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崔槿汐初見甄嬛,自我介紹說:“奴婢先前是服侍太妃的,因太妃心靜不喜人多,便被指了多來”,可是回看整部劇,甄嬛出宮跟果郡王那么要好,崔槿汐卻從來沒有跟舒太妃同框過,這又是為何?
崔槿汐和芳若姑姑、竹息姑姑幾個人,都是宮里的老人,竹息是侍奉太后的,芳若剛開始被派去做甄嬛的教養嬤嬤,后來回宮侍奉太后,只有崔槿汐從頭到尾一直跟著甄嬛,對甄嬛也是真心無疑。
可是崔槿汐卻有多次表露出,她對果郡王的不一樣。
甄嬛被華妃罰跪,不小心小產后,果郡王沖入后宮,救回了甄嬛,當時蘇培盛來看望后,崔槿汐追著蘇培盛問了三個問題:
1.皇上知道是十七爺救我們小主回來的嗎?
2.皇上沒說什么?
3.那十七爺現下在哪里呢?
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可以理解為,崔槿汐為甄嬛問的,怕皇上對甄嬛的私交起疑心,第三個問題很明顯就是為了十七爺果郡王問的,如果不是崔槿汐跟果郡王有聯系,她完全沒必要畫蛇添足,多此一問。
更奇怪的是,甄嬛從甘露寺被趕去凌云峰,天氣寒冷,加上甄嬛身體虛弱,體力不支導致甄嬛暈厥。
這時,崔槿汐對著浣碧說:“前面就是清涼臺,只有去找一個人幫忙”,讓浣碧去找果郡王幫忙,后來果郡王真的來抱走了甄嬛,而崔槿汐居然沒有跟著去照顧甄嬛,而是選擇獨自一人去凌云峰。
如果崔槿汐跟果郡王和舒太妃沒有聯系,一個深居后宮的嬤嬤怎么會知道甘露寺的路線。
而且甄嬛此時已經危在旦夕,她身為甄嬛的貼身掌事,不陪伴在甄嬛身邊,寧愿相信一個王爺會照顧好甄嬛,如果不是知道果郡王早已對甄嬛情根深種,謹慎的崔槿汐斷然不會這么行事。
其實要說甄嬛與果郡王的情緣,崔槿汐算是一個紅娘
甄嬛第一次提到果郡王的名字時,就是崔槿汐向甄嬛介紹的,所以甄嬛對果郡王的第一印象特別好。
后來在甘露寺,果郡王求愛甄嬛,在雨中吹了一夜的笛子,這時的崔槿汐對甄嬛說:
“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娘子若是這樣,即是折磨了自己,又折磨了王爺,誰知道來日會什么樣的,今日遂了自己的心愿,讓自己高興了才是最好的,若是為了來日折磨了今日,才是大大的不值啊。”
聽聽這話,完全是勸說甄嬛“出軌”,畢竟古代沒有離婚制度,崔槿汐勸甄嬛跟果郡王好,實在于當時的社會背景不符合,崔槿汐應該明白,她與甄嬛已然是命運共同體,如果崔槿汐跟果郡王沒交集,她絕不會冒這么大風險幫果郡王。
后來甄嬛跟舒太妃多次往來,卻始終沒有崔槿汐跟舒太妃同框畫面,想來也是因為避嫌。
《甄嬛傳》真的是yyds,每次重看,都能有不同的發現,今天是農歷四月十七,甄嬛的生日,想來這個“四”代表“四爺”皇上,“十七”就是代表“十七爺”果郡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