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當地時間6月9日,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和第一夫人吉爾·拜登(Jill Biden)在馬里蘭州安德魯基地準備登機前,一只蟬的到來引發了一段小插曲。
視頻顯示,在拜登與空軍官員聊天時,有一只蟬突然飛到拜登的脖子上,拜登一掌把蟬拍了下來,還特意走到記者面前說:“小心蟬,我剛剛拍走一只,它‘攻擊’了我”。
不僅如此,這些蟬還引發了機械故障,導致航班被迫延誤數小時才得以順利起飛。福克斯新聞駐白宮記者彼得·杜西稱,原定于當地時間8日晚起飛的白宮記者團包機在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延誤了幾個小時。美聯社記者喬納森·勒米爾也在推特上發文稱,白宮記者團的包機本應早于拜登從杜勒斯飛往歐洲,然而航班延誤了幾個小時。勒米爾在推文中寫道:“白宮記者團的包機已經延誤了幾個小時,因為由蟬引發的機械故障。是的,是蟬。”
此事一出,立即引燃了輿論風暴,網友紛紛為此在社交媒體上展開討論。“太糟糕了”“干得好,蟬”“即使是吵鬧的、討厭的蟲子也討厭媒體”。
據報道,經過近7小時的延誤,拜登終于啟程前往英國,開啟G7之旅。根據行程,拜登將于當地時間6月10日在倫敦會晤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當地時間6月11日至13日在英格蘭康沃爾郡參加G7峰會,其間將會晤伊麗莎白女王。當地時間6月14日,拜登將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峰會,接下來是當地時間6月15日的美歐峰會。最后 ,當地時間6月16日,拜登將赴瑞士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美俄峰會。
目前,成群結隊的蟬出現在美國東部地區,他們在地下蟄伏17年后醒來并開始交配,交配后不久就會死亡。這批成蟲預計將在7月底前消失,直到下一個周期到來。據稱總量達300億只。而它們上一次集中爆發還是在2004年,至今很多美國人還對那種鋪天蓋地的景象心有余悸。這種昆蟲學名叫“布魯德蟬”,據說今年鉆出地面的是“10號族群”,因此今年這批蟬也被稱為“布魯德X”。它是17年周期蟬中規模和密度最大的一支,也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昆蟲,更是同生共死的典范——所有蟬的壽命都是17年,同一時期生,同一時期死,統一而又干脆。每隔17年,它們會一起從地下鉆出,爬上樹木和任何能夠依附的表面,蛻去外殼,開始飛行、交配、產卵,在2周至4周內全部死去。幼蟲孵化后直接鉆入地下,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地下度過,靠吸食樹根的汁液生存。在下一個17年后,它們的后代又會重復同樣的故事,周而復始。因為要在地下蟄伏17年,所以這種周期蟬俗稱“17年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