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瑛侍者是寶玉的前世,通靈寶玉是女媧娘娘補天遺留下的頑石。原本他們彼此毫無瓜葛,卻在大觀園里相遇,演繹了一場《紅樓夢》。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最后為何要選擇出家為僧?這是劇情需要,曹雪芹根據故事的發展,就好像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瞬間爆發出來。寶玉的各種經歷疊加在一起,便促成了他出家為僧的選擇。
《紅樓夢》很像一部浪漫現實主義小說,今天,我會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寶玉出家的原因,一個是浪漫版唯美的原因,一個是現實版凄涼無奈的原因。
寶玉的前世神瑛侍者,為佛家弟子,來人間歷劫完畢,返回仙界,自然要回歸本職工作
神瑛侍者原本住在赤霞宮,他的任務便是看護美玉。而侍者,為佛家的一個職位。可見,寶玉的前世為佛家弟子,來人世間了卻前緣后,自當返回仙界,回歸自己的本職工作。
赤霞宮距離靈河很近,那絳珠仙草便長在靈河岸邊。神瑛侍者見這仙草楚楚可憐,似有仙風道骨,于是日日以靈河之水灌溉,以天地之甘露滋潤。此后發生的故事,和這一段故事有著密切的關系。
這絳珠草,在天地精華的滋養下,得道成仙,脫去草本外衣,幻化成一名美貌女子,每日云游離恨天。饑食蜜青果,渴飲灌愁水。她總覺得心里有一段纏綿的情意,有一段說不出的遺憾。
有一天,神瑛侍者動了凡心,在天上呆膩了,要到人間體驗一下生活。于是報請警幻仙子批準。警幻仙子準許,又點化絳珠仙子,何不趁此機會償還他的灌溉之恩?絳珠仙子答應了。她說,神瑛侍者對我施以甘露的恩惠,我沒有這種水可以歸還。他既然想去人間,不妨我也前去,把我一生的眼淚還給他,也也償還得過他了。
為了完成報恩的這段前緣,不知道人間有多少人會因此糾纏一生,陪他倆一起來經歷這場情劫。這其中,便有《紅樓夢》故事的見證者,青梗峰下那一塊頑石,也就是寶玉佩戴的通靈寶玉。
傳說,女媧補天,在大荒山煉成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補天用去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不料,這塊石頭已通靈性,見自己的同伴都有用武之地,唯獨自己被棄之不用,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一天,一僧一道乘云而來,在這青梗峰下談笑風生,談到人間的榮華富貴,這石頭動了凡心,想去體驗一下人間的富貴生活。兩位仙師,見他執意如此,便施展仙術,把他幻化成一塊美玉,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
這塊美玉,可以鑲嵌,可以佩戴。為了給他增添神秘、尊貴的身份,在上面鐫上字。正面篆文:通靈寶玉,莫失莫忘,仙壽恒昌。背面篆文:一除邪祟,二療冤疾,三知禍福。
神瑛侍者選擇了鐘鳴鼎食的賈府,化身為貴族公子賈寶玉,他銜的那塊寶玉正是青梗峰下的那塊頑石。于是,人間的寶玉、天上的神瑛侍者、女媧娘娘遺留的補天頑石,三者融合在一起,共同經歷這段情劫。
絳珠仙子選擇了蘇州這個靈秀之地。她化為林家的掌上明珠,公侯家的千金。降臨人間的兩個人,相隔千里,若要完成前世的夙愿,困難重重。
你看,這三個人,既有木石前盟的情緣,又有金玉良緣,這錯綜復雜的關系聚在一起,發生在大觀園的故事勢必曲折、凄美,如泣如訴,令人扼腕嘆息。
那一僧一道兩個仙師,點化寶釵,送給她一塊金鎖,上面鐫刻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并告訴寶釵,只有有玉的人才能 與她相匹配。
你看,這三個人,既有木石前盟的情緣,又有金玉良緣,這錯綜復雜的關系聚在一起,發生在大觀園的故事勢必曲折、凄美,如泣如訴,令人扼腕嘆息。
繁華落盡春去也,絳珠仙子眼淚流盡,魂歸離恨天,返回仙界。神瑛侍者也該回到赤霞宮復命,官復原職了。只是這人間的寶玉,元神被仙界的神瑛侍者控制,氣質又被這通靈寶玉熏陶,早已與尋常男子不同。沒有靈魂的軀體,與行尸走肉有何分別?
