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兩年,高中兩年,一晃就過去了。
轉眼到了1980年,萬物復蘇,大地回春,我和永革就在公社讀高中,記得這一年,劉少奇平反了,很多有名的文臣武將也平反了。
小學畢業時間向往的公社駐地,永革和伙伴們在這兒讀了兩年書。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上課,星期六下午回家里休息,星期天下午帶些米菜得回學校。
學校在公社駐地南邊的一個荒崗上,學生比較整齊,年齡相差2-3歲,但老師就不同了,有20來歲的毛小伙子,也有50多歲快退休的老教師,老師成分復雜,據說有右派,也有知青,有本地的,也有莆田、仙游外地的,女教師記得沒有。到高二畢業的時候,有五個班,每個班50人算,250人左右,不少了。
高一按課程學習,高二就不同了,頻繁分班,尖子班、文科班、理科班、中專班,倒騰來倒騰去,數不清的復習、考試、測驗,學校和老師掂量學生不同的成績來分班。
我記和在高二(2)班,永革在哪班呢?
1977年恢復高考,那是在1977年下半年考的,78年高(中)考在暑期,以后都在暑期了。1977年和1978年考生的生源就雜了,老三屆老高中生,老三屆初中生,以至文革中畢業的高中初中沒有修完學業的學生,從十幾歲至30歲左右,從乳臭小子到已經為人父(母),但到了1980年,學生比較統一了,應屆生和回爐生(就是往屆考不上再復讀的)。
我和永革遇上了最好的朝代,也遇上了最壞的時代。壞時代是,一出生就是文革,一上學就向工農兵(解放軍)學習,視知識分子為臭老九,父母餓著肚子參加生產隊勞動,讀書階段基本屬于放羊狀態,就是簡單認識幾個中國字,再有加減乘除的算術吧。(真懷念私塾時代,那時《三字經》、《千字文》開始讀取,不知強我們多少倍,小學時還猛批《三字經》,可見,歷史往往是倒退的。)
最好的時代是,一個愛折騰的領袖去馬克思了,一切開始好起來,經濟開始復蘇,可以考試入大學、中專了(其實就是考入學校就進了保險柜,因為出來后國家包分配,就是正式干部職工了)。如果那個愛折騰的最大的老大遲死十年,我們能上學,能出來正式工作么?有時想想,命如蟲蟻,我們卑微的人生竟和某個人的生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且這人生前沒有給我們好日子,我們都在心里對他感恩戴德,歌頌他,敬仰他,他死時比喪考妣還要感痛,真是大諷刺和黑色幽默。
著名作家臧克家有詩云:“有的人活著,卻在人心中已死了,有的人死了,卻永遠活著(大意)”。為了主義,為了私利,一個站起來,幾億人仍然當奴隸,,我到了年過半百的年紀,對那些殘酷暴君暴政心中仍然充滿仇恨啊。
那個年代人們還是很單純的,從開始恢復考試,幾年間陸陸續續鄉村有人躍上了“龍門”,無穎是巨大示范效應,一朝登龍門,終生不用臉朝黃土背朝天地滾泥巴了,用客家話說,剝除谷殼,吃米了。在當時沒有打工,沒有其它晉升渠道的情況下,學校是最有光環最最耀眼的地方,也是一個“夢工廠”,每至考試一過,一個月左右知曉成績了,某某考上了,然后再過一個月,在親朋羨慕祝福的眼光下,穿著土氣的衣服,帶上簡陋的行李去上大學了,過了一年,這些土里土氣的小子(少女)回來了,腕上戴著手表,整個人是那么清潔白晳,講話也斯文了,在同鄉和低年級的學生中是那么地羨慕和崇敬啊。
永革和我考的是中專。為啥的,我們都是家庭窮,如果考大學的話一般當年考不上,考中專有取勝的把握,少復讀回爐一年,減輕了家里負擔,又可以早早出來工作,所以社會主義不是有學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嗎,在我們身上就有活生生的體現。
而且考大學分文科和理科,理科一定是數學、物理、化學拔尖的(語文、政治也不能差),這個基本由學校根據你平時考試成績決定,而文科則考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等,人們都說學習不好(最起碼數理化不好)的人才報文科的,故文科班學生數量龐大,但錄取率太低,而且大部分課程都要死記硬背的,也無勝算把握。考中專,記得只四門課程,政治、語文、數學、數理化綜合,一是覺得難度不會太大,二是覺得不必刻意死記硬背,三是當時考中專不用考英語課程,一看到英文(我們叫牛軛鏈,就是犁田套在牛身上的鐵鏈子,一看英文頭都大了,雖然當時考大學,英語的總分值才40分)。
永革和我考的是中專。為啥的,我們都是家庭窮,如果考大學的話一般當年考不上,考中專有取勝的把握,少復讀回爐一年,減輕了家里負擔,又可以早早出來工作,所以社會主義不是有學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嗎,在我們身上就有活生生的體現。
我們是歷史洪流中微小顆粒,被滔滔洪流裹挾而行,個人命運,其實是沒有多少選擇的。
1980年6月,永革和我上了考場,考場上八個大字“一顆紅心,兩種準備”,是的,這一場考試,人生的路徑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結果,我有幸上了中專分數線,讀了本專區的農校。
永革離錄取紅差2分,這2分決定永革以后的人生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