一份業主提供的會議紀要中顯示的內容讓業主很難放心。據悉,上述會議有華訊方、華訊投資破產重整管理人以及業主參加。其中,關于“逾期交房違約責任華訊是否承擔”的問題,得到的回復是“通過破產保護,華訊不支付違約金”。此外,如果華訊投資重整失敗,進入破產清算,業主或將只能拿到已經支付房款的10%左右。
天谷大樓營銷中心。 張慧敏攝
天谷大樓營銷中心。 張慧敏攝
招募投資人
有知情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華訊投資之所以能夠在其停工后將物業賣給業主,是因為華訊投資利用了監管漏洞。也就是說華訊投資把天谷大樓賣給自己注冊的公司(下稱“中間公司”),天谷大樓登記在中間公司名下,中間公司將天谷大樓賣給業主時,采取的是轉移中間公司股權的形式,所以天谷大樓仍然登記在中間公司名下,這樣的方式需要在房管局登記,房管局也就了解不到停工之后天谷大樓的售賣情況。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鑒于債權賠償只能收回投入資金的10%,在要錢還是要房兩者之間,大多數天谷業主希望能夠拿到房,那么,天谷大樓何時能夠復工?寶安區信訪局的工作人員回應稱,建設方中建二局和四局于5月30日進入天谷大樓進行了檢測工作,因為天谷大樓已經停工一年,需要檢測天谷大樓目前的情況。但是對于復工的具體時間,華訊投資破產重整的項目管理人表示,只能在簽訂復工合同之時才能確定。
天谷大樓的復工的資金從何而來?5月28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華訊投資破產重整案共益債投資人招募公告》(下稱“《公告》”)顯示,天谷大樓項目正在招募共益債投資人,投資規模在15億元左右,該資金將用于天谷大樓的復工復建。
天谷大樓的物業性質為產業研發用房和單身宿舍,產業研發用房在使用上與寫字樓相似,而在寶安區寫字樓空置率高企的背景下,天谷大樓是否值得投資?參與該項目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如果將天谷大樓用作總部大樓,而不是單獨出租售賣,其投資價值會比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華訊投資的總負債規模為143.61億元,而其賬面資產僅26.3億元,貨幣資金僅771.2萬元。在這樣的背景下,華訊投資能否破產重整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
那么,如果華訊投資破產重組失敗進入破產清算,業主的資產是否能從破產清算中剝離出來?寶安區信訪局的工作人員回復稱,這個問題沒有想過,沒有重整不成功的打算,目前的工作是圍繞重整成功來進行。
宿舍還是“公寓”?
業主提供的銷售資料顯示,天谷大樓被稱作“公寓”。《華夏時報》記者在多個網絡銷售宣傳信息中看到,天谷大樓的在售物業為“公寓”。而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的預售信息顯示,天谷大樓的預售產品中并無公寓,居住性質的物業類型只有“單身宿舍”。
據悉,在深圳,產業配套的宿舍需要以公司的名義購買,而商務公寓可以用個人的名義購買。深圳某中介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注冊一個公司至少需要兩個人,也就是說,該物業不能完全屬于個人。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天谷大樓旁的匯智產業園也存在將產業配套的宿舍宣傳成公寓的現象。某中介平臺信息顯示,匯智研發中心的物業類型為公寓。此外,現場的保安和銷售人員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匯智研發中心銷售的是公寓,將在今年6月下旬開盤,均價4萬/平,精裝修交付,屆時不提供參觀的樣板間。當記者次日再次向上述銷售人員確認時,該銷售人員則改口說上述產品為宿舍,需要以公司的名義購買。
《華夏時報》記者發現,除了上述兩個項目之外,將單身宿舍宣傳為公寓的項目還有陽基九方廣場等項目。
宋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宿舍是和工業園區配套,商務公寓則是和寫字樓配套銷售,將宿舍宣傳為公寓屬于打擦邊球,因為兩者在政策上有邊界。之所將宿舍當做公寓來對外銷售,是因為深圳市不再審批公寓的建設,公寓將成為絕版,而且公寓可以配備燃氣,這些利好條件能夠促進公寓的銷售。此外,宋丁還提到,目前的政策對宿舍的限制比較嚴格,需要在宿舍所在片區內的公司可以購買,而且深圳的宿舍大約有180萬套,幾乎是商務公寓的兩倍。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張慧敏 李未來 深圳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