于是,在神瑛侍者離開后,人間的寶玉情愿與通靈寶玉合體,回歸青梗峰。塵緣已了,這通靈寶玉把自己下凡的經歷,幻化成文字,供后人體會其中的滋味。
經歷黛玉去世,抄家,自己被捕,種種坎坷,讓他對紅塵再無眷戀,于是出家為僧
絳珠仙草和神瑛侍者,前世緣未盡,今生大觀園內再續不了情。他們二人,前世有知遇之恩,今生更加靈犀相通。
初次見面,寶玉便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聽說黛玉沒有玉,又氣又急,就要砸玉。黛玉懂得寶玉追求自由的靈魂,也理解他不愿被束縛的心情。心有靈犀的兩個人,不用過多語言,便能讀懂彼此的心意。寶玉在詩中,很明確地表明了自己對待寶釵和黛玉的態度。
詠白海棠 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詩中的貴妃與西施,象征著寶釵與黛玉。太真出浴后嬌媚的身姿宛如冰作影,其清冷不可接近的相貌恰似寶釵。捧心西子用玉作魂,正如黛玉清高自重、不染纖塵。
寶玉在詩中暗寫了寶釵、黛玉的結局。早晨的風吹不散心中的愁緒,夜晚的雨滴又讓佳人平添淚痕。白海棠只管在風中搖曳生姿,哪里有這么多憂愁?只不過是寶玉把黛玉化身筆下的白海棠,心疼她孤苦無依,憐惜她體弱多病。
詩的最后一句,把白海棠比作獨倚畫欄的佳人,深情的海棠花可能懂得秋夜搗衣的孤苦?可能理解昏黃中笛聲的哀怨?秋夜搗衣多用來形容古代妻子思念出征在外久不歸家的丈夫。有人說詩中寶玉用來形容自己思念死后的黛玉。我覺得這里既有對黛玉的思念,也有寶釵對寶玉的思念。
紫鵑試探寶玉的真心,謊稱林妹妹要回蘇州老家,信以為真的寶玉急火攻心,不省人事,嚇壞了眾人。后來,寶玉對紫娟說,從此以后再別愁了。我只告訴你一句話:活著,咱們一處活著,不活著,咱們一處化灰化煙,如何?
你看,寶玉的心里,自始至終都只有黛玉一個人。高額續書中,寶釵嫁給寶玉的時候,正是黛玉彌留之際。清醒后的寶玉得知林妹妹的死訊,悲痛異常,這對他是怎樣一種打擊?誰都不能體會。
他不止一次地跟林妹妹開玩笑,你死了,我當和尚去。別人都以為是一句玩笑話,豈不知那正是寶玉對黛玉的執著。
最關鍵的一點,寶玉和寶釵,兩個人性格差異太大。三觀不合的兩個人,一句話都嫌多余。寶釵想改變寶玉,勸他讀書。寶玉一開始只是咳嗽一聲,抬腳走人。后來呢,長篇大論地發牢騷。時間久了,對寶釵的話,無動于衷,一句話也不說。
我們來看,,賈雨村來賈府拜訪,想要見寶玉。寶玉不高興,湘云勸他,你還是老毛病不改,這么大了,也該好好讀書,考個舉人、進士,學學為官之道、仕途經濟的學問,將來應酬起來也有經驗,還能有個朋友。
寶玉直接下了逐客令,姑娘請到別的姐妹屋里坐坐吧。襲人安慰湘云,說上次寶釵的遭遇更尷尬,寶玉不管人臉上過得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走了。這里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得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
后來呢,寶釵幾次三番地勸說寶玉,寶玉不但沒聽進去,反而說道;
“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言豎辭,原為導后世的須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
的后來,寶玉干脆連話也不說了。香菱跟著林妹妹學詩,廢寢忘食,初見成效。她每天研究詩集,琢磨詩句,好不容易寫了一首詩,自己不滿意,絞盡腦汁、搜腸刮肚,非常可愛。寶玉看到香菱這樣執著,笑著說:“這正是‘地靈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我們成日嘆說可惜他這么個人竟輸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公。”
寶釵呢,還真是不放過任何一次改變寶玉的機會,她說,“你能夠像他這苦心就好了,學什么有個不成的。”這一次,寶玉一句話也沒說。
至于寶玉出家,也有很多種說法。八七版,寶玉義無反顧地出家,沒有跟寶釵說一句話。劉心武則認為,寶玉被妙玉解救后,與湘云相依為命。,當時的寶釵已經因病去世。至于寶玉是在湘云去世后出家,還是對紅塵的最后一點眷戀也消失殆盡,棄湘云而出家,無人得知。
出家前的寶玉,拜別父親,算是還清了這一世的養育之恩。他身披大紅猩猩氈斗篷,光頭赤腳,對著船上的賈政,倒身下拜。然后,身影消失在茫茫雪地,瞬間沒了蹤